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究

2016-05-14 01:33陈宝光
教育界·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目标

陈宝光

【摘 要】学生自主探究能够活跃思维,在思考中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促进能力的提高。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实践机会 主体关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学生自主的“学”已经取代教师的“教”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规律和原理,提高学习能力。

一、创设良好环境,鼓励自主探究

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其中,课堂中座位的安排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重大影响。在新课程中,提倡打破传统的固定的矩形座位安排方式。根据课程灵活地安排座位,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合自主学习的材料,包括教材、学习辅助材料等。教师还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各种学习设备,包括学习场所和学习辅助设备等物质支持。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纸、笔、尺子、量角器和剪刀,课堂上通过自主地绘画和裁剪的方式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快乐和乐趣,发现知识规律,提高能力。另外,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建立融洽平等的课堂人际关系,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和探究。

二、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层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选择。教学目标也应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馈适当变化,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现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探究。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就可以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教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灵活地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课堂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目标明确了,在课堂探究中才会有的放矢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实现能力的提高。

三、提供实践机会,亲历学习过程

实践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通过实践,学生会更好地利用公式和定理,掌握数学规律。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在自主学习中,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但是这种练习机会应当是真实的、情景化的,并且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同时,教师要严格控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切不可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如教师给学生提供探究性练习题。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满足∠EAF=45°,连接EF,求证:DE+BF=EF。以及将Rt△ABC沿斜边翻折得到△ADC,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EAF=?∠DAB。试猜想DE、BF、E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驱动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地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向,进行自主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亲历学习过程,学生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处理主体关系,实现有效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当巩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从他主到自主、从依赖到独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从学生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不断从完全依靠教师到基本依靠教师到相对独立、基本独立直至完全独立的过程,这是转化的方向和目标。从教师角度讲,教学过程就是把教转化为学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强和提高,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学会完全自主独立。教师作用也就达到了。这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自主学习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立方根》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学习过的平方根的定义,给立方根下一个定义,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自主探究中,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需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例如在《立方根》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的不同特点还存在疑问,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主感受知识,形成直接的学习体验。

总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都是处于主动探究中,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推理想象,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框架和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系统理解。通过长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学生会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发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景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J].学周刊,2011(17):157.

[2]蒋玉玲.数学教学中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6).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目标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