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青 邢进阁
【摘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参与组织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将课程教学与学生课余煅炼有机地结合,通过成立“俱乐部”,提高学生参与度,把准学生心理“脉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大带小,以老带新,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本文以石家庄市高职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运动场馆分布及社会普及度高的运动项目,对照高职教育目标、学生特点情况,探讨“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推广的可行性。
【关健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知识的讲授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其办学宗旨是培养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教学上更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人才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技术银领,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外,还要有适应各岗位要求的关健身体素质。高职体育教学应最大限度地体现高职教育特点,适应高职院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对体育教学质量要求就应该更高一些。
一、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明显特点
1、学生综合能力较强,文化学习能力较差
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录取分数低,文化水平较差,自控能力不高,对文化学习缺乏主动性。但同时,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和情商却普遍较高。
2、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
多数高职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于相对枯燥的内容则不愿学、不会学,明显受情绪支配。
3、高职学生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较差
高职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差,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普遍欠缺,作风懒散,干事拖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怕苦不怕累,为此旷课也在所不惜,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一些文化课程,就经常迟到旷课,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现象也比较严重。在一些体育课中,有时让学生“动”起来都成为一件难事。
4、高职学生反叛心理较强,同时又有着较强的表现欲
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教师耳提面命的指导不愿意接受,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二是愿意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许多社团搞得有声有色;三是有较强展现欲,爱出“风头”,为出“风头”甚至故意违反纪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二、因材施教,改革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技能,就要从学生特点出发,根据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树立因材施教指导思想,有意识地增强学生主动性。具体到体育教学改革,我认为要抓住四个方面:一是选准运动项目;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四是适应学生未来与社会接轨的需要。
1、选准运动项目
(1)我国体育运动场馆建设情况:截至2015年,全国体育场地数超过17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7平方米,50%以上市县(区)建有全民健身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覆盖全国74%的行政村。
(2)石家庄市运动场馆建设与群众体育开展情况
通过对石家庄市的运动场馆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一些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石家庄市区场馆较多,分布也比较合理,再加上对社会开放的高校体育场馆,总数更多,基本上能够初上满足基本的初步需要。二是,各经营性场馆运行情况良好,各场馆基本上都有专业教练员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三是少年儿童体育类辅导班活跃,尤以跆拳道、羽毛球、篮球、足球、体育舞蹈项目辅导班最多。《2015-2020年石家庄市体育场馆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社会体育场馆、大众休闲体育项目发展情况,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要,适应学生与社会接轨需要,适合在学校开展俱乐部教学的项目很多,除上面提到的较受学生欢迎六项外,还可以开展太极拳、武术、轮滑、瑜伽、攀岩、舞龙舞狮等项目,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
2、拓宽思路,改革教学方法
(1)定期组织赛事,增进交流
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应当由体育俱乐部来组织相应赛事。教师的任务是提供技术指导,及时纠正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管的过宽、统的过死。
(2)俱乐部活动要秉承开放精神,可以吸引一部分感兴趣的普通教师参与进来,师生一起活动。比如象篮球、足球等一些大众化项目,在普通教师队伍当中不乏高手与爱好者,教师的加入可以带动俱乐部的发展,有利于吸引会员参加,也可以促进俱乐部的日常管理,有利于运动保障安全,还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有利于学校安全管理。
3、提高学生参与度,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
(1)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下,基于不同运动水平和兴趣,不同院系、年级学生一起学习,能够避免因为水平不一、兴趣不同,玩不到一起的现象。
(2)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对竞技项目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选拔尖子学生,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并将之纳入全校性选修课程中管理。
(3)可以给高水平队员的一份自豪感,在他们训练的同时,尖子队员还可以起到小教师的作用。因为是基于队员的自觉自愿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快速提升技术和体能。
三、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
(1)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当中,课上课下都是课堂。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早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开展俱乐部教学与训练活动。
(2)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者,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教师与管理者,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与训练工作,由学生骨干来完成,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体育课堂上的教学者、管理者,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运动骨干的培训、制定俱乐部教学大纲与训练计划、指定俱乐部考核与评定标准、帮助学生解决俱乐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
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健全俱乐部的各类组织机构,俱乐部要有章程、经费收支明细表,实行明确的分工责任制。
3、俱乐部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打破以往的传统年龄界限,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和个人兴趣,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每一级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水平提出明确的教学定位。
4、不断完善考核制度。
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活动,经考试合格获得相应学分。考核与评价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辅以各方面的能力和各单项技能的进步幅度和健康标准等方面内容。
5、拓宽选修时间和选项空间。根据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学校场地条件,增设一些如攀岩、定向越野等项目,以拓宽选项空间。实行完全学分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设定的体育课时间模块让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这样就给学生留下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安排上课时间。
总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形势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只要经过不断改进完善运行和管理机制、采用更为科学的考核办法、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在实现学生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和多元化体育目标中,将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高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课题成果,课题名称:我院开展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