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微
【摘 要】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状态做出的评价,它是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评价活动。单一的以比试为主,以分数论优劣的评价无法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和意义。小学英语评价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文章以小学教学经验为例,谈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如何巧用形成性评价。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 运用
小学阶段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本阶段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等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形成性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养成协作精神。由此可见,巧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谈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展示性口语评价
传统的口语评价模式单一,以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展示性口语评价,以课堂为展示平台,教师变成了“观众”,学生变成了课堂上的“演员”。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2 Season的时候,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流程。
热身环节:教师播放歌曲My Favorite Season;学生听歌曲,放松心情,准备展示。大约1分钟。
演唱展示:教师播放歌曲伴奏,评分,写描述性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唱这首歌曲,鼓励个别展示。大约5分钟。
朗读展示:教师评分,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写描述性评价;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该单元的对话,评价其他小组。大约10分钟。
表演展示:教师巡视,提供帮助,评分,写描述性评价;学生继续准备,分小组表演,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大约22分钟。
整理反馈:教师总结反馈;学生各组收齐评价表,简单汇总。大约2分钟。
这样的设计结合了本单元的重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展示内容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合作,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展示性口语评价能够多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而且只需要一节课就能完成对所有学生的评价,操作简单,不会加重师生负担;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给学生量身制作简单的学习记录册,进行每日一评
学习记录册中的评价内容包含学校学习评价和家庭两个方面。
学校学习评价包括“我的表现”“我们小组的表现”。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参加小组活动,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就能得10分。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强了合作意识。这种评价能让表现好的学生从中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让表现差一点的学生对自己有准确的评价与认识。评价表中还设有“老师对你说”一栏。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每两个月为学生写一次评语,主要是以鼓励性为主,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家庭学习评价以学生在家的表现为主,要求学生每天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按要求认真完成每天任务的得10分。还有“父母眼中的我”,父母根据学生在家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评分;还设有“父母对我说”一栏,父母根据孩子在家的实际情况,每周给孩子写一次评语,达到监督和鼓励孩子学习的目的。
有了这样的评价方法,家长就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在家里学习英语的自觉程度,密切了家校联系。
三、注重教师课堂语言评价
师问生答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需要做出评价。有些教师的评价千篇一律地使用“Good”“Great”等词,这样的评价语言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于一些简单的跟读、机械练习,教师无须大加赞赏,要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层次性。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加强教学反思,逐步提升自身课堂评价的基本功。在平时的英语课堂评价中,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一般不要直接否定,而应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纠正。课堂上学生也许由于紧张,说话断断续续,词不达意,此时,教师就要运用给学生一个温暖的眼神、竖起大拇指、与学生击掌等体态语言,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形成性评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评价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淑红.形成性评价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05):12-14,21.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09):71-76.
[3]禹明.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聂临秋.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