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历史课教育功能的培养

2016-05-14 22:14张志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历史教学

张志文

【摘 要】中学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是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教育。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增强综合能力。结合教学经验,就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和重视其功能的必要性做一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育功能;以史为鉴

历史学是对过去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的记载、描述和评析,其教育功能是运用真实的历史形象和客观的历史评价,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历史学科有着其独特的韵味,中学历史要发挥其课堂的教育功能,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中学历史的教育功能

在新时期,中学的历史教学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担。历史的教育功能就需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1.认知功能

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其核心是启迪民众的心智,使人变得清醒、理智和成熟。

研读历史可以使人们更加的明智,熟读历史就是一个提升自身水平的过程。

史书记载着先人的前进脚步,记载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和各种事物是怎么发展变化的,以后将会怎么发展。中学的历史课本初步介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史更是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各种文明的发展概况,增长见识。中学的历史课本对每一时代的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评析,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评判事物的标准,学会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了解先人的光荣之处,取其精华,充实自己,历史上的伟人无不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而更进一步的。

学习历史,认知历史,可以增强人们辨析事物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习历史,探讨历史,学会评析史实,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剖析其本质,全面升华,开启明智。

2.教育功能

新课改后各学科的教学都必须要贯彻学科教育,其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最为突出。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解析史实的同时可以密切联系现实,教育学生。

历史的教育功能最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先民的聪颖,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领先于世界同时期的水平,并把许多的技能传播于世界各地,“四大发明”、“瓷器、丝绸、茶叶”等远近文明,我们深感自豪;学习中国近代史,为革命烈士的壮举哭泣流泪,为先辈们前仆后继无私奉献而感动涕零;学习中国现代史,获悉许许多多的英雄为了祖国的发展大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蔡伦、林则徐、王进喜等人物铭记于心,通过学习从中可以体验先辈们在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过程中的痛苦与欢乐、挫折和胜利,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阵地。

历史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道德教育。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部伦理道德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西周时就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并不断发展完善,对亚洲地区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受儒家文化辐射的国家和地区仍把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作为行为规范准则。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深化改革的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将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德和现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解析史实,引导学生感悟公平、公正、奉献、友爱,等精髓,这些都助于从深层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借鉴功能

李世民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透析过去,照射现在,窥觑未来。历史学的借鉴功能,即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人们以史为鉴,避免重犯之前曾犯过的错误。

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概况,我们学习了解,并对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的生活服务,从而达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西方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我们要学习其创造精神和吸收其发展的成果,但也不能忽视其对环境的破坏,这些对我们现代化建设都能起到启示的作用。

历史往往会以惊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现,我们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何从以往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就需要重视历史的借鉴功能。

二、培养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很重要。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加强这些教功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1.迎合新课改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福建省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都进行了新的修订。而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要“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以实现三维目标为主。这不仅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即“知识与能力”,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归纳综合评价等历史应用方法,更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学历史课堂在教学中要贯彻三维目标,结合课本史实重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学生能对历史发展有基本的认识,从而升华自身,增强综合能力。

2.符合时代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

新时期需要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2015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一列列的人民军队诠释了保家卫国的壮志,极大的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大阅兵唤醒世界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再现中国军民当年浴血奋战的画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很好的将70年前的抗战画面呈现给学生,解析当年抗战取得胜利的不易,讲解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对学生进行最为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

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更

需要团结一致,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适应高考发展的趋势

在今天高考仍然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话题。高考作为人才选拔、大学招生的最重要、最主要的途径,依旧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在中学,高考成绩仍然是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日常的教学应紧跟高考的发展趋势。

2015年福建省文综卷38题第(4)问要求考生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在强调对考生阐释能力考查的同时,着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第41C题通过唐太宗自省与纳谏、约束官吏行为,做到君明臣廉,出现了“贞观之治”,让考生感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达到培育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40题第(3)问“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40题第(2)问“对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的评价。”则是与当今人口爆炸和老龄化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从正反两面分析评价这些主张,从相似的历史事件里进行借鉴。

2016年福建省回归全国卷,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要对比两种试卷的区别与联系。从近两年的试卷可以看出,一些试题都有贯穿着情感教育,或与时事相结合进行借鉴。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加强教育功能可与之相适应。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发扬其独特的作用,重视史学的教育功能,是新课改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紧随高考的发展趋势,重视之既能提升学生的成绩,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庞卓恒.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肖宏发.历史学与国情教育[J].史学理论研究,2008.1

[3]盖莉.史学功能新思考[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2

[4]魏德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9

[5]郭学信.高校历史课人文精神的培养[J].济宁阮学报,2008.2

[6]郑璞.试论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历史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