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伟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是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只有从课堂教学效率入手。高中语文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讲究课堂艺术,抓住内容精华,解决问题,创设情境,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的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语文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它可以涉及到各个学科,又加上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更是加重了教学的负担。内容讲浅了,不符合教学要求;讲深了许多学生听不懂。再有现在社会较复杂,学生接受的东西杂乱无章,这无疑加重了教学的进度和难度。所以,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这样,才算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那么,在现今各种复杂的形势下,怎样才能搞好语文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自身的素养
语文学科教学新理念中提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素养好的教师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较差的老师则不然。所以,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思想的积极性会影响整个班级。我认为,教师的素养培养包括如下:丰厚的文化。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精美的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课堂上常带着口头语,语气平淡无味,听到这样的课,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到不舒服。相反,一个非常有语言功底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不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燃烧的激情。语文是情感的传输,因为语文不仅是学文化知识,还承载着传播文化,更是情感的纽带。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学生悲与喜,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触发的,还要靠教师满怀激情的感染。一个语文教师,没有情感的丰富性,是不可能教出语文的激情的。专业的知识。在当今的社会,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更新非常之快,这就更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靠学生自己感悟,更多的是靠教师讲解,所以教师没有专业的语文知识是不能胜任的。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
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好的学习氛围从何而来?我认为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精气神及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健康的心态等,这些无疑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教学的精心组织者和编织者,一个乐观开朗、心胸宽广的教师,他的教学氛围一定是热烈充满激情的,一个庸散懒惰、心胸狭窄的教师,他的教学氛围一定是死气沉沉无活力的。所以教师对营造学习氛围有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教师的精气神十足,才能带领学生领略语文这个知识乐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祖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第三,课前精心的准备
学生最欣赏的是教师上课不带教材,凭记忆讲解,而又不是随口编造,且与教学高度吻合,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有精心的准备。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前准备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不断探求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们在学校求学阶段,通过老师的讲授和阅读课本而获得的教法,属于间接经验的东西,可以为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深入一步的教育教学技巧,却不是单纯靠书本知识所能学到的,而必须经过教师反复探索、实验、总结,才能获得。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出来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断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学生是处于变化中的,教师任教班级,几十张面孔,就有几十种个性;即使同一个教育对象,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增高,其个性特点、思想感情、知识追求、思维能力和其它各种能力都会有很大变化;再者,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特点也不相同,如果以一成不变的同一方法去教育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结果会导致有的学生对于知识吃不饱,有的却撑不下。因此要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学习并掌握现代化技术。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教学大纲和教材已作了修改,必将带来教材教法上的改革。教师必须不断地钻研业务,学习新技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适应改革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练好基本功。课堂教学中,板书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板书字体规范、工整、大方、有神、有力,会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不能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放弃了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书法艺术的教学和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好普通话,以有丰富内涵、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美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第四,多方面与学生交流、沟通
教师教学之后需要从学生身上反馈信息,以便于检讨自己的问题所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得到多方面信息以便于随时调整教学部署。学生情况复杂的还要考虑优生和差生的学习情况,区别对待、分别交流,做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成绩较好的要提出高的要求,成绩较差的要求应略低,这样区别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以便于整体成绩的提高。
第五,多听优秀教师教学,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强调感受、体验与合作,注重思考、探究与表现”。语文学科是充满感受与体验的学科。优秀教师肯定会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多听其教学,对自己知识机构的完善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多和他们探讨教学方法,多请教,一定会大有裨益的。因此,要搞好语文教学还需从多方面着手,去探索和研究。有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需要多总结,多思索,提炼出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处于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是个多面手,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才能多方面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才能为国家培育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杨.《新课程导学》,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