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彬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数学中的实践思想,要时刻注意数学教学与实际联系,加强实践活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数学实践作用是我们所有小学一线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恰当的途径、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现实的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融合,才能促进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建构与生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应用教学;实践
一、引导学生用数学发展的眼光挖掘生活实践
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与其现实基础是分不开的: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军事需要等,甚至平常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实际需要后才产生了数学,并随社会的发展而推动数学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计数、分类、比较、度量、时段、猜想、调查,都是他们形成数的概念、产生学习需要及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源。但以上种种“生活现实”只是作为生活积累,其还不能称为数学实践。当学生在接触生活以及生产的过程中能主动地以“数学的眼光”发现、认识、理解这些生活经验,这些数学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才能使之转化成具有数学意义的实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具有数学意义的表象里发现并抽取数学知识的习惯、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生学习打好基础,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任务与内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势,每组四人,学生由组长负责安排任务,两人合作测量直径,一人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四个人记录相关数据,然后看看有什么发现。各个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后,一致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在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这样,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口、心、脑并用,不但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间交流、交往的能力。再如,“小红和小华从星期六上午8:00开始调查他们所居住的小区98家住户人口的劳动力情况,中午休息2小时,143名20~60岁的男女劳动力中,外出做匠人的26人,在家搞养殖副业的52人,在企业上班的65人等”对于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抽取出十分广泛的数学知识,从而提出多种因人而异、难易不同的数学问题,通过此类实践或准实践的“生活”,可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培养思维习惯,促进他们抽象能力的发展。
二、对数学现象相对集中且合适的实践情境的营造
数学教学不可能坐等生活中有恰当数学现实的出现后,再利用它引导学生在这些现象中发现数学素材、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毕竟有其分阶段的明确目的与内容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书本中的内容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进行参观、测量等课外活动,让学生不仅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例如,在“设计校园”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认真观察各种建筑物、操场、绿化带等,观察后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通过校园示意图,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地方应添置什么设备、绿化上面你是怎么想的、操场的大小或形状你还有更好的设想吗?最后,让学生用画笔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校园,在展示每个学生的设计图后,让他们进行相互交流。通过此类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感受数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本体的魅力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是根深蒂固的,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些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越发强烈。皮亚杰、奥苏伯尔等的“同化”“有意义学习”等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往往会超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在参与中感悟、享受,只要当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自然就会对它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掌握“怎样确定位置”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考虑坐第几排第几座的形式自由找座位,甚至可以在电脑模拟美伊战争的轰炸,适当引入坐标定位思想。这样学生会更积极地参加数学活动,更乐于学习数学。
总之,只有把实践活动与数学课堂结合起来,才能把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丰富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精神。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罗远镜.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数学综合应用训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