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儿?”在微信朋友圈里,这一个简单的问题足以瞬间激起千层浪。的确,除了工作,除了学习,年轻人还要有兴趣爱好和多彩的业余生活。而年轻人的生活到底有多少种可能,其实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
当年轻人聚焦在一起,多样的兴趣爱好为生活提供了无限可能,不断的探索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今天,“互联网+”让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Someet、走起、周末去哪儿、懒人周末、城觅等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如火如荼,鼓励青年人聚起来。在这里,找到同伴,探索兴趣,发现自己……
换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你想玩什么,这里都有一群最棒的小伙伴,和你一起。这里是Someet,一个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你可以在这里自由发起、众创、查看、参与众多丰富有趣的线下活动,也可以找到靠谱伙伴、融入兴趣圈子。从本质上来说,Someet也是互联网工具,其产品就是线下活动。
Someet,Find your people,Meet yourself。
Someet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如何让青年人更高效自由地在真实生活中聚集。
从2015年4月12日第一场活动落地,这一年来,Someet每周都会发布40-60场活动,报名人数过万,拥有超过百位优质、活跃的活动发起人。喜欢做饭?你可以定期举办私厨活动,邀请新老朋友过来边吃边聊;喜欢音乐?那就来组织一次规则由你制定的小众音乐分享会;喜欢胡同探索?那就发起各式主题的胡同漫游,叫上三五好友,和新朋友一起进行一次胡同探险;喜欢研究化石?你可以去附近的化石小组活动上听听,肯定会比你一个人在家里琢磨要有意思得多……
“你会发现身边有着很多兴趣小组、社团,有着太多足以打破僵化、无趣、刻板生活的活动。不要干坐在家里而感慨没人懂你,起身出门吧,到活动中去找到能够真正懂你的人。从手机的虚拟社交中走出来,投入到真实的线下生活中建立关系。”曾在Someet上多次发起活动的小佳感慨道,someet重新定义陌生人,重新定义社交,重新定义你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就重新定义了你自己。
小佳说:“能成为Someet活动发起人,我有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不仅能带着一帮小伙伴一起做活动,更多的是收获一种成就感和认同感。这是一个对你个人品牌和能力的极大呈现、肯定的机会。同时还会进入一个由发起人组成的小圈子,这里有调香师、有心理咨询师、有舞蹈演员、有导演、有插画师、有音乐人……有太多好玩有趣的人。”
发起活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或者必须具备专业技能。事实上,在Someet已经落地的活动中,有很多并不是“高门槛”的。比如,一个爱吃小龙虾的姑娘发起了“小龙虾盲品&交流”活动;一个榴莲爱好者发起了带大家一起去吃榴莲的“榴莲品鉴和交流”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在Someet上發起活动,找到你的兴趣社团,做一个有趣的人。
Someet的受众是一二线城市中,23-33岁之间,具有互联网基因、爱探索、爱尝鲜,追求品质、注重体验的年轻人。
“Someet有两个核心特色,分别是青年自发和兴趣驱动。这就意味着Someet的活动都是青年用户自己发起的。商业色彩浓厚的大型主办方活动,以内容消费为主导的演出、展览等同城活动短期内并不在Someet的活动之列。”小佳说,“Someet汇集并鼓励青年人自己发起线下兴趣活动,让青年人通过活动实践对于兴趣的探索,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形成基于兴趣的圈子。Someet的活动目前常见规模为5-25人,其倡导的是更多互动和交流。”
这正如Someet官方微信上说的那样,“我们鼓励一种多元探索、群体融入与协作互助的生活方式,希望从这一代青年人开始,生活中可以有更多的真诚与善意,大家可以更高效自主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伙伴和社群。”
让有趣的灵魂相遇
“他叫白惠泽,他原来是青年志的文化研究员,人称青年文化首席皮条官。”“他叫李东哲,原来是《城市画报》记者、编辑,title太多了我就不浪费时间了。”两个年轻的男人拿着手机对着自己一边录一边说,每次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停下来,语气不自然或是突然笑场,用手拍了拍脸迫使自己紧张起来,重新来过。
白惠泽,Someet创始人,“青年志”前社群经理,青年洞察研究员。深度融入青年文化及一二线城市本地青年生态。丰富洞察研究、BD经验,曾筹办/参与各色青年线下活动上百场。李东哲,Someet联合创始人,曾在《城市画报》担任记者、编辑,vice中国特约作者,《LP孤独星球》中文调研作者,性情微媒体“十色”主编。曾负责报道过多期青年文化相关的封面报道,多篇文章在互联网疯传,空手运营出一个现在颇受欢迎的性情媒体。
“上述这个场景是我们在给一个投资机构拍摄一段视频,用来让投资人对创始团队有直观、感性认识,同时简单说明我们想做的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我俩都是对无趣和死板有着天然抵触的人,哪怕是这样一个例行的动作,也试图拍出不一样的效果。于是,我们变身导演编剧灯光摄像以及演员本身,花了一个多小时,拿手机自拍录制了一段一分钟的介绍视频。”李东哲称,截取这个片段出来,不仅因为它是个里程碑式的节点,而且充满了象征意味。
那晚十一点多,李东哲像往常一样从白惠泽的家“下班”,赶末班地铁回家的路上,他突然觉得,录制视频的场景就像是他们最初创业状态最好的缩影——忐忑、焦虑,但也充满着认真,甚至天真。
“我们的产品是Someet,不可免俗地加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但是,我们想做的东西其实却是反互联网的,或者说,反的是互联网对我们生活方式的一些负面干扰。Someet是一个针对城市年轻人,让其可以自由发起、参与线下兴趣活动的平台,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让年轻人自由地发起基于兴趣的活动。它应该是小型的、有趣的、频繁持续的、能够让参与的人在其中深度真诚交流的活动。”李东哲介绍道。
纵观现有的同城活动,或是同类型的线下活动产品,多有“大型主办方”这个角色的存在,且多是内容消费导向。无论是展览、沙龙、话剧、讲座,你作为一个参与者,只是去消费了活动的内容,你都只是官方报名系统中增加的一个数字而已,你很难和在场的其他人发生太多深度的交流。也就是说,你的参与感很低。
而Someet的运营团队由前青年文化洞察研究员、前媒体人和各领域兴趣达人组成,有大量线下活动实操经验,平均年龄25岁。技术团队经验丰富,两位“80后”技术核心均有10年+技术开发经历,但也一直保持着“90后”的生活方式,对于兴趣有着长期坚持的投入。
“Someet则能给你高参与感的活动,你可以见证一个天马行空的idea,从最开始的灵光一现到最后落地成为绝棒体验线下活动的整个过程,甚至你也可以发起这样的活动。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鲜活、有故事、有观点、有温度的人,你会在这里碰到你原来生活轨迹中有可能无从遇到的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那种朋友。”李东哲说。
虽然看起来Someet是一个工具属性很强、社交功能很弱的产品,但是白惠泽和李东哲,以及他们所带领的团队的野心,是希望能够借此改变现在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前期,我们只做过小范围的用户调研,在大范围验证之前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以及身边的很多朋友,大多面临着工作逐渐侵蚀生活,周末无聊却不甘寂寞,朋友圈僵化,以及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城市孤独症等情况。Someet则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发现身边有趣活动,进而进一步结识一群有趣小伙伴的途径。Someet希望能够启发大家,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将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兴趣和真正热爱的事情当中,让兴趣意识觉醒;然后通过发起或者参与这样的兴趣活动,结识到同好之人。”李东哲强调说,它打破了城市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藩篱,打通了一条人和人相遇的可能。
李东哲回忆,“在创业最初的三个月里,我们不断地自己叩问、推敲逻辑、设计机制、制定规则,不断地找人聊、找人挑刺、自寻冷水,不断地自我否定,解决,再否定,再解决……在如此的循环中,逐渐完善我们最初那个看起来乌托邦式的想法。”
“让有趣的灵魂相遇”是两位创始人一直以来的初心,Someet则是他们为此而试图趟出的一条路。“我们希望,未来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在工作之外热爱的领域和事情,且持续不断地在其上投入;大家愿意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热爱,组织各种有趣的线下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倾听别人的故事,参加陌生领域的活动,闯入别人的世界。”
周末一聚,海阔天空
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5天工作制以来,上班族已经度过了整整20个有双休日的年份。然而,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这每周两天的真正概念和意义之所在呢?按每年52周来算,我们平均每年有52个周末,也就是104天,几乎占一年的三分之一。就是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却被很多人无数次忽略和虚度过去。
今天,更多年轻人已经开始思索并寻找可以让每周两天的私人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的途径。“周末,我们不宅”。除了Someet,走起、周末去哪儿、懒人周末、城觅等自媒体平台也纷纷发出最强音,鼓励青年人走出来,共度欢乐的周末。
在上海,如果你是生活在魔都的白领,应该多少关注过陈小怪出品的“周末做啥”。这个帮助大家在周末发现吃喝玩乐好去处的微信公众号,最初由三个小伙伴利用业余时间悉心运营,经过近三年的积累,已沉淀了40多万的微信粉丝,80%为年轻女性,几十篇关于上海美食、活动、周边旅行的文章浏览量均在 10 万以上。
不过,就在微信上运营得顺风顺水的同时,团队也发现了公众号的天然局限性,“一些明显的用户需求无法在微信上得到满足,比如:希望推荐信息更个性化;实现随时随地的快速购买;围绕同一话题的讨论交流以及交友找伴等。”为了更好的满足这些用户需求,2015年4月团队开发上线了一款名为“走起”的APP。
在 CEO 王健看来,“从微信公众号到 APP,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照搬内容。而是得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全新开发一款移动端的产品。”因此,“走起”的用户除了可以在上面发现上海及杭州地区好玩的活动和演出信息、完成大部分的购买外,还可以在“广场”栏目中晒出身边吃喝玩乐的动态,或者关注其中某个有意思的达人。王健表示,后者是为了逐步搭建起一个基于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分享社群。
谈及和其他同类产品的区别时,他强调,一是定位细分人群,“走起” 平台上一半的用户年龄集中在 22-25 岁,因此产品也会主要服务于“90 后”年轻人群,突出的是“潮”的概念;二是40万的公众号粉丝基数能为他们在谈拢合作上助力不少,比如通过微信自媒体的植入置换资源等;三是他们希望通过社群互动等新玩法,淡化“周末”的概念,成为年轻人潮流生活方式的入口。
此外,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哇,团委约我们一起去明城墙,共赏城墙美景咯!”青年员工小谷打开微信时,兴奋地叫了起来。自2015年年初起,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策划开展了“约伴户外,欢度周末”活动,全力打造团组织新媒体凝聚引导平台,并陆续开辟了“梅钢公司团委”微信公众号平台、“芒果公社”综合服务性网站,以及搜狐站点等新媒体阵地,同时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交流平台。
“以前,我只认识本部门的同事,其他部门的同事基本上都不认识,周末基本就宅在家里,现在通过参加团委每周组织的约伴户外活动,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与各部门沟通起来效率也越高了。”一名经常参与“周末约伴”活动的青年开心地说道。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正如慢摇滚歌曲《周末》所唱的,“相信这个周末,这个周末,我们会有不错的选择,不快的事谁都会遇到,重要的是与快乐相约你懂得,生活的题目原本充满玄机想要全部解答,并不容易,那你可以就先放下,我们一起去旅行,让自由的青春挥洒激情你何而不为……”给自己一颗快乐的心,就是海阔天空。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