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强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师如何才能在有效的45分钟内,使历史课教学变得生动,使学生在深入浅出的学习中增加知识的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本文中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如何开展历史教学三方面入手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展开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措施;高效课堂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从高考中历史出题的角度来看,并非学生简单背背就可以得高分,学生需要有分析问题、分析材料的能力。做题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只是在快考试时进行突击性背诵,那是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的。
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
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1、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历史的学习,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那么兴趣要怎么培养呢?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开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实际进行如下浅析:①如何听课。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主动进行思考,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所谓“记”,是指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之外,还可选择记录教师讲述的内容,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②正确的阅读教材。阅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代字含义,认读句子和语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代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③记忆的方法。记忆要遵循一些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④如何进行复习。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复习的类型有随堂复习、课下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高考复习等。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复习提纲、比较相关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
2、精心安排课堂结构,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①吃透教材。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②严谨的课堂结构。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严”与“活”的关系。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相关的史料、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合理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结语。结语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三、结语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高中的历史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希望本文可以给工作在一线的同行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