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祉豪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微博已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因草根性、集成性、开放性、快捷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载体。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及机构、各级领导干部开通微博蔚然成风。
【关键词】思想政治;政工;政务
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
一、加强政务微博建设是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
1、政务微博建设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树立政府执政为民良好形象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民主参政意识的加强,传统的政务信息传播渠道已无法满足公众的要求,特别是面对政府和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组织的重大活动,处理突发事件等情况时,公众对信息的时效性、深度性和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开设政务微博,就是要利用微博这一全新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就广大群众关切的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做出说明,拓宽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2、政务微博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抢占网络高地,扩大对外影响的需要。2010年以来,我国微博客用户爆发式增长,一年有3.3亿微博客用户,据最新统计,每天产生的微博客条数在1.5亿左右。随着江宁开放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融入南京主城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区内外干部群众对江宁各项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级媒体也迫切需要把江宁在科学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良好的投资环境等及时传播给国内外公众。这就要求全区各单位全方位多角度地通过及时、有序的新闻发布,扩大江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美誉度。
3、建设政务微博是新形势下党委政府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纾解民困的需要。当前,微博已经成为民意、民生、民权的重要媒介,并进一步影响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成为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型沟通平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近年来,以书记区长信箱、“12345”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等为重要抓手,积极搭建政民沟通平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政务微博作为政民沟通方式的重要补充和新兴渠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江宁区政务微博的实践之路
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认识网络民意是重要的民意,着力打造各类网络互动平台,进一步拉近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1、“@江宁发布”:脚踏实地热情服务。“@江宁发布”在微博信息平台上,以江宁区委宣传部官方身份开通的官方微博,承担对外宣传、对内引领的重大责任。自2011年5月开通以来,受到区内外的广泛关注,经过5年多以来的建设维护,“@江宁发布”政务微博影响力迅速提升,逐渐成为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政务微博,成为江宁区的重要对外宣传平台之一。一是精心编辑热情服务。作为对外基层党委政府的政务微博,首要任务就是将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决策科学细化后发布,特别是涉及民生的信息更是需要运营团队再三斟酌后方能发布。“@江宁发布”政务微博充分利用江宁新闻网、江宁新闻、江宁电视台等区级媒体资源,最大化整合挑选信息进行发布,让广大网民更加清晰了解党委政府工作方向和重点;二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江宁区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中不免出现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突发事件,通过政务微博对各类事件进行及时回应,有助于加深区委区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信任度。三是丰富手段扩大影响。“@江宁发布”政务微博作为区委区政府与广大网民沟通桥梁,采取“两头抓”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适时组织区内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微直播、微访谈等形式,先后举办“对话江宁南京科技创业分享交流会”微访谈、“宁杭高铁江宁站开通”微直播,让广大网民更加深刻地了解江宁。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网民从线上走到线下,参与横溪西瓜节、“五朵金花”开业等重要活动,让广大网民来到江宁,爱上江宁。
2、“@江宁公安在线”:大胆创新坚持原创。据新浪微博官方统计平台“微博风云榜”统计,“@江宁公安在线”政务微博长时间保持影响力前十,多次登上影响力第一名宝座。一是致力原创传播知识。“@江宁公安在线”运营团队充分利用本系统警务资源,同时与松鼠会等科普团体积极联系,通过“漫画+文字”的方式传播科学法律知识。二是网络辟谣快速凌厉。微博平台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公众传播谣言,极大损害了社会信任度和政府的公信力,“@江宁公安在线”及时收集分析各类网络信息,针对网络谣言及时辟谣。三是微博问政高效务实。“@江宁公安在线”并不仅仅作为一个信息发布的窗口,在发布信息的同时还注重与网民互动,通过微博问政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探索之路
1、进一步深化政务微博的工作理念。一是致力服务加强互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民意识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工作和公共事务的热情日渐提升,政务微博应运而生;相较于以往的区长信箱等传统的网络问政平台,政务微博实现了面对面的零沟通交流,摆脱了以往冰冷呆板的回复方式,要求政务微博运营团队更贴地气,更讲“人话”。二是积极发布加深了解。政务微博在致力于为民服务的同时,要将党委政府的意见原汁原味地发布在网上,快速直接传递给网民,特别是注意对民生政策地解读分析,及时收集整理广大群众对相关政策的意见,着力搭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助力。三是及时回应加深互信。开明的政府成就理性的网民,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源于以往对一些政府不当行为的经历或听闻。当前,江宁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一些突发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往往会成为公众事件,通过政务微博及时公布事件真相,有错必究、付诸行动,党委政府与公众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网上舆论就会迸发强大的“正能量”。
2、进一步丰富政务微博的运营方式。一是强化原创评论。探索创设品牌微评论栏目,就网民关注的热点事件和城市发展遇到的敏感问题,通过向名博“大V”、意见领袖和本地优秀评论员约稿,发出有思想高度、理论厚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江宁声音”二是强化新技术的应用。组织已经建设维护较为成熟的政务微博公众微信账号,初步实现微博、微信与电视、纸媒的相互贯通,最大限度地传播党委政府声音、实现官民互动交流。三是强化线下活动。根据江宁本地的部分特色产业,例如“五朵金花”新农村建设等,将政府各项工作与广大群众有机结合,适时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并常态化、制度化,让公众感受到参与政府工作和公共事务的尊严和荣耀。
3、进一步完善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一是完善信息编发机制。目前,江宁区各单位政务微博均为所在单位个人或团队负责运营,通过逐步推进政务微博与电子政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建立全面涵盖、常态更新,帮助全区政务微博协同集团化发展。二是构建问题处置机制。及时收集整理网民通过微博提出的诉求、建议,对相关问题按照登记受理、部分办理、办结评价等流程进行处置,确保微博问政有答复、有落实。三是搭建考核评议机制。加强政务微博的量化统计考核,邀请网民、专家、意见领袖组成第三方考评团,对各部门政务微博运作的质量水平进行评议,结果定期公布,让公众监督政务微博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