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知隐喻下网络新词的翻译

2016-05-14 16:59肖真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认知隐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真切的地球村。而一个个网络新词的层出不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交流和学习方式。本文结合近年来网络最新热词,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解读网络新词的翻译。一方面有助于网络词汇的研究与翻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了解和把握语言生活现状和社会关注热点。

关键词:认知;隐喻;网络新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69-01

一、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最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聊天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经过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便形成特定的语言。网络新词不仅展现了我国语言生活现状,而且折射出社会关注热点和大众的社会诉求。但由于人们频繁地使用网络热词,而如何将其翻译成准确的外文便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新词语的翻译是寻求认知隐喻关系对应的跨文化交流过程。

二、隐喻理论与网络新词

对于“隐喻是什么?”这个问题,人们答案不一。修辞学家认为,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而认知科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广泛运用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隐喻是重要的认知机制,能揭示人类的认知规律。(Lackoff﹠Johnson,283) 束定芳也认为: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们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理解或说明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而且隐喻使用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现成的词语或表达式,但为了获取更好的交际效果,他选择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网络新词大多数都建立在隐喻认知机制上,并且这些词语都具有影射性和相关性。例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精通的人,其翻译是green hand。 网络新词在人们熟悉的词汇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媒介借助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比喻意义将新旧事物联系在一起,使旧事物产生新意,更加生动贴切描绘新事物。

三、网络新词翻译研究

网络新词是借助隐喻生成的语义,在翻译时须译出其隐喻意义。2013年,在新中国历史上绝迹多年的“土豪”完成了强势回归。该词是由网民用来戏称网络游戏中舍得花钱的玩家,后来逐渐发展为特定指称“现实生活中富而不贵的群体”。人们不再“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纷纷要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而对于“土豪”一词的翻译学者们意见不一,有译者选择音译法,直接译为“Tuhao”,也有人译成“local tyrant”,也有专门研究网络词汇翻译的学者将其译为“Beverly Hillbillies”。社会学家认为“土豪”一词的出现隐喻中国社会分层。人们讽刺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又用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无奈。

当今人们热议的“正能量”该词语的翻译不仅借用了物理学中“能量”这个概念,同时还采用了动态对等理论。它被译为“positive energy”,而“positive”最基本的意思是“积极的”,这与国人现用“正能量”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一致的。并且物理中的能量确实有正负之分,所以“正”可译为“positive”。又如“凤凰男”全称为“凤凰精英男”,指出生在农村或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后来通过自身努力接受高等教育后在城市获得优越的工作的男性。凤凰的英文对应是“phoenix”,指“浴火重生的不死鸟”,但是汉语则为“高贵精英”之义。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两者在概念认知上不能构成对应。汉语中的“凤凰男”应该译为“ugly duckling”,也就是“丑小鸭”的意思。因为丑小鸭从出生卑微到取得高贵的社会地位与西方文化中的“凤凰男”概念相符合。

四、结语

翻译网络新词的有效手段须以文化语义为载体,寻找认知隐喻的对应。它是以隐喻为基础,但是同时又要求保留本土文化的语义特征,而不是盲目地去迁就母的语文化。总之,在网络新词的翻译过程中,认知隐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Lackoff.G.and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003.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寅.认知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肖真(199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吉水,学历:硕士,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认知隐喻
爱的隐喻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