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际 罗伟
〔关键词〕象征性游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课程。吴增强和蒋薇美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并且要体现活动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原则。为了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并使用大量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团体动力的形成,而这些活动和形式主要以教学游戏为主。
(一)游戏与游戏教学
游戏这一概念,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有不同的理解,但研究者们较为一致地认为,游戏就是一种活动,它具有由内部动机控制、重过程轻结果、模拟和假装、快乐等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游戏理解为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发展智力,获得成长。传统、狭义的游戏概念将游戏的对象局限于儿童,并且认为游戏是自发的,而广义的游戏概念有所扩展,游戏的步骤、形式、规则简便易学,如能仔细挖掘游戏的思想内涵,可将之运用于教学当中,为教学服务。
游戏教学是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教学过程。在游戏教学中,游戏不完全是自发的,而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将游戏与教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在愉快的玩耍和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促使游戏发挥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游戏教学不是将教学和游戏进行简单的嫁接,而是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象征性游戏的内涵
皮亚杰在其游戏理论中提出了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三种类型的游戏,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象征性游戏又称符号游戏,是指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通过模拟和假装,转换情景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象征性游戏中的“象征”过程是一种心理操作,个体通过象征可以脱离对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儿童认识到当前的刺激物与不在眼前的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然后形成象征。而年龄更大的个体在进行象征操作时,敏锐地觉察或认识到当前刺激与不在眼前的事物之间的隐喻关系,并渗透感知觉、思维和想象进行重组与改造,使实物的意义大于其本身的意义。经验越丰富,思维越发展,对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的水平就越高,同时,象征性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个体智力、创造力的发展。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游戏教学以及象征性游戏的内涵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来开展;象征性游戏作为游戏教学中常用的类型,最突出的特点是“模拟和假装”,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则需要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心理事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并参与其中,其本质亦是一种模拟和假装。基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可将象征性游戏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象征性游戏
(一)发展的视角
象征性游戏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发展之原则。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对应着人类三种思维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是简单的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帮助儿童发展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开始有了抽象概念,能够区分形式与内容,他们通过以现实的物代抽象的物,以现实的人代想象的人的象征性游戏进行转换性思考,促进情感、人际交往、人格等心理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将生命全程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尤其重要,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需要克服自我同一性的混乱。通过象征性游戏中的模拟和假装,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我,学习换位思考,全面认识自我,看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个体通过游戏才能“成为”和看到“自己以及他人”,实现自我的同一。
(二)游戏课程观的视角
象征性游戏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式、体验式学习特点。
游戏课程观将游戏当成课程的一部分,强调游戏的过程而非结果。象征性游戏则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体验式的模式,而非枯燥的说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游戏者,不直接灌输价值,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帮助学生在模拟和假装这一过程之中去认识事物,感受他人及其真实内心世界。此外,游戏课程观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现实生活世界就是“教育”与游戏最本质的联结点。心理健康教育则认为心理问题来源于生活,也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加以解决,象征性游戏当中的物—物、物—人、人—人的象征就是以象征性事物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即是对生活的解读。
(三)社会学的视角
象征性游戏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提高心理素质之课程目标。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步骤,而社会化就是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象征性游戏是对真实生活和人生的模拟,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练习和操作的机会,使之在其中体验与人交往、学会合作、面对挫折、探索成功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象征性游戏的类型
象征性游戏包括以物代物和象征性角色扮演两种游戏形式。
(一)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游戏
以物代物的象征游戏是指用一个物品来代替另一个物品的游戏形式。儿童的象征性游戏是以实物代替实物,如,使用一块积木代替一块饼干或者用一块石头代替一只小狗等。随着个体思维的发展,逐渐过渡到以实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如,用皇冠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用纸飞机代表梦想等。其本质是通过游戏联结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借具体事物深入理解抽象事物。如,一名教师希望学生学会合作,设计了一个传递乒乓球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排成小队,游戏中每个学生用嘴衔着一个纸杯,将一个乒乓球放到排头的同学的纸杯中,在不能用手触碰乒乓球的前提下通力合作将乒乓球传递到小队最后一名同学后面的小桶中,在规定的时间内传递乒乓球数量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在游戏中,教师以乒乓球游戏象征合作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象征性游戏体验合作,并通过合作—总结经验—再合作,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合作”的知识。
又如,要设计一节以“梦想”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采用象征性游戏的形式加以组织。下面是一个以高中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课例。
[课例]
教学目标:通过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游戏活动,让学生找到达成梦想的途径与方法,自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学过程:课前循环播放视频版励志歌曲《青春梦想》。
1.导入:以“梦想”为题导入,并与学生用本课的主题“超越梦想,一起飞”做约定(当教师击掌说到“超越梦想”的时候,全班同学击掌回应“一起飞”,并迅速停下手头的任何事安静下来)。
2.象征性游戏活动:纸飞机
(1)要求学生折一架纸飞机,以座位为发射点、讲台为目的地发射飞机。
(2)与学生一起讨论发射到讲台和没有发射到讲台的飞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将发射飞机比作学生达成梦想的过程,让学生再次思考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让学生再次折一架飞机,可以在任意地点发射,飞到目的地——讲台。
3.总结升华:教师总结,全班合唱励志歌曲《蜗牛》结束课程。
在本课例中,折纸飞机的活动是一个象征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使用象征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快乐并思考人生。如果直接向学生灌输达成梦想的方法,告诉他们经验很重要、努力很重要、应该注意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折纸飞机是无数学生童年时期难忘的记忆,虽然折过无数次,但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折纸飞机,并从座位发射到讲台,仍有很多飞机无法飞到目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发现:有的学生的飞机结构差(自身基础薄弱)、有的学生离讲台太远(努力不够)、被其他飞机撞落(受到阻挡、被人嘲笑)、发射角度偏差(方法不当)……通过游戏与现实比拟,让学生通过折飞机—总结经验—再折一次的过程,悟出达成梦想的途径。
象征性游戏有效避免了枯燥地传授知识和经验,用一种象征性的游戏形式,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通过自我探索和他人帮助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游戏
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游戏即儿童把自己假装或想象成另一个人,即个体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上,按照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增进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促进成长和发展,又可称为象征性角色扮演,它的另一种变式是以人代物,即将自己假装成另一个物体的游戏形式。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再现他们观察到的人类生活活动,如,医生要先看诊,然后开药、打针,打针要先消毒,再注射等;有时儿童也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物体,如一只机器猫或一朵小花。随着个体思维的发展,个体逐渐使自我服从于现实,脱离让外部世界服从于自我的“以人代人”,逐渐过渡到以现实中的人代替想象中的人或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再现的是人们细腻多姿的内心世界。其本质是通过游戏联结想象个人和真实个人,借想象个人深入理解真实个人的内心世界。
下面以一个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例来对以人代物(人)的象征性游戏加以说明。
[课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朋友间产生不良关系的原因。
2.学会一些找朋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导入:以一首儿歌《找朋友》切入,引入“找朋友”这一主题。
2.象征性游戏活动:朋友之间。
(1)让两名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小狐狸的烦恼》1
故事梗概:小猪和小狐狸因为占乒乓球桌的事情,互相不理睬。下课了,小猪想让小狐狸帮忙占乒乓球桌,要是不早点去,就占不到了。小狐狸坚持先去上厕所,小猪生气了,再也不和小狐狸玩。
看完了故事,请学生讨论,故事里出现了哪两只小动物?为什么小猪不喜欢小狐狸,小猪和小狐狸还能做朋友吗?如果让故事重演会怎样?讨论结束后请两名学生进行演绎。
(2)让两名学生饰演心理情景剧《小狐狸的烦恼》2
故事梗概:小狐狸和小猴子因为玩具的事情互不理睬。课间,小狐狸趁小猴子不在,把小猴子的玩具拿去玩,小猴子回到教室后发现玩具不见了非常焦急,这时发现是小狐狸拿走了,非常生气。
看完情景剧,请学生讨论,故事里出现了哪两只小动物?小猴子为什么生气,如果让故事重演会怎样?讨论结束后请两名学生进行演绎。
3.总结升华:教师总结,以儿歌《找朋友》结束课程。
“在平常学习生活中,交朋友真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学们交朋友的时候还遇到过其他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让学生将交到好朋友的方法写下来,然后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友谊树”上。教师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与学生分享。最后以儿歌《找朋友》结束课程。
本课运用了象征性游戏中的象征性角色扮演这一形式,由于针对二年级的小学生,采用了小动物的角色,更贴近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富有趣味性。本课例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的角色,看似是“以人代物”,实则是一个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游戏。首先通过观看“角色扮演”情景剧,创设情境,小组讨论之后让学生再通过戴上小动物头套扮演情景剧当中的小动物(实为人类个体),再次演绎,重组故事情节。重组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他人的内心状态,换位思考的过程。此时学生扮演的小动物角色已经超越其本身的意义,代表人类个体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象征性的角色扮演还能避免心理健康教育中真实事件的角色扮演所带来的情感困境,如,一节以“赞美与贬低”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让班上的一名学困生在课堂上演绎自己平时被同学贬低的真实事件,希望消除学生群体中贬低同学的现象。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让该学困生在演绎自身真实事件的过程中屡受伤害。如果采用象征性的角色扮演(演绎他人的事件、借助小动物形象演绎等),就可避免这种困境。
四、结语
象征性游戏是游戏教学中常用的形式之一,其特征与功能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具有相容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造性地使用象征性游戏,以实物代替抽象的概念,以人代替个体的内心世界,真正发挥游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南宁,530023)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