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芹
摘 要:通过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影响;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因素;策略研究
英语写作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检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五级写作评分标准”中第五档要求“很好地完成了规定的写作任务。包含所有内容要点,结构完整,语句流畅,意思清楚、连贯。使用较为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和词汇错误极少,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现状和课标要求显然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
1.缺乏合理的输入。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Krashen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其实是由于忽视了语言输入对于写作的重要性造成的。
2.缺乏词汇量的积累。贾冠杰先生在《外语教育心理学》中写到:“如果把一种外语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词汇就像建筑材料,缺乏它就无法建成这座大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认知词汇量达到16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应达到300个。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达不到要求,而且真正能够熟练运用的词汇就更少。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词汇量往往与词汇运用不成正比,这是因为只有当领会性词汇(passive vocabulary)经过反复操练后转化成表达性词汇(active vocabulary)时,才能对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因此在写作时会感到“书到用时方很少”的尴尬局面。
3.缺乏必要的语法基础。基础语法和句型掌握不好会成为英语写作的又一障碍。“词汇是建造大厦的建筑材料,语法则是工程师设计好的图纸,缺少它同样建不成大厦”(贾冠杰)。
4.缺乏基本的写作技巧。老师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和系统的训练方法。有些学生有较充足的词汇量,也有不错的语法基础,但就是写出的文章不能吸引人,没有多大的可读性。
二、英语写作策略与措施
1.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输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作为一个二语习得概念,输入是指让二语学习者接触目标语材料,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当学习者有机会接受目标语时习得才会发生。因此可以说没有输入就没有习得(张英慧)。学生的写作是一种严谨的,综合能力体现的笔头输出,这不仅要求用词准确,结构完整,还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就对输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写作能力是一种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与口语不同的是,口语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和语调、语气等超语言现象来完成表达,也不必很正规。但在写作中,作者不能得到读者的及时反馈,因而表达的内容是否得到有效的传递,就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文章。因此,在学生进行写作之前,他们应该具备更大的词汇量,对英语句子结构,语法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3.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传统的批改方式是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上圈出错误点或不足之处,这样的方式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完成一篇写作已经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件事情了,再看到满篇的错误暴露在老师面前,会让他觉得更加丧失信心。如果老师改变一种方式,将学生习作上的闪光之处圈出来,再加以适当的点评,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写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得到激励,建立自信,从而成为以后进步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老师在批阅过程中,对学生习作中的闪光之处(可以是一个句子,可以是一个好的句型结构,也可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连接词,甚至还可以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单词)作好记录,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和借鉴。这样既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又可以促进更多的学生写出更好的习作来。因为利用身边同学的优秀习作和词句进行语言输入,学生往往更容易,也更乐意接受。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分享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好词好句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然,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作技巧指导。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学会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在动笔之前理清思路,确定体裁、框架结构和内容。其次,要确定主题句。主题句是对文章的概括,是文章的主旨,通常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要使文章有连贯性,整体性,就要学会恰到好处地使用连接词。第四,注意句式的变化。句式不同,文章的语气和情调也不相同。只有句式多样化,文章才会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最后,要注意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老师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和训练,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同时,学生要克服畏难情绪,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掌握谋篇布局的技巧,坚持训练,做到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 London, Longman, 1985.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英语教师教育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