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6年高考化学实验六大热点

2016-05-14 01:40柴勇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苯酚溶液解析

柴勇

化学实验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考生在高考中失分较多的地方,现将2016年高考中有关实验的热点内容总结如下。

一、考查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考查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注意到仪器的大小规格;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规定的操作步骤,要求完成某项实验操作;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正确操作的辨别;实验装置图的正误判断等。

【例1】(2016·天津,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项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插入溶液中,不能形成密封的体系,错误;B项中锥形瓶用橡胶塞密封,使液体无法流入,错误;C项中HCl与NaHSO3反应被吸收,同时生成SO2,正确;D项中K2Cr2O7标准溶液有强氧化性,应选用酸式滴定管,错误。

答案:C

二、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考查学生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辨别错误的操作的能力。

【例2】(2016·全国卷Ⅱ,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项错误;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2溶液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所以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B项错误;铜与稀硝酸会反应,应该用稀盐酸,C项错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利用此反应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项正确。

答案:D

【例3】(2016·江苏,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 CO2 + H2O + NaHCO3,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A正确;硫酸钙为微溶物、硫酸钡为难溶物,均能形成白色沉淀,题给实验无法判断二者的Ksp大小,B错误;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发生反应:2Fe3+ + 2I- = 2Fe2+ + I2,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C正确;题给实验说明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弱,D错误。

答案:AC

三、考查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包括物质的鉴定、鉴别和推断。这部分内容常以离子的检验、气体的制备和检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材料的组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进行考查。

【例4】(2016·四川,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A、溶液中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故错误;B、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错误;C、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故错误;D、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说明碳酸酸性比苯酚强,故正确。

答案:D

四、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除杂

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除杂的操作及应注意的问题,判断操作的正确与错误,根据要求选择实验仪器,选择适当的分离、提纯与除杂的试剂等。

【例5】(2016·上海,12)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

A. 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 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 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 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解析:A.MgO是碱性氧化物与NaOH不能反应,而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NaAlO2,过滤后洗涤,就得到纯净的MgO,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铁变为Fe(OH)3沉淀,氯化铝变为NaAlO2,过滤,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中,过滤,得到Al(OH)3,再分别向两种物质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铝溶液,除去了杂质,错误;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氧化铁与NaOH不能发生反应。加入过量的NaOH,然后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氧化铁,错误;D.二者都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当再向得到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时,二者都溶解,不能分离、提纯二者,正确。

答案:D

【例6】(2016·上海,16)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 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 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记得KNO3晶体。故选C。

答案:C

五、考查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是历年高考实验的热点。对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掌握好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全面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7】(2016·江苏,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氨气 B. 制取NaHCO3

C. 分离NaHCO3 D. 干燥NaHCO3

解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错误。B.气流方向错,应该从右侧导管通入CO2气体,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固体用过滤的方法,正确。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能用该装置干燥碳酸氢钠,错误。

答案:C

六、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考查内容来看,有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进行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有验证某一化学原理的设计,有测定物质纯度的设计,有分离提纯的设计,有验证某一成分的设计,有定量或半定量实验的设计等。实验方案的评价,就是对给出的实验方案作出选择、评价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8】(2016·浙江,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 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 = N2↑+2H2O

解析: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 ∶ 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

答案:B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苯酚溶液解析
基于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酚》教学案例
睡梦解析仪
基于科学实证的主题式实验教学研究
苯酚—吡啶—茚满三元混合物系制备化工中间体的工艺研究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采用探索教学法设计“苯酚”课堂教学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