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阳
【关键词】 阅读教学;学习能力;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78—02
语文学习,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剖析、理解与赏悟。它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学好语文,不但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还能让学生受到蕴含在语言文字当中博大的人文情怀的熏陶。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受到教育革新和文以载道思想的左右,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树立正确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目的,很多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真正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了科技老师或德育导师,把语文课上成了科技课或政治课。如果我们坐下来仔细想想,学生连语言文字都没有读通、读懂、读透,又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又如何在此基础上生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当我们像完成任务似地将那些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时,却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学生方面的抵制和怠慢,这是我可能也是很多语文老师曾经遇到过的。走过了一段人云亦云的模仿路程后,回过头来静心审视我们走过的路,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就像是在跟风,跟来跟去的结果是:外来的东西只学得了形似,不得精髓,所以只能浅至皮毛,又或者无果而终。不但没有形成自己的教法、自己的风格,反而连自己最起码的好方法好思想都丢掉了。可以这样说,在课堂变革中我们对课堂的层面关注不够,只注重了形式而已。
前一段时间参加教材培训,听了几节课,尤其专家评课,我感触良多。一专家说:“可喜地发现,语文教学回归了阅读教学的本真。”是啊,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各环节中的关键。而语文教学是不能脱离文本独立存在的,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也必须回归文本。因此,只有上好阅读课,才能让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好的提高。可以这样说,阅读是发展创造意识、习得能力的肥沃土壤。因此,我认为激发兴趣、指导方法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习得能力。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兴趣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要有让学生折服的才华,要有让学生钦敬的睿智。老师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上课形式、语言风格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文中,我只谈两点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
1. 营造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在教学文言文及处理课后练习时,我喜欢举一反三。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家作品,像讲故事一样侃侃而谈,如数家珍;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并不仅仅只讲本课或者本册中出现的,学生学过的一带而过,没学过的随口就是一段,尽管学生并不见得能懂,但是从学生津津有味地听讲和学生炯炯闪亮的眼睛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感兴趣,他们乐于接受。而且,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范读,那些经典的篇目,我从来都是以背诵示范的。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的学生主动选取《出师表》《涉江》等篇幅较长的优秀诗文来背,当他们站在台上流畅地背诵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浓缩,懵懂地感悟渗透在古文化当中伟大的人格精神的时候,我很欣慰。因为在初中学生重建兴趣结构的阶段,我的干预成功了。
2. 创设一种阔大的“书香”意境。要想达到这一效果,似乎光靠一张嘴巴是不够用了的,这就要借助于多媒体的便利条件。当然,过分依赖于多媒体的使用,使得对文本的理解隐退到一个次要的位置,这显而易见是不可行的。多媒体的应用应该完全为文本、语言的感悟服务,让多媒体成为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媒介,让多媒体成为学生认识大作品的桥梁。比如我在教学《贾芸谋差》、《李逵见宋江》等这样一类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的课文时,利用闲暇的时间在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红楼梦》《水浒传》等原作的图片或人物图谱,制作成PPT并配上电视剧作当中的主题曲,在课前准备时就播放给学生看,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兴趣。因为我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教好这一篇课文,我要做的是通过这一两篇文章的学习,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事实上,课文还没有讲完,他们就拿着各种版本的书来和我讨论其中的人物,有学生拿着原著对我所讲的问题进行质疑,有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你讲错了。”我便刚好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的学生去阅读原著寻得答案再来讨论。
二、教给阅读的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首先是“读”。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语感”,只要“语感”训练到位,学生自然就能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的正误、形象、情感等诸多方面的感受,从中得到种种妙不可言的意味,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其次是“疑”。我们应该把生疑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1. 引导学生在文中关键性的字、词、句、段处质疑释疑。一些字、词组成一个能表达意思的句子,再由一些句群组合成段落,最后由诸多段落构筑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写作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词语、句子、段落进行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如:《背影》一文中,作者写道:“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这句当中的“聪明”一词就应该有所质疑。诚然,对文本中关键性的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一是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是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的。写作的目的和作者的态度是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
2. 引导学生在文章多次反复处质疑释疑。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寄寓一定的感情倾向。这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夏衍《包身工》中的一段: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这段文字个别词语多次反复。首先是“工作”一词,开头是连续出现,接着又间隔出现,最后还用同义词“做工”与之呼应;此外,前后尚用两个“还是加以强调。这种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的多次套用,极其鲜明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增强了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和批判力量。这样的质疑释疑,有助于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 引导学生在文章前后“矛盾”处质疑释疑。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文学创作有时为一定的需要会“违反”这种规律。看鲁迅《孔乙己》中最后揭示孔乙己最终命运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究竟死了吗?为什么鲁迅会说“大约”,又说“的确”?通过质疑释疑,不仅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我)的理解,而且还能品味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把人物置身在大的社会背景中,以人物命运的多舛来针砭时弊的高超技巧。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破译弦外之声。
4. 引导学生在文章“空白”、“错位”处质疑释疑。文学创作讲究“空白”“错位”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错位”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在“空白”“错位”处进行质疑释疑,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如莫泊桑《项链》、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情节设置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更妙的是它们的收尾,于高潮处戛然止笔,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对结尾的质疑而思(如加一个结尾好不好),对情节的重新续写或改写(如没有人物的潜台词,心口如一),显然能达到上述功效。
5. 引导学生在文中独立成段处质疑释疑。阅读文章时我们不难会发现:一些独立成段的句子是值得很好地玩味的。它们往往在内容上有点明主旨升华中心之妙用,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或照应文题总结全文之作用,在表达方式上则是或议论或抒情或夹叙夹议,都肩负着一定的使命。抓住它们不仅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走近作者的内心,更重要的是抓住它们就抓住了阅读的大方向,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将有用的信息提炼出来,如: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一文结尾处仅用了一句话:“他们就是麦琪。”看似简单,但在全文中又是不可或缺的。引导学生在这寄予了作者浓重感情之处质疑释疑,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在教学中,应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不是本文能够穷尽的。“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雷伯第斯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引导学生读书,不要光捧着两本课本,死读书,读死书,最后就要读书死,那样是培养不出人材的。”“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自己得到真理解,这是好的教法。”我想,我没有办法选择适合接受教育的孩子,但我却可以探索适合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我的力量或许很微小,不足以改变谁,但是我相信我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所播种的每一颗善与美的种子,都会在未来不经意的某一刻,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更相信,有这么多敬业乐业的教师前赴后继的努力,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法,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