微课堂教学方式在偏远地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08:11江荣旺李明杰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堂偏远地区教学改革

江荣旺 李明杰

摘 要: 本文通过讨论,提出了在偏远地区进行微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偏远地区存在学校布局分散、教师队伍老化、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微课堂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偏远地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微课堂 偏远地区 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微课堂作为网络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微课堂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使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制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围绕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专题或者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微课堂中的每节课有且仅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节课针对主题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微课堂简称“微课”,是教学活动中各种资源的有机组合。

微课程着重强调“微”,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时间短,主题突出,指向明确,针对性强。相对于传统的40~45分钟的一节课程长度而言,微课程的课堂时间大大缩短,大幅度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中国偏远地区主要的教育教学对象是中小学,中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较差,表现在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相关研究表明,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10分钟;10~12岁儿童约15分钟;12岁以上约20分钟。微课堂以一个知识点一节课的方式组织课堂,微课堂所传授的内容主要是课本中的主干知识点,略去了繁琐的传统课程教学环节,突出了重点,一节课的时间大概是8~15分钟,减轻了负担,能更好地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摆脱了学习时间与学习地点的限制。微课堂的课程是教师录制下来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上课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教室观看,也可以课后回到家中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甚至可借助电子移动设备在空闲时间观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摆脱了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3.微课程半结构化,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可反复观看。传统的课程教学,教师通常用的教学方式是对知识点进行“一遍过”式传授。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有些学生因为偶尔的注意力不集中而漏掉一些知识点。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倒带不能重复学习,学生要么在课下请教老师或同学,要么将不懂的知识放置不管,前者会大大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后者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于微课程资源而言,学生可以课后反复观看,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可有针对性地查阅教材或网络资源巩固学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达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课堂的这些特点使得微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辅助教学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丰富性与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大有裨益。在实践过程中,“微课堂”与传统课堂联结,借鉴传统课堂中成熟的教学体系,依靠信息技术,在“微课堂”中实现情境的模拟和还原,发挥“微课堂”的作用。微课堂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在发达地区的应用已有目共睹。

然而,在广大偏远地区学校,由于物质资源、地理条件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广大的偏远地区,影响教育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布局分散。在广大偏远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分散得很远,学校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共享和使用。

2.教师队伍老化和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偏远地区教师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以及人事制度不健全,发展空间受限,编制少、职称名额少、晋升难、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难以保障等问题,使得偏远地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3.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偏远地区教育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因此,拨给教育的经费少之又少,使得支持教育教学的软件和硬软都严重不足,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4.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内容不全。偏远地区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传递——接受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能靠听接受知识,不能做到耳听眼看。教学内容相对不全,由于教师的缺乏和教学设备的不足,像生物、化学等很多课程没有办法实验教学,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由于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既没有听过又没有见过,严重影响学生的自我建构,影响教学效果。

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讨论微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在偏远地区开展应用和微课堂教育教学方式能否满足偏远地区教育教学的需求、解决偏远地区的问题及如何利用微课堂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微课堂的特点,可以知道微课堂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偏远地区的应用是可行性的,而且是必要的。解决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和教学资源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资金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国家和社会对偏远地区加大资金投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偏远地区虽然有了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没有把优秀的教师吸引进来,也就是说仅仅是资金的投入,不一定能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欠缺的问题。微课堂可很好地解决偏远地区教师缺乏的问题。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微课堂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制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围绕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专题或者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从这可以看出,微课堂也是知识的传递者。通过微课堂的教学,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承,而且微课堂包含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用。这样,微课堂能够很好地取代教师在教室上课的作用。微课堂包含学生学习的知识,也包含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工作。通过网络、投影,学生就像是在课堂里学习,讲课的老师就像是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校通过建立一间多媒体教室,在一名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多门课程的学习。由于录制微课堂的学校或者单位有足够的教学资源,他们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微课堂可以学习各式各样的知识,丰富知识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解决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而且投入的资金不需要很多。

通过上面的讨论已经知道微课堂可以解决偏远山区教育教学存在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接下来探讨如何在偏远地区应用微课堂,具体可以从下面三点实施:

1.微课堂实施的制度保障。由于偏远地区需要用到的微课堂教学资源需要其他有条件录制的学校提供,这就要求省市教育部门将微课堂建设纳入到相关学校的教学建设中,由省教育部门领导主管带领,市教育部门人员与相关学校组成微课堂录制团队,开发和制作满足全省乃至全国中小教育的微课堂课程,最终建立满足本省市地区性的学校微课堂建设体系。

2.微课堂实施的硬件保证。硬件保证是微课堂实施的基础条件。硬件保证有应用微课堂教学的学校硬件保证,也有录制微课堂课程的学校的硬件保证。首先为了保障微课堂得以应用,要为偏远地区建立一间多媒体教室,以及培训一名或两名教师,让他们学会使用多媒体。其次为了保障微课堂的录制质量,录制微课堂的学校应该有专门录制微课堂的教室。教室内有良好的隔音设施,有配置较好的电脑、耳麦、手写板、高拍仪等录课设备,为各种形式的微课录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建立微课堂课程分享体系。由于偏远地区的微课堂课程需要从其他学校引进,这就需要省市教育部门对微课堂课程的分享建立相关的分享体系,使微课堂应用学校和微课堂录制学校能够更好地沟通,让微课堂发展更大的作用。

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的进步和微课堂在更多地区的深入应用,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问题很快也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乐素娟.高实效,微课堂——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析[J].读与写杂志,2015(7):134-137

[2]李卉.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M].福建师范大学,2013.6.

[3]韩延辉.微课堂的建设研究与思考[J].教育信息技术,2014(7):267-275.

[4]李鑫.微课堂在小学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学园,2014(20):177-179.

[5]刘思思,陈瑞增.中小学优质微课实践与启示——以“黄冈微课堂”为例[J].科技视界,2015(6):233-239.

猜你喜欢
微课堂偏远地区教学改革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微课堂”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影响
优化高中化学 “微课堂” 教学的有效策略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偏远地区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平交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