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同课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6-05-14 22:40陈玉英
职业·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

陈玉英

摘 要:结合中职课改方向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本文对中职会计“同课分层走班教学”进行分析探索。“同课走班制教学”是优化教学资源,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位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最终实现“发展”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同课走班制教学”的模式、在财会专业课程中尝试的前期准备、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财会 同课走班制 实践思考

2014年国发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2014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随后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该方案在中职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强化技能教学机制等方面作了明确指示,方案指出“以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选择机制、‘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和‘做中学的学习机制,积极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上述两个文件的出台,为中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人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年就业能力”“打造选择性课程体系”,说到底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认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激发其兴趣和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很难做到这一点,以高二班级开设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由于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课堂上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能顾及到大多数同学,因而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几名学生因学习困难、跟不上而放弃学习的情况。任课教师仅仅靠课外个别辅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感到很苦恼。

结合中职课改方向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分班、分层入手,尝试“走班制”教学,才能充分优化教学资源,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发展”和“提高就业能力”的职业教育终极目标。

一、“同课走班制”的模式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走班制”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同课走班制”,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这种“走班制”教学往往要打破原有行政班级,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开展授课活动,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称为教学班。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该走班形式在普通中学中较为常见。第二种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这种走班制适用于选修课程,在大学中应用广泛。

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面临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想让学生保持对专业课的兴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中职课堂中尝试开展“同课走班制”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同课走班制”在财会专业课程中的尝试

1.试验课程与班级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知识点较细、核算较繁杂,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常常有学生因为学习该课程困难而对专业失去信心和兴趣。而且本课程的理解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财务软件应用、会计模拟实训等后续实践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发展职业规划的关键课程。因此,在尝试“同课走班制”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想到了对该课程进行尝试。为了顺利实施“同课走班制”教学,将尝试班级定为高二年级的三个高职班(1315班至1317班),一是学生有高职考的升学目标,“走班”效果更容易得到检验;二是高职班的学生整体配合度高,使走班过程更易实施。

2.“同课走班制”的前期准备

(1)教师及课程表安排。“同课走班制”的实施对任课教师的数量及排课带来了新的挑战。原先可由一位教师任教三个平行班,现在必须由不同的任课教师分别任教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而且相关班级该门课程的授课时间必须保持一致,“走班”才能得以实行。如周一上午三、四节课三个班级同为《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三名任课教师分别在不同的教室(也可以是原先的三个行政班级,固定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候课,学生带上学习资料进入事先选定的教学班进行流动听课。

(2)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充分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同课走班制”一开始容易让人单纯理解为是对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即便教学班命名中不涉及快、慢等词,学生在理解上也容易出现偏差,尤其是基础较弱的教学班,甚至会认为自己是被学校或被老师抛弃了,继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有些学生也会因心里难以接受而在开始时产生逃课行为。为了避免这些想法和行为的产生,在“走班”之前需要对学生开展充分的调研,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将三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告知“走班制”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明白教学改革的意图是“每一堂课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再发放“摸底调查表”,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同时发放告家长书,以便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了更好地照顾到基础较弱的同学,该教学班一般采用小班化教学,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3)分班及命名。前期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申报不同的教学班,对个别在选择上不够慎重的学生由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提出意见,进行适当调整,当然最终要征得家长和学生本人同意。分好班以后,将名单分别提供给不同层次的任课教师,教师在每次课前要做好点名工作,以免出现学生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结合财会专业的特性和不同的课程目标,重新组建后的教学班称为“敬业班”、“协作班”和“诚信班”。

(4)教室安排。为了充分利用教室资源,将原来的三个行政班级教室分别固定为“敬业班”、“协作班”、“诚信班”专用教室,根据人数差额增加相应的课桌椅。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班主任介入做好财产保管工作。

3.“同课走班制”的具体实施

(1)教学形式与课程目标分层。“敬业班”旨在培养具有管理意识、主动探究、爱岗敬业的优秀员工,除了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教师要运用大量丰富的企业案例、复杂多变的购销环境,启发学生对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计核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核算,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等。课堂上教师采用分组讨论、挑战闯关、拓展延伸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专业素养。

“协作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能积极主动并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与“敬业班”不同,该班教学重点在于教授学生掌握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和树立团队意识,教师通过固定分组、小组竞赛、岗位分工、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模拟的职场环境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诚信班”旨在培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企业员工,该班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主动性欠缺,采用小班化和模拟企业环境的趣味性、实践性教学方式,从基层工作(仓管员、统计员)对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开始,提升岗位能力。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对专业的兴趣,小班化可以让教师关注到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在模拟的职场环境中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图1 协作班学生上课分组教学

图2 学生走班上课

(2)学生评价分层。“让每位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我想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实行“同课走班制”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用心设计课堂评价表,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悦纳中获得成长。仍以第四章第二节存货按实际成本法计价为例,三个教学班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如下。

①敬业班。敬业班的学生上课内容包括知识方面和职业素养方面。其中知识方面主要涉及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能根据购料的原始凭证正确进行原材料发出的核算、掌握库存商品结转成本的计算及核算等项目。职业素养方面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积极思考、是否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及碰到问题能否主动寻求帮助和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课堂最后由学生本人和教师对本节课的上课效果进行评分和点评,反思不足、吸取经验。

②协作班。协作班顾名思义是要求学生与学生之前学会合作,通过团队协作来获取知识上的收获。因此协作班的上课内容除了有知识上的收获还有团队协作方面的锻炼。知识方面内容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收入的核算以及原材料发出的核算。而关于团队协作方面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小组的讨论、是否认真完成小组任务、碰到困难是否主动寻求帮助以及与小组成员之间是否相处融洽、是否互助学习。同敬业班一样,在每堂课的最后都会有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小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做好了准备。

③诚信班。诚信班采取的是小班化教学,目的在于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因此诚信班的上课内容包括会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登记原材料帐、掌握购入材料的核算和领料的核算。由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因此诚信班的课堂结尾评价以师生互动评价为主。每位学生一张评价表,学生将自己在学习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收获一一展示在表格上,如本堂课是否主动举手、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对课堂内容感兴趣等等。此外,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表格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还可以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表格上一并上交给老师。

三、小结

“同课走班制”已尝试了一个学期,学生从最开始捧着书本找教室觉得比较烦,到现在非常期待走入所选的班级去上课,不仅在心态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着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在知识和能力上也有了比以前更大的收获。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能力、需求能较好地对接,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职业教育最终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然而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在开始带来利好的同时,必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同课走班制”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师水平和精力的限制。教师由于课务重、教学水平有限等因素,往往无法做到精心准备每堂走班课,导致走班有时候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离课程目标的实现终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其次,由于学生处在不断的变化和成长中,三个不同的教学班之间应建立畅通的转换渠道,以便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上述问题的出现,急需我们在今后的尝试中不断地去研究和完善,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状态。

参考文献:

[1]王俊杰.新课改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2]黄文涛.高中选课走班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1(4).

(作者单位: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
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
“任务式”学习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对推进大物流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思考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助模式研究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