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卓越课堂的实践探究

2016-05-14 21:09黄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卓越平行四边形实效性

黄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119-02

卓越课堂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我发现,一部分教师对卓越课堂的本质理解不到位,对卓越课堂的精髓把握不精准,导演了一出出“伪”卓越课堂。这种课堂的最大弊端在于剥夺了孩子们对学习快乐的体验,降低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而执教者却浑然不知并自以为是。结合我的亲身实践并作梳理,当前存在的“伪”卓越课堂有以下几幅“花哨”的“嘴脸”:

一、眼花缭乱的课件吸引人

例如,某教师执教一年级《分类》数学教研课。新课结束后进入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全部用课件展示代替课堂练习。面对精美课件,课堂气氛似乎十分热烈,孩子们似乎兴致盎然。但如此练习的实效性我却表示质疑:表面上“大获成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人云亦云”。

二、最前沿的教学理念迷惑人

还有一次以“用乘法口诀求商”为教学内容的区级展示课中,我也看到这样一个怪想象:教师在出示例题后请学生来列式。其实每堂课的(一共是三堂课)学生都在列式时用乘法口诀把商求出来了。然而我们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要交给学生选择正确的解题策略”这一教学思想,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搬硬套活动教学的做法,执意开展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一分、圈一圈,然后才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个方法最简便。每堂课听到这个地方我都很纠结,学生既然已经明白用什么方法最简便,而我们的教师单纯的为了体现所谓先进的教学思想,浪费这么多时间纠缠在这个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上,有这个必要吗?

三、热闹的“满堂灌”吓唬人

在一堂区级示范课中,教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也就是著名的“抽屉原理”。这个单元一共有三个例题,这三个例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至少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然而执教老师以速度求胜,只耗时一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做了大量的练习,最后还加练两个很有难度的拓展训练题。这样的课堂貌似高度“有效”,堪称“卓越”,但我实在不敢恭维和苟同。我们来还原一下其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节奏如“闪电战”;学生的思维一有“卡壳”,老师立刻“和盘托出”,再加上部分优生的“强力”带动,全班一齐回答的“顺畅”画面不时呈现,感觉课堂很有生机和活力。掩卷而思,如此“拔苗助长”式的“卓越”课堂,学生究竟收获了几成,真让人担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课堂实效性,我有以下思考:

1.关注课堂的简洁

本期,我听了巴蜀小学教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堂的精炼与简洁。他的课堂由曹冲称象直接引入转化,然后提出为什么要转化?怎样转化?转化后的联系是什么?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理解并探究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真正做到了“精”“简”。

2.关注探究的时间

学生探究过程要做到“三多”:学生的话比老师多、思考的时间比说话的时间多、学生的教学活动比老师讲解多。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用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转化?然后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老师再提出为什么要转化?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讲解。小组的同学通过想、讨论、讲解,来理解转化的意义。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提出了一个大的问题,其余时间都是孩子们自己在思考、在讨论、在讲解。等孩子们了解了意义之后,老师再顺势推出“怎样转化”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操作、交流,悟出“剪——移——拼”的转化方法。最后老师再提出:转化后的图像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比较,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堂课下来,老师的核心职责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教学效果远超“满堂灌”。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学生要动手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在巡视中,我发现每个组孩子的表现参差不齐,有的完全掌握,测量“驾轻就熟”;有的很不自信,甚至很不耐烦,没有一探究竟的韧性和毅力。我就在黑板上画了3个角,请第4小组的孩子上台以合作方式测量3个角的大小。孩子们上台后,熟悉测量方法的孩子“一蹴而就”,“半罐水”的孩子却迟疑不决。这时,先行完成的孩子立即主动帮助“后进”同学,全组很快就完成了测量,得出了准确的度数。我让他们在台上谈谈感受,大家发言的焦点集中在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点上。这种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情感体验最真实,也最刻骨铭心。

4.关注课后的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终归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个月底,我都会写一篇数学课教学反思,撷取本月教学中的一堂课、一个片断或者一个感人的瞬间,记录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反思教学中的收获或不足。我已经不局限于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手艺”,而是实实在在视之为“一门艺术”。

教学实效性是教育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花架子”的课堂教学表面中看,实不中用。导演教学是一门“苦差事”,“有实效才是硬道理”,这应该成为教师一生的从教追求。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卓越平行四边形实效性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