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婷
摘 要:高校骨干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核心组成,是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关于高校骨干教师的师资培训质量及管理优化是其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高校骨干教师师资培训质量及管理优化建议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骨干教师;师资培训;管理优化
一、高校骨干教师师资培训的理念
骨干教师培训理念必须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高校骨干教师培训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性活动。从宏观方面看,它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社会发展储备“智囊团”。从中观层面来看,骨干教师培训关系到学校的竞争力,涉及到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工作的发展,科研活动的安排。从高校骨干教师个人来看,其本身的知识层次已经很高,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责任。通过培训来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认识,增强骨干教师的水平,可以为其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助力。高校骨干教师培训也是一个关乎培训设计、培训安排、培训服务和培训管理的综合性活动。
二、高校骨干教师师资培训的内容
要设立适合他们层次的培训内容,培训管理机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更加充分的考虑培训的实际情况。总的来说,骨干教师培训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到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的选择主体
培训内容最终是由培训管理人员制定的,但是培训管理人员必须要在了解相关培训利益群体的需求之后,才能获得对培训的全面认识,制定出合适的培训内容。从高校骨干教师培训来看,决定其培训内容的主体主要有学校和教师本身。学校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骨干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领导力,从而为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骨干教师个人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形成各方面的需求,其自身也希望通过培训解决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问题。因此在思考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时,必须要先理清相关利益相关者,通过了解他们的需求来确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才能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培训内容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培训需求的认识,培训管理人员确立培训目标,可以宏观上对培训内容有了基本的设想。除了对培训需求和目标进行分析外,培训管理人员更要思考培训的性质,来选择核心的培训要素。因为培训需求和目标对培训内容而言是外在的影响,而培训管理人员对培训深层次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培训核心要素的选择。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学校有着自身的发展目标,各受训的骨干教师其学科背景和工作环境都也有很大的不同,各个主体的培训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如果笼统的罗列各个主体的培训需求,并完全按照他们的培训需求来制定培训内容,势必造成培训内容的无条理性和逻辑性,不利于培训效果的达成。因此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管理人员在确定培训内容过程中,既要充分了解学校和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也要思考骨干教师培训的性质和定位。管理人员需要厘清开办骨干教师培训的深层意义是什么,骨干教师培训班在与学校和骨干教师沟通协调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三)培训内容的组合形式
这主要是指在确定了基本的培训内容后,如何合理的组合各个培训内容,使得培训的内容更加系统化,而非零散的呈现给受训者。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培训管理人员必须要将培训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和专题,结合不同的培训形式,实现培训内容的结构化,促进各项培训内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模块化的组合方式不仅仅有利于受训人员系统的吸收培训内容,也有利于培训管理机构对培训工作的管理。
三、高校骨干教师师资培训的总结
培训工作结束之后,参与骨干教师培训的相关人员需要就培训的情况作充分的总结,从而多角度的分析骨干教师培训,从而认识培训中的问题,总结培训中的经验,为推进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收集相关信息。由于骨干教师培训涉及到多个主体,不同主体在培训中的角色不同,因而对培训的总结分析视角也有所差异。通过收集多个培训主体关于培训的总结,培训组织机构能够更全面的得到多方面的信息,从而深入的认识培训工作的情况,不断完善培训工作的细节。按照骨干教师培训的主体来划分,骨干教师培训的总结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员关于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总结
骨干教师培训对学员的评价中既包括对其出勤率的考察,也包括对学员所提交的培训心得,培训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考察。骨干教师学员是培训的对象,参与了培训的整个过程。通过撰写培训总结,一方面骨干教师学员能够系统的总结自己培训的过程,分析自己在培训中的问题和表现,增强骨干教师对培训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骨干教师能够通过培训总结向培训组织者提出培训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为培训机构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二)培训组织者关于培训开展状况的总结
培训的组织者在培训之处会规划培训的开展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与规划相悖的状况。培训组织者需要对培训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记录相关情况。在培训工作结束之后,培训组织者需要将培训过程中的所有的问题做一个归纳和总结。一方面,这种自评式的总结,能够帮助培训组织机构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规划后面的骨干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培训组织者可以将培训中的问题通过总结报告的形式上报给学校领导,从而争取培训的资源和学校的支持。
(三)基于培训评价和总结的工作调整
培训组织机构通过多渠道获得关于培训的评价和总结信息之后,需要就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培训服务,改善骨干教师培训状况。评价和总结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工作的改进。培训组织者必须要深入的分析每一个培训问题的内涵以及隐含在其背后的本质,从而针对问题来调整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唐亚厉.高校师资培训创新模式的构想[J].琼州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