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萍
〔摘 要〕 分析湘剧存在的现状,发现制约湘剧发展的因素,探讨湘剧传承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湘剧 传承 保护 现状分析 发展路径
湘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素有湖南“省剧”之称。其起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第八子被封为长沙王,他依照金陵律制,在长沙的吉王府内蓄养家班,带来了弋阳腔,这便是湘剧四大声腔之高腔的缘起。随着昆腔、徽调、汉调相继流传到长沙,湘剧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 50 年代湘剧发展达到巅峰。湘剧的一些代表剧目如《拜月记》、《生死牌》、《百花公主》、《金丸记》等享誉全国:或拍成电影全国放映,或巡演于国内各大城市。“文革”期间,湘剧遭受重创。至80 年代,湘剧又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据悉,当时湘剧团下乡演出,百姓买票要凭户口本,盛况空前。湘剧院团招生挤破门槛,报名的人很多。而这之后,为看湘剧排队买票的场景便很难看到了。湘剧院团招生也冷冷清清,问津者寥寥无几。直至 2008 年,湘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切才又有所改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如今,湖南省及长沙、衡阳、桂阳、涟源等省市县各级湘剧传承中心,积极响应“文化惠民”政策,通过“雅韵三湘·好戏连台”省会周末剧场、“雅韵三湘·艺动校园”湘剧走进校园活动、湘剧演艺惠民月等公益性演出项目,将湘剧再次带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文化东风劲吹,湘剧再度回归。
作为具有湖南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湘剧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瑰宝。如何保护传承并使之发扬光大,彰显艺术魅力,吸引社会受众,是广大湘剧艺术爱好者及相关工作者尤为重视的课题。笔者以为,当今之世,应乘文艺发展的时代春风,及时总结湘剧发展经验,剖析其中遇到的问题症结,探求湘剧繁荣发展的有效对策,方为推动湘剧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正确途径。
一、面临机遇
1. 湘剧发展的新常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曾提出,中国的发展仍旧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新常态”,同样也应成为当下湘剧发展的现状表征。
首先是维持“常”,即保持湘剧的存在状态,使其不至于“人走戏亡”。湖南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负责人曾坦言,在过去将近50年的时间里,湘剧这个地方剧种在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时代,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即使如此,这么多年来,湘剧院团的众多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对湘剧的坚守和传承,到今天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次是追求新,即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新面貌的呈现一方面是体制改革下湘剧的自我发育。2003年6月,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戏剧团体的改革试点工作随之展开。并在不断走向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中,湘剧院团事业单位属性开始松动,体制外的流动性因素开始增多。当前,在国有湘剧有限责任公司及传承中心之外,湘剧发展已经显露出了这样一种分化趋势:一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民营商业戏剧的涌现,另一种则是各种形式的非营利戏剧的活跃。民营商业戏剧大多远离政治性的内容,虽然少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接受习惯。民营湘剧制作团体所创造的小剧场商业戏剧的繁荣,成为如今湘剧演出市场中引人注目的景象。“非营利” 湘剧的活动主体主要是各高校校园剧社和各种民间戏剧社团。“非营利” 湘剧拥有更多的创作视角,这也使得他们在创作上获得了更多自由,形成千差万别的艺术风格。从艺术生态面貌角度来讲,非营利湘剧的存在,有利于湘剧形成良好的艺术生态格局。
新面貌的呈现另一方面表现在多媒体时代多种传播优势下湘剧传播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当前,便捷性媒体终端为传者、受众提供的信息交流方式与互动程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湘剧在如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潮流中,做到了在一定程度上扣住时代脉搏,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与时俱进。搭乘新媒介载体的湘剧,不仅仅是一个曾经存在的地方剧种,也是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努力繁衍、传承、延续、壮大的网上剧种。
2. 传承发展的多样化
近年来,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湖南湘剧不论在剧目打造,还是在剧情安排、唱腔表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呈现多元融合发展趋势。如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谭嗣同》、《李贞还乡》等就是如此。
湘剧《谭嗣同》改编自历史小说《崩霆琴》,由邵展凡、庞奂丽、王阳娟等中青年演员担纲演出。谭嗣同为湖南浏阳人,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也是湖湘人物的典型代表。选择这样一个代表人物进行湘剧创作,对湘剧的品味提升及扩大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像这样,通过选取重大的本土历史题材来进行湘剧精品的打造,对湘剧的发扬光大是一个很好的策划和推动。
大型现代湘剧《李贞还乡》,在剧情上跳出了湘剧传统剧目的宏大叙事诉求,以感性关怀和情感主线为重点,将话语方式进行了转变,再现大时代背景下的细枝末叶。《李贞还乡》讲述了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戎马人生和心路历程。该剧剧情的设计为两条线并行,一是李贞将军回忆中的家乡见闻,二是李贞将军的革命斗争生涯。全剧在现实和过去中不停地转换,对舞台的转场安排和衔接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突破转场的问题,本剧将影视艺术和戏曲舞台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巧妙地融合电视剧中“回闪”手法及电影中“蒙太奇”等手法,将时空转换得合乎情理,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引领着现场观众随着剧中人物穿梭于不同的时空情景中,是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的成功试验,为湘剧的现代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3.湘剧传播的新空间
广播电视出现以前,边看边演成为当时的湘剧演出和传播最显著的特征;广播电视出现以后,人们欣赏湘剧的方式超越了戏台的固定模式。如今,新媒体时代到来,湘剧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元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拓展。
首先,传播者由湘剧工作人员拓展到拥有一定湘剧素材和自主使用传播工具能力的人。这里的湘剧素材既可是湘剧演员本身所具有的湘剧演出素材,也可以是附着在声音图像等载体上的湘剧素材。不同的传播者根据自身拥有的素材和工具,挑选各不相同的外在形式,再融合个人的观点等进行再编辑,之后向大众传播,获得受众的收听和关注。
其次,现代的舞台舞美灯光效果及立体声音质量较过去提高很多,录制下的湘剧演出,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老艺术家的高端演出水平及经典剧目的高品质,为湘剧传播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如湖南图书馆建立的湘剧数字资料库便保存了大量的湘剧现场演出视频资料,其中不乏某些已故湘剧名角的演出内容,这让受众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体会到老艺术家曾经的风采。
再次,网络资源的存在,为长时间保存各种演出资料、自主检索和反复点播观看提供了条件。对于受众,他们既可以观摩付费性或者公益性湘剧演出,体验无可替代的现场感;又能利用网络资源,不需要现场观摩的门票成本和交通成本,几乎是零成本的形式来观看湘剧,这对于巩固湘剧边缘受众群体具有重大作用,为湘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存在困难
1.体改碰硬
戏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湘剧传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这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党和政府无疑是最核心的推动力量,所有改革方案都是经过党和政府的设计和推动才得以实施。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改革对象的内生动力不足;其二,改革对象的转制愿望不强。改革对象的内生动力不足,是由于改革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没有很好地照顾和协调内部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利益和诉求。改革愿望不足,是因为群众对改革方案的认识和走向,缺乏明确的判断,不能较好地理解,所以对改革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改革是一个自新过程,在对旧体制的否定和新体制尚未建立之间,必然经历一个失范磨合的阶段,一切都处于模糊状态,改革的试验性远远大于系统性,不利于调动湘剧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当前,旧体制所搭建的以“政府—单位” 为基本结构的资源流动体系还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强大的控制作用。在戏剧艺术行业,重要艺术资源要素的流动,如大量的资金、优秀的演员、出色的导演以及舞台设施、剧场等,还是在这个体系内完成。这样以来,政府的行政控制依然很强大。湘剧艺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依然受其制约。并且,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相对于体制内团体, 体制外的艺术组织显得势单力薄,它们所能获得的资源要素不但有限,而且多数质地低下,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2.资金匮乏
资金不足是影响湘剧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据悉,目前全省湘剧表演传承中心就5家左右,主要由2012年成立的湖南省湘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负责统筹联络协调。而维持湘剧发展主要开支,为政府专项拨款。尽管每年政府拨款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剧院资金的匮乏,致使湘剧传承发展受到影响是最主要的。
首先是创排剧目欠缺经费。好的剧本的创作,必要的排练,优美的灯光和优良的舞美设备,才能保证好的剧目的生产。目前,由于缺乏资金,极大地影响了湘剧精品的产出。其二,演出和工作人员薪酬较低,演出经费匮乏。因为政府拨款不足,演出和工作人员工资一般只能维持生存,尚不能养家糊口。很长一段时间,湖南的演出很多都是公益性质,没有门票收入,而政府基本上都是差额补贴,这样一来资金更加不足,湘剧演员亦觉生活有压力。甚至出现靠开黑的和唱流行歌曲来补贴家用的情况。演出成本增加、演员收入减少,政府投入不足,这些都给湘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制约作用。其三,场租费用高,剧场难以支撑。如今,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可是,百姓文化生活的空间似乎正在变窄。观演戏剧本为平民文化,以前乡下唱戏,搭个台子便可以了。如今在城市演出,必须要有剧场,而一般情况下,剧场都要付租金,承担演出的文化机构如何支付费用,就是一大难题。其四,演职人员培训费用欠缺。常规性培训是提升演职人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可是,如今剧院资金匮乏,很难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来对演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资金的匮乏,大大制约了演职人员专业水准的提升。
3.人才缺失
现今,现代文化生活对湘剧的冲击越来越大,关注湘剧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都不知道湘剧。湘剧的观众群体不够,懂得欣赏、喜欢湘剧的人越来越少,而有志于湘剧、希望成为湘剧演出人员的人就更少了。
另外,收入甚少也成为湘剧队伍人才缺失的重要因素。湘剧人才缺失表现在诸多层面。其一,管理人才的缺失。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往往较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湘剧的管理队伍常常缺失专业的管理人才。其二,演出人才的缺失。湘剧演员收入少、生活比较清贫,而练功辛苦又枯燥;许多年轻人认为,在湘剧中成名太慢,十年也难得出个人才,而电视、电影、歌舞之类的,演员不仅收入高,出名也快,外形条件好的人都愿意选择后者。近年来,一些湘剧名老艺人相继离世,一些中坚艺术家也因为待遇微薄而纷纷转行或流失,致使湘剧人才队伍出现老、中、青断层现象。其三,湘剧的传播人才及后勤保障人员缺失。比如,新媒体传播成为时代潮流,而其传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资金的缺乏,湘剧单位对新媒体传播投入甚微,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传播人才致力于湘剧的传播。剧院的后勤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却收入微薄,给湘剧传承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4. 氛围堪忧
1964 年至 1978 年,湘剧传统剧目被整整禁演了十四个春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得到拨乱反正,对优秀传统剧目逐渐开禁。此后,湘剧虽然迎来了新的发展,但那十四个春秋的禁演,却带来不少的后遗症及负面影响。随着一批名家和老艺人的逝世,大部分可贵的优秀剧目纷纷失传,更为严重的是,整整形成了一代戏曲观众的断层。
1990 年代,各种时髦观念、新的思潮亦不可避免地对戏剧艺术带来冲击与干扰,一些本来供戏剧演出的剧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进行经济性开发,使湘剧等戏剧类演出阵地纷纷丢失,让本来衰微颓势的湘剧表演团体陷入更为窘困的境地。史料载,1950—1960 年代,长沙市北从湘春路南到劳动路,东起芙蓉路、西抵湘江东岸这一片区域,便有湘江剧院、劳动剧院等十几家剧院,十余家俱乐部剧场。而如今,却只有湘江剧院、红色剧院、长沙市实验剧场等寥寥几家。至于后建的田汉剧院及湖南大剧院,其租场演出费一场几万元,一般的剧团是不敢问津的。
演出场地萎缩,观众群体流散,缺乏实践磨炼,优秀演员难以成长,优秀剧目排演不到位,形成不良循环,制约湘剧发展繁荣。
三、发展路径
1.体制完善:行政规范市场法则相结合
市场经济下公民社会的兴起,正不断使社会事务的运作重心从政府转向多元化的社会。面对这种转型转向, 政府必须对自身职能做出及时调整,也就是尽量减少对社会事务的直接控制,增强服务职能。目前,我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对社会转型的主动顺应,其理念核心便是主张缩小政府行政职能,扩大社会自治功能, 即在缩小政府职能和权力、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的同时, 把原来由政府管理的大量社会和经济事务交由个人、企业和各种民间组织去处理。在政府转型的要求下, 文化管理方式也必然要从公共行政转向公共管理服务。
具体说来,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在湘剧传承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应实现“三个转变”。其一是从“办文化” 向“管文化” 转变。政府职能应回归到宏观管理,而不是直接插手湘剧传承内部事务。其次是从管理国有湘剧单位为主向面向社会中所有戏剧团体实施管理转变。其三,从行政化的管理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实施管理转变。
在湘剧管理体制的改革上,湘剧团体的“事转企” 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政府主要的改革推动方向。当前,市场规则对艺术产生影响己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湘剧能在市场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一方面可以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合流。当然, 从艺术作为商品的交换特性来看,商品如能顺利实现交换,必然需要购买方能充分认可其使用价值,对于作为商品的艺术品来讲,其使用价值就是其审美价值,但对艺术品审美价值的鉴别需要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因此高雅艺术在市场中往往曲高和寡难以按照商品交换原则实现其价值,所以就艺术整体来讲,可市场化的只会是其中的一部分。 湘剧团体的改革,必须按照文化产业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两条思路进行, 一方面尊重市场原则与艺术规律的结合,充分运用市场法则;另一方面,应运用公共文化建设的理念,防止盲目市场化造成文化流失和文化品格下降。
2. 加大投入:硬件软件有保障
湘剧作为湖南的省剧,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并蕴含着湖湘文化精神特质。首先,政府应大力保护和推动湘剧的发展,加大湘剧扶持力度,保证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的有效投入,让古老的湘剧得以继承和流传。只要通过合理的开发和生产,湘剧完全可以与湖南的红色经典文化一样打造成湖南的文化名牌。
其次,应重视湘剧生产者——演职人员的培养。在建设湘剧院团基础设施的同时,应大力改善湘剧演职人员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保证湘剧“生产者”们能够在较好的工作环境中,高效地进行湘剧“生产”。为老艺人提供好的条件以保障其有尊严地生活和高超演出技艺得以传承;为年轻学人提供支持,以培养更多的湘剧年轻演员脱颖而出勇担大任;鼓励更多的人和社会各界从事湘剧传承及保护工作,鼓励产出更多的现代湘剧作品。
再次,对“产出量”要有规划、有保障。积极推动“市民看戏,政府买单”项目,大力举办公益性湘剧演出活动。如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湘剧公益演出及送湘剧下乡的年度计划,硬性规定演出场次、解决演出场地问题,并加大对公益性湘剧演出的补贴,保证剧团更有动力完成公益性湘剧演出。
3. 人才培养:以老带新不断层
在如今青年人都不愿意选择湘剧,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的大环境下,为保证湘剧代代传承,笔者以为,在生源招收方面,最好可实施提供食宿免交学费的优惠待遇,这样,学生在学习期间不用担心学费和食宿问题,就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湘剧领域。
湘剧传统的师徒授受,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湘剧管理中心可联合教育系统,将各类行当的人才吸纳进来,举办拜师会明确师徒关系,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如今的在职演员们大多因年龄关系并未掌握多少湘剧的剧目遗产,这就需要广聘教师进行传承教学,其教师的受聘对象应该扩大范围,既可选择剧院退休的老艺人,也可寻找流落民间或者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老艺人,还可突破地域专业的限制,跨地域跨领域广泛引进人才。为此,管理上应形成一套灵活实用的机制。
再者,湘剧联络部门还应联合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在教学教程上开拓新的领域。比如,可将部分湘剧知识及对湘剧的鉴赏列为教学材料,纳入学生课堂进行普及教育。在高年级及大学,还可鼓励学生举办学生剧社,并选择一些有志于湘剧表演、并有一定表演基础的学生纳入专业培养团队。另外,对湘剧演员的管理培养,也应采取灵活的机制。湘剧职业演员,他们既是抢救保护湘剧艺术中的传承人,又是现实戏剧文化建设中的创造者,对于他们的管理和培养,应既要考核他们身上的责任,又要以有效的机制保证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为此,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定编定岗定薪,以保证队伍的稳定;另一方面,则要打破行政化模式,将他们的日常实际演出情况及行当职责结合起来,考察其工作实际,辅以相应待遇,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应对考核标准尽量细化,采取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实行动态管理。
4.剧目开发:保护创新两兼顾
目前看来,对于湘剧的保护,一是平面性的资料保护,另一种则是立体性的舞台保护。资料保护即:尽量忠实于演出的舞台呈现,进行录像录音制成碟片,同时对剧本进行文字编辑,对唱腔进行曲谱录辑,制成资料进行保存。这种形式的保存可为研究者提供文本参考。立体性的舞台保护,可以原态性地保持舞台的样式。这种保护能为各个时代段的演员提供实践机会,传承中心及大部分剧场倾向于采用此方式。不管是资料性保护还是立体性的舞台保护,两者都要能让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优秀剧目,继续活跃于舞台,对那些没有演出生命力的剧目,则可将其演出技巧作为教材或整理成为资料,或当作艺术活化石以供展示、挖掘、研究。
对于优秀剧目的创新,我们应明白一个道理:艺术高于生活亦来源于生活。不同时代下,湘剧演员的表演和湘剧观众的心态、审美、道德评价、社会评价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适当的变革和创新,才能拉近湘剧与当代受众的距离,保证原有市场、原有受众群体的同时,吸引和发展新的潜在受众。湘剧的创新,应结合当下民风民俗,在剧本内容创作上,应反映一些现代的典型人物事迹;在手法和技巧上,要适当结合“新潮戏曲”的反叛和突破;在灯光、舞台设计等方面,则应高度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极具表现力的舞台效果。如湖南湘剧院通过《李贞还乡》等剧目进行了创新试验,在剧本素材的选取、人物设定、情节安排及舞台表现等方面均有所突破,现场演出得到广大受众好评。
5. 特色挖掘:依托湖湘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及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奋斗与创新精神孕育了湘剧。湘剧高、低、昆、乱四种声腔的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兼容并蓄、通变求新的湖湘文化优秀精神传统。湘剧之所以数百年间广泛流传于湖湘大地,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原因无疑是表达了本土情感、体现了本土精神。湘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从某种层面说,湘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湘人刚正质直、注重气节、勇于任事的性格塑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今,湘剧仍然是湖湘文化的载体和名片。推动湘剧发展,相关工作者应紧扣湖湘地域特征,充分依托湖湘文化资源,生产出具有湖湘地域特征的好作品。
如湖南近现代以来,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清代有曾国藩、左宗棠、魏源等著名军事家及思想家,民主革命时期有谭嗣同、黄兴、蔡锷等革命家,现代有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政治家军事家及李达、徐特立、谢觉哉等哲学家、教育家……这些伟人身上,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散发着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力挖掘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可为湘剧精品的产生提供广泛的素材基础。
6.受众传播:场内场外齐发力
新时代下,随着文化商品的传播渠道、形式和手段等各方面的拓展,受众的消费习惯亦随之发生变化,可供湘剧受众选择的媒介更加多元化。除现场观剧,受众还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获得大量的湘剧信息,进行消费。如今网络平台的传播,相比于传统的电视、电影传播方式,更是有着多样性、便捷性、高度互动性和强大观众容量的优势,并且,它还能够消除湘剧与受众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传播障碍。
现代湘剧传播,理应适度照顾当今受众的消费习惯,多平台、全方位地进行有效传播。湘剧的现场演出,只是传播艺术的一种方式,由于剧场在场次和容量上的限制,满足受众需求和产生影响有限。因此,新时代下湘剧的传播应该在各个途径都建立一定的传播体系,打造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各种湘剧品牌。加强在电视栏目方面、网络门户网站方面的湘剧品牌建设。目前,湘剧在网络传播平台建设,尚处于零起步的状态,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