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5-14 02:39高屹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高屹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2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20.1±2.7)分、(6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6±2.3)分、(48.7±2.6)分,P均<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脑梗死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指的是由于患者的脑动脉管腔内血液不断地凝集和增多,导致管腔的狭窄甚至闭塞,在侧支循环不畅通的情况下,脑组织就会缺血、变形甚至坏死,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1]。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西药治疗,但是长期服用西药会带来较大的不良反应[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干预效果和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治疗组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2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40~78岁,平均年龄为(61.2±10.5)岁。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41~77岁,平均年龄为(60.9±10.8)岁。临床表现均存在起病突然、眩晕、头痛、耳鸣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呕吐恶心、言语不清等表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吸氧、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对患者偏瘫侧的肢体进行针刺,上肢针刺穴位包括:肩髃穴、曲池穴、支沟穴、外关穴、合谷,并辅助手三里穴和臂臑穴;下肢针刺穴位包括:扶突穴、足三里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太冲穴,并辅助太溪穴和风市穴。1次/d,留针30 min/次,1个疗程为10 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3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运动功能评分通过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包括主动运动、体位转移和行走、快速轮替运动、平衡功能、被动运动、疼痛、感觉等。每项评分0~3分,总分24分,0分表示无运动;1分表示动作不协调,较笨拙,关节的活动范围<1/2;2分表示关节的活动范围仍没有达到全范围;3分表示能够顺利完成。

生活能力评分通过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其内容包括了进食、穿衣、洗澡、大小便控制、平地行走等10项内容,每项评分0~1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强[3]。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和χ2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0.05提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而P>0.05则提示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各种因素引发的脑组织供血减少,导致脑组织因缺血而坏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被破坏,患者的大脑无法对低级中枢进行调节,从而释放了原始反射,干扰了正常运动的传导[4]。在中医学中,脑梗死属于“中风”的范畴,认为气血相通,气行,则血行;反之,气滞,则血滞。因此在中医的治疗中,对于脑梗死患者注重活血、益气、补气和通脉[5]。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了针灸治疗,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20.1±2.7)分、(6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6±2.3)分和(48.7±2.6)分,P均<0.05。在针灸治疗中,阳明经属于多血多气经脉,使用针刺伏兔穴和足三里穴,可达到振奋阳气的目的;而内关穴则属于八脉交会穴,具有通阳维、行气活血、清心宣窍的功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曲池穴、合谷穴则能够起到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的作用;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穴,针刺之可获得降低血压、清火豁痰的效果;针刺阳陵泉能够达到舒筋活络的功效;三阴交属于足三阴会穴,针刺之能够起到益肾生髓、祛痰通络、健脾益肾的效果。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对中风患者采用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因此提示针灸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功效,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和纤维蛋白原,并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恢复血液动力的平衡有着密切关系[6]。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涛,陈凡,刘行高,等.针灸联合五虫通络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牛津残障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1):66-68.

[2]王政乾,王冬,杨炜炜,等.早期综合康复结合针灸、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0,16(21):3354-3355.

[3]代杰,项容,陈勇,等.头针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间窗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381-1383.

[4]秦德柱.肌氨肽苷联合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0(43):73-88.

[5]李丽,魏德胜,李淑君,等.针灸在动脉溶栓基础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3(06):53-55.

[6]王赟芝.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1(11):1027-1030.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