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学反思

2016-05-14 08:07陈小环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反思课程改革

陈小环

摘 要: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现一些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会产生一些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实际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起来分享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作为一名高中体育老师,也就是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我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困惑和迷茫。在教学实践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教学实践,和大家分享交流。

一、面对体育课堂的组织,老师应该“放开手”,还是应该“收紧手”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在市组织的教师培训中,有位教研员的观点是:只要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全身心投入进来,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也就是说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放开手”,不再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一二一”,踏着节奏的模式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不必拘泥于形式,甚至对于教学内容也不必拘于传统。大胆放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参与课堂。理论是好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发现教师如果过于“放手”并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应该起到一定的组织作用。首先,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任由学生的爱好来主导,而应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序分类安排。其次,教学形式上,我们可以尝试各种更科学的教学形式,比如“同学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但传统的教学形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当组织者的角色,对于课堂进程的把握,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内容的开展等方面做一个整体把控,不能任由学生自主学习,否则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面对不同兴趣的学生,老师应该“统一”还是“分散”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体育项目的种类本来就多。如果真的做到个性化教学实践的话,在现阶段其实还是有点困难。在课改初期,我曾上过“分散课”,也就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爱好,自己选择课程内容,自主学习,自主运动。一节课上下来之后发现这并不能称之为“课”,充其量就是一节“活动课”“放羊课”。有的学生在打篮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足球……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务正业,在操场上玩耍。如果碰上几个班同时上课的话,场面更是乱成一团。怎么办?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把课堂变成“放羊”。在不断总结、反思、实践之后,还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第一,把课堂时间合理安排,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还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统一教学。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安排自主学习时间,在自主学习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练习。第二,自主学习时,也要进行适当控制。比如,按照兴趣爱好分组学习,如果场地有限,安排兴趣小组定点学习,不能乱跑。对于极个别爱好比较独特的学生,我们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培养对其他活动产生兴趣,也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先“统一”,再“分散”。

三、如何均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根据新课程的观念,课堂教学要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个转变,或者说如何均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一个很深刻的课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是围绕学生来展开的。重“学生的学”绝对不等于只要“学生的学”,重“过程”也绝对不等于只要“过程”。试想没有教师的教,何来学生的学?如果学生的学全靠自己摸索和理解,那样的话,教师是否就等于没有起到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但绝不能放弃学习的结果。以最简单的“三步上篮”教学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是应该先“教师的教”,作动作讲解和动作示范。有了“教”下一步才进入“学生的学”,学生自己要参与到学的过程中。在“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进行“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质上是同时进行、同时存在的。而对于教学的结果,我们还是需要进行评测。“会”并不是“教与学”的唯一目的,但一定是“教与学”的目的之一。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学生“三步上篮”这一教学目的。

四、如何体现体育教学的独特性

相比较其他科目的学习,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比如,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再比如,很多体育活动都是一个集体的行为教育。抓住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身体素质的培养外,还能在道德品质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互帮互助,相互协作能力都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进行。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其效果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

课程改革还在进行中,只要改肯定就会有问题出现,出现问题并不可怕,课程改革其实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育是百年大计,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也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何桂芳.“和谐”视野下的体育教学[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反思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