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君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科目,语文是基础,小学语文便是基础中之最。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这四项功夫全部达标,那么我们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半。因此,无论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教学都要注重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23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既是一种文化艺术,也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我们每个人从小都要好好地掌握它,不仅会说、会听,还要会读、会写。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就要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应用。
一、多措并举,注重“听”的能力的培养
一般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说次之,听更次之。因为大家认为,听诉之于耳朵,静静地认真听即可,没必要刻意锻炼培养。殊不知,“听”决定了“说”,没听懂自然说不对、写不对。听的过程也是大脑对所听内容理解的过程,学生要学会听,知道如何听,听后能说出来。
通常情况下,我用以下三种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第一种,听朗读,找错误。语文课堂上的琅琅书声是少不了的,但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读书也是不行的,学生只照着书读,难免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总是感觉自己已经理解了,然而事实上学生并不理解。所以只读不会让学生彻底理解,还应该与“听”配合。我经常让学生互相监督着读书,一个读一个听,听的负责找出读中出现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读得要尽力,听得要认真,这样既是读者也是听者,不怕学生不认真读、不认真听,这样一来,所读的内容肯定就“深入人心”了。
第二种,听故事,复述故事。小学生的课本里有很多故事性非常强的文章,我通常先会给学生讲故事的主要情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找个合适的契机切入课本。后来我发现学生对我讲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有时候,我会让学生把眼睛闭上,听录音讲故事,听完让大家一起说说故事里讲了什么。当然,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把内容讲清楚,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直到非常接近完整了,我再讲,他们再听,这样说听结合,当故事中的内容完全留在学生的大脑中后,“听”的任务就完成了。
第三种,趣味“传话筒”活动。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在游戏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听”的能力。我通常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按座位分,一列是一个小组。我先小声地在耳边给每一组的第一名学生说一段话,然后让他们依次向后传,直传到最后一名学生那里,最后的这名学生把他听到的写下来交给我,我分别读给他们听,看看哪一组写的内容跟最初我说的那一段话最接近,然后评分。这个活动很有趣,学生很喜欢,有时候最后那名学生写出来的答案跟我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无一点联系。同时,通过这个游戏也告诉学生,谣言就是这么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随意相信一传再传的流言,也不能随便传播谣言。
二、灵活多变,让学生敢说
语文本来就是一种语言,学好了语文,我们的语言会更准确、更形象、更深刻、更流畅。生活中善于表达的人更容易被别人接受,所以学会“说”,在生活中有更重要的意义。
实际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说的时候很多,最多的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势必感到紧张有压力,发挥不出最自然的状态。所以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可以创设几种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说,从不敢说到敢说、愿意说,再到能准确地说。
比如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动画中的人物,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喜欢的动画人物。《大圣归来》是一部很好看的动画电影,片中的大圣又是小孩子崇拜的英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先观看影片,然后再让学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记得一名学生说,他喜欢大圣身后的红色斗篷,当孙大圣站在高山上,那红色的岩浆变成他身上的斗篷时,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还有个学生说:“大圣一开始不是英雄,他心灰意冷,对江流儿非常反感,不想帮助别人,所以一开始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后来的大圣发生了变化,他肯帮助村民打山妖了,直到最后他都在奋力打山妖,我才喜欢他了。”学生能有这样的表达很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想,量变之后才会有质变,学生练得多了,才能逐渐学会表达。我们在学生表达时要注意多指导他们,比如引导他们要把话说完整,说话之前想想清楚等。
三、注重有情感的读
“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读的意义有许多,“读书百变,其义自见”,强调的是读书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可形成良好的语感,背诵又是内化语文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诵读形成的语感积淀下来。经常诵读会使学生“出口成章”,积累大量的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样,会对他们的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除了以上这些作用,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好的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美,都有很多优美的语段,朗读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只有带有情感去读才能理解体会到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把作品中的美还原出来。
四、注重学生的书写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畅所欲言,可是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让学展示让学生说,却忽略了写。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阶段,正所谓“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做人”。工整的书写不仅让人从视觉上感到清爽愉悦,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有的小学生做事毛躁、缺乏耐性,而练习书写是个耐力持久的过程,长久的坚持,循序渐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耐力和耐心,对学生陶情养性,免除性格上的一些坏毛病。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书写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坚持上好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参考文献:
[1] 程江平.关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2] 周庆元. 语文教育研究概论[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4).
[责任编辑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