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治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使用高科技产品也越来越生活化,这些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很多学校也开始采用科技产品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传统的生物学教学通常采用课本教学和教师口述经验,但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不断更新,数码相机开始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创新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度,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制作生动直观的图片
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说一百遍的理论不如学生们亲自体验一遍来得更实在,但是如何打破地理、生理的限制亲身体验呢?数码相机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保留一瞬间的场景,并永久记录.现在的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人们更喜欢欣赏直观的图片,而非华丽的文字.所以生动直观的图片展示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配合着图片教学,更能提高讲课的效率,所以要更好地利用数码相机的拍照功能.生物课本上面的图片有些为黑白、有些会因为印刷问题而失去真实感、有些图片拍摄的角度过于单一,所以这样课本上面的图片不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老师能够通过数码相机,亲自拍摄身边的有关生物学的图片,更加真实,并且利用数码相机可以全方位的拍摄.之后教师通过导入数码相机的图片,加入在幻灯片中,能够使同学们集中精力于图片.
不仅在课堂上内可使用,老师更应当关注于培养学生课后的兴趣.在课后,老师可适当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组成团队拍摄校园的生物,如简单的花草树木,因为自己拍摄图片更能增加学生们的注意力,团队之间的合作也能够带动学习的气氛,潜移默化的培养兴趣爱好,在教学与娱乐中完美结合.
二、拍摄身边真实的视频
生物学讲究对自然的观察和藐视,对于长期坐在教室接受知识的学生们,似乎失去了对大自然观察的权利.其实并不是如此,一棵树的成长、一朵花的开放、一只蝴蝶的授粉都发生在我们周围,只不过我们总是快速的生活而忽视了它们.数码相机可用于平常生活的拍摄,用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不必时时刻刻守在一边观察.在《生物学教学》中,作者郭杏就发表一篇名为《运用数码影像探究蝴蝶变态过程》的文章,作者就是利用数码相机的摄影功能采集了大量的信息.在平常课堂,教师拍摄出普通平常的生活视频,比如蚂蚁托运粮食、蜘蛛织网捕食等过程,让同学们对生物有一个更亲近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可直接在课堂拍摄教学视频,拍摄学生的课堂发言,之后在播放视频时,教师可点评学生们的言论,并对比之前的视频,对有进步的学生提出表扬.这样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踊跃发言,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三、课前的细致讲解 课后的有效复习
数码相机能够调节图片、视频的距离,也就是同一张照片或者视频,能够放大放小,借助这个功能,学生能够更加清晰辨认肉眼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比如一只蚂蚁,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也就是一只小蚂蚁,但是通过数码相机的拍摄,将图片放大处理,可以清晰看见蚂蚁的身体结构,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生物世界.又比如我们熟知但是不注意观察的花花草草(菊花、牡丹、栀子花等)拍摄微距图片.除了微距的图片拍摄,我们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同类生物拍摄下来,作为对比,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寻找出异同(比如蝴蝶、蜻蜓、绿叶,以学生常见的生物为主).还有当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如细胞壁等一些微小生物时,为了能够更加细致了解,老师可将数码相机结合PPT作为展示用于教学工作,以便同学们能够将PPT的图片与自己显微镜下的场景做一个比较,清楚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应当只在课堂,要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应当在课后进行一定的兴趣引导.在课后,老师可安排一些拍摄作业,让学生自己课后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并在下次课后上台发言,这样可便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自主能力和归纳能力.老师也可以将自己拍摄的素材统一拷贝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课后复习.拍摄的内容也适当调整,可拍摄一些平常生物,如猫、狗等哺乳动物,但同时也可适当加入难度,要求学生拍摄一些不常见的生物,如蚯蚓、毛毛虫等,这就需要学生自行动手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
综合以上,数码相机的使用对于提升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数码产品与课堂结合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让处于新时代的学生接受.但是教师也应当遵循一些原则,不可过于依赖于数码相机.第一应该注重教材教学,数码相机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不可喧宾夺主;第二不应该过度依赖科技产品,生物学讲究观察自然,讲究生命力和真实性,也应该适当让学生外出亲身实践.第三数码相机等信息化产品能够为教学带来巨大的信息量,但是同样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的品德教养,所以应该有效的结合,在高质量的教学基础上,也要注意学生的人格塑造.最后教育理念也要跟随潮流、不断创新,好好把握数码相机的优势,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