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介权力结构的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

2016-05-14 12:28曹洵张志安
新闻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影响力

曹洵 张志安

摘要 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从群体特征、焦点话题、社交网络关系、群体结构特征四个方面考察了1886名活跃的微博意见领袖的公共参与情况,描述该群体在社交媒体舆论场的影响力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人群特征看,微博意见领袖多为居住在大都市的专业型男性;他们在重大时政新闻、灾难事件、社会民生热点三种类型的话题上起到聚焦话题、界定事实、引导话题走向的作用;在社交网络关系方面,专业型意见领袖是网络的核心节点,其社会资本有效地转化为网络舆论场的影响力。此外,微博意见领袖群体结构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数意见领袖聚合了少量话题热度,幂率特征显著;大V式微,中V崛起,影响力更分散、多元;意见领袖群体间的互动程度降低,个人影响力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媒介权力概念,对以意见领袖为中心节点的社交网络结构变动的特征及趋势进行阐释。文章指出,由于社会资本的转化优势,意见领袖仍将在社交媒体中发挥中心节点作用,但节点的分化整合将更频繁,意见领袖代际更迭将是常态。

关键词 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社交网络;媒介权力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绿起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作为公共意见表达平台,发挥着重要的网络舆论风向标作用。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据2016年3月新浪微博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中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达到2.36亿人,相较于2014年同期增长34%,日活跃人数达到1.06亿,较同期增长32%。与此同时,根据腾讯公司的用户数据报告,截至2015年底,微信月度活跃用户达到6.97亿,同比增长39%;公众号已超过800万个。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背后,活跃着众多意见领袖,他们对整个舆论的影响不可忽视。

总体上看,网络意见领袖群体(俗称网络大V)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主要扮演“信息扩散”和“观念传播”两种重要的社会功能。“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网络中的个体因其所处的结构和位置不同而造成社会资本的不平等,需要通过交换资源来达到向网络中心靠拢的目的,由此形成了权力关系。能够成为网络时代意见领袖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是专业性和地位的象征,意见领袖或者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的专家,或者是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对于重大事件发声并有独到的见解,或者是在网络空间比一般公众更多的接触信息源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布尔迪厄认为,场域中个体资源的缺乏和网络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个体不断借助于社会资本争取更多的资源,在这种竞争与合作中产生了权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比普通网民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更优越的文化资本,在网络舆论场域中无疑拥有更大的权力。这种基于个人文化资本而形成的权力,在社交网络中表现为媒介权力。因而意见领袖这一群体在传播信息、制造议题、界定事实、影响舆论方向、组织动员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意见领袖一直是传播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话题之一,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崛起后,意见领袖在无标度的网络空间所起的作用及影响的方式更为复杂,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以“社交媒体与意见领袖”为主题的国内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延续了原有的“意见领袖”研究,着重考察了新媒体对意见领袖的影响。这些研究多从意见领袖的群体特征与变化、对原有理论的反思等角度切入。如一些研究从意见领袖的形成、议题动员、关系连结、影响力等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的特征(Chen,Shuwei;Glass,David H.;McCartney,Mark,2016;王艳,2014;尧甜,2014;周巍,201 3)。也有研究通过案例考察反思原有的“二级传播”、“意见领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及如何调整(Choi,Sujin,2015;邓若伊,2011)。

第二,意见领袖的作用机制研究。这些研究中有的侧重宏观的社会网络分析,提出“社交媒体影响力”(SMIs)的概念,认为存在三种典型的影响力一扩散者、参与者与领袖,有助于在线沟通的策略优化(del Fresno Garcia,Miguel;Daly,Alan J.:Segado Sanchez-Cabezudo,Sagrario,2016)。有的关注意见领袖与新闻分享,认为由意见领袖所推荐的新闻得到媒体和公众更多的信任,起到信任放大作用(Turcotte,Jason;York.Chance;Irving。Jacob,2015)或意见领袖在新闻的信息分享不太受实用性因素的影响(Bobkowski,Piotr S.2015)。有的以案例研究为主,通过个案剖析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产生、传播及作用机制。如以“南京养母虐童”为例,分析意见领袖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王国华等,2015);以健康传播话题为例,分析新浪微博上的网络关系模式(Han,Gang(Kevin);Wang,Wen,2015)

第三,意见领袖的公共参与研究。部分研究着眼于意见领袖在公共议题和重大事件中的公共参与,分析该群体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影响舆论,甚至左右事件进程。如有研究以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为案例,分析意见领袖不同角色类型和功能(王平,谢耘耕,2012;Nip,Joyce Y.M.,Fu,King-wa,2016)。有的着重分析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的群体特征(芦何秋,沈阳等,2011)。

第四,以治理为视角的研究。这部分的研究通过分析微博意见领袖的类型、在舆情各阶段的作用和影响力特征,就如何识别、培养和正确引导意见领袖提出建议(刘志明,刘鲁,2011;李波,2015;张星,2015)。

本研究属于上述第三种视角,通过考察过去一年里意见领袖在微博平台上的公共参与、群落特征、演变趋势等情况,运用“媒介权力”、“社会资本”的概念来阐释意见领袖的结构互动和网络权力分化对整体网络舆论场的权力关系产生的影响。“媒介权力”这一概念,目前正在学界的探讨中不断完善。王怡红认为,现代传播媒介权力是一种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具有使事件得以发生和影响事件怎么样发生,界定问题和对问题进行解释与论述,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见的种种能力。而针对网络平台的媒介权力,学者赵红艳则提出,网络媒介权力是网络空间中的行动主体基于双方互动关系,对社会情境、问题进行意义阐释与赋予.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见,从而对个人和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能力。尽管不同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其共识是显而易见的,都认为媒介中某些主体(通常是拥有较高文化资本的主体)能对某一社会情境和问题重新进行阐释并赋予意义(即建构事实的能力),从而影响公众意见。这揭示了意见领袖在舆论产生和传播中的核心功能。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二、微博意见领袖的公共参与、特征与变化趋势

下面将通过对2015年活跃于微博的意见领袖在公共话题参与中的整体表现、群落分布、演变趋势等方面的分析,来考察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一)总体特征

我们按照影响力指数(粉丝数、发帖数量、被评论和转发数量),确定了微博平台上1886名意见领袖。在对其个人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2015年较有影响力的微博意见领袖整体特征是:8成为男性,4成在北京,多为专业型意见领袖。

具体来说,在意见领袖的用户分类中,名人认证用户有86.37%,普通用户数量为9.5%,达人用户数量为4.1 3%。然而在微博注册用户中,认证用户只有大约1%,而普通用户的占比达到96%。可见,这不到1%的用户在表达意见,影响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博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具有现实社会资本的名人认证用户手中,话语权分配呈现结构性不均。

在地域分布上,北上广是意见领袖的主要聚集地,总共占据了约60%的比例。其中,北京仍然以39.31%的比例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是广东有10.13%的意见领袖,上海意见领袖份额为8.97%。

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占比79.26%,女性占比20.64%,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与此同时,根据2015微博用户发展报告中的数据,微博注册用户的男女比例约为1:1,由此可见在意见领袖中男性占比远大于女性用户。(表1)

意见领袖对自我的描述以作者、创始人、编剧、媒体人为主,其次还有学者、CEO、演员、经理等,主要集中在文化、媒体及创作领域。在个人兴趣标签中,读书、新闻、股票这几项比例最高,其次是文学、创业、财经、互联网、艺术、运动等。可见,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活动能力。其专业背景、职业特征、微博言论表现等也显示他们具有强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构成他们在微博平台上表现活跃、有言论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二)参与的话题和影响力特征

鉴于以往意见领袖筛选方式侧重粉丝数、互动量等指标,导致很多人气娱乐明星(如姚晨、鹿晗、TFBOYS等)占据榜单,但这种“影响力”实际上并不能说明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议题或重大事件的舆论走向。真正的“意见领袖”应该是具有相应专业资格、长期以来有信息筛选、引导职能,有一定公信力和美誉度的人物。因而我们从事件的角度来分析意见领袖的参与情况,即通过抓取2015年的热点事件,提取前150个热点事件,计算1886名意见领袖对此的评论和转发量,统计后发现,2015年意见领袖关注的前150个话题中,首要的是国家和社会重大事件(时政类事件),特别是带“灾难”标签的事件影响较大;其次是文化娱乐,第三位是社会民生。关注的话题类型及比例如下:(表2)

其中,最受关注的十件大事是天津港爆炸事故、2015年高考、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事件。(表3)

而在政务、社会、灾难这些细分领域内,获意见领袖关注的前5名的事件:(表4)

在微博平台上影响力前150名的事件中,意见领袖的参与度很高,平均每个事件有170名意见领袖参加。其中最高的是天津爆炸事件,该事件参加的意见领袖约有1172名,最低的为12名。意见领袖参与最多的事件前十名的意见领袖参与数均在500以上,平均下来每个事件参与的人数为780人。而且少数的事件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意见领袖的参与对于事件的参与度呈现出幂律特征。(图1)

(三)微博意见领袖的社交关系

而在对意见领袖的差别度、关键人物的联结关系、相互问的关系强度等进一步分析,并对其社交网络进行聚类之后得出意见领袖社交网络关系图。(图2)(不同颜色的群体分类说明:紫色人群是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人意见领袖;蓝色人群是企业界意见领袖;绿色是财经类意见领袖;粉色人群为娱乐明星、段子手意见领袖:橙色是政治倾向明确的意见领袖。)

由意见领袖的社交关系网络,可进一步分析意见领袖群落的特征:

1.专业型人士是意见领袖的中坚和核心力量。由图2可见,具有媒体从业背景的公共知识分子(以@石述思等人为代表)是影响力最大的人群,该群体不仅人数众多,群体之间的关注强度最大、关系密切。他们之间形成了粘合度较高的“话语共同体”。以@侯宁等偏财经类的公共知识分子等为代表的绿色群体,人数相对较少,较为分散,但其中部分活跃人士与其他群体之间也建立了广泛的关注,其影响力不可小视。这两个群体代表了社交媒体上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也是意见领袖的核心力量。这些人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修养,而且本身是(或曾经是)媒体从业者,或者是与大众媒体有着良好关系的“知名人士”,他们拥有了优越的社会资本和话语权,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信息资源,这一优势在社交媒体上得到继承和强化。

2.商界人士、财经专家具备资本转化优势。以@李开复、@周鸿祎等为代表的蓝色人群,多为企业界、商界人士,他们代表了拥有强大经济资本的群体。由于他们个人事业上的成功而获得的社会知名度,加上有的从事科技信息行业、新媒体行业,因而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也获得了较高的可信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在以重要节点为核心进行分布式连结的社交网络上能够形成特有的凝聚力,这是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表现。同样,以@巴曙松等为代表的财经领域意见领袖,或者在学界颇有影响,或者在业界担任要职,甚至是“跨界”成功人士,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也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转化为“人气”资本。因而来自商界、企业界,特别是与信息科技、互联网产业、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在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的社交媒体上拥有天然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群体。

3.明星群体热度高但影响力弱,政治倾向明显的群体逐步壮大。而以明星、话题人物、段子手等组成的粉色群体(代表人物如@姚晨、@作业本等),尽管也取得了广泛的关注,有时也会因其言论成为网络热点,但在提供有价值信息、促进公众理性讨论、引导话题的性质和走向方面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规范训练的先天缺陷,决定了这一群体还不能成为引导公共讨论的意见领袖,只能作为活跃网络文化的调剂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诸如@学习粉丝团等政治倾向明确的橙色群体。这一人群目前规模不大,但由于其草根的立场和大众化的话语表达风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逐渐形成影响网络言论的活跃力量。

(四)2015年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群体结构特征

1.重大事件关注度聚合显著,意见领袖的关注焦点趋同。从2015年热度最高的前150个事件可以看到,意见领袖的关注焦点比较一致,往往是极少数的事件上聚集了大量人的关注。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国家政策或领导人活动的、影响较大的突发性或灾难性事件更容易成为微博热点事件。特别是经过意见领袖的筛选、聚焦之后,微博上热点话题比传统媒体显得更集中、短期内舆论热度更高。这说明,意见领袖聚合话题焦点、提升舆论热度的作用在社交网络上体现得更为显著。

2.大V式微,中V崛起,多元分散。2012年的微博意见领袖网络结构图谱,意见领袖多为大v,且以明星和公知为主,公知群体表现活跃,明星群体发展成熟,形成了两个较为明显的阵营。(图3)。

但2013年8月以来,经过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立二拆四”、“秦火火”等网络推手落网)、拘捕薛蛮子等网络大v的一系列行动之后,2015年微博上的意见领袖群落出现了明显变化一公共知识分子凝聚群落被冲散,变成散点互动,留下了娱乐明星群体。而以段子手、网络营销号、机构认证号为主体的一些中v浮出水面,瓜分了关注度,使舆论场生态更为复杂分化,整体呈现分散多元趋势。(图4)也有研究显示,201 3年网络治理之后,尽管微博发帖量整体下降,大V声音式微,但公务员、律师、学者、作家几个群体的中V发博量却处于上升趋势。围绕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微博话语权结构正在进行新的调整和重塑,未来的发展趋势更为不确定。

3.互动程度降低,个人影响力重新整合。相比2013年之前,微博上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程度有所下降,原来紧密互动的节点显得更为松散。一般来说,关系紧密的团体互动合作更多,信息流通更容易。而意见领袖间的互动下降之后,信息流动便相应减少。同时,某些原来的大V控制他人互动的能力减弱,信息传递的桥梁作用降低,垄断信息的地位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以某些意见领袖为核心的“意见群落”局部分化,新的群落和节点或许将在新一轮的互动博弈中重组。

三、意见领袖的结构互动与媒介权力分化

与传统的传播媒介权力不同,网络传播环境下,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各种强弱关系和连接节点,这也成为公共意见和网络媒介权力产生的源头。通过上述对2015年以来微博意见领袖的公共参与和舆论影响分析,本研究从网络媒介权力的概念出发,进一步分析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意见领袖仍将在社交媒体中发挥中心节点作用

社会资本是网络媒介权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是网络参与主体在行动中使用和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资源。它可以由参与主体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经济资本)、专业知识、技能、社会经历(文化资本)、网络传播的能力与素养(符号资本)等组成。个体间资源的不平等和整体资源的有限性驱动了信息的流动和共享。“在网络内部或不同网络之间通过互动、交换资源来实现减少交易成本、获取高质量信息资源的目的。”一般来说,网络上的大多数节点(普通网民)不具备丰富的社会资本,难以进行社会资源动员,实现资源交换,只有通过处于较中心位置的代理人得以实现。而意见领袖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专业性知识技能、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社会资本优越。“网络媒介权力是网络空间中的个体在社会资本差异的情况下,为实现资源交换的目地而对公共问题进行阐述、相互妥协并塑造公共意见,由此形成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能力。”王国华等在微博意见领袖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中也指出,“网络媒介权力运行的中心性体现在网络意见领袖的确立、形成和改变。网络空间多个独立个体间的互动联合交织成了严密的社会网络”,“随着网络中各个行动节点互动的深化,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活跃个体最终演变成拥有相对固定追随者和拥护者的意见领袖”。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信息在流动过程中分化出意见引领者和追随者的不同角色,也形成中心与非中心的媒介权力关系,处于网络中心的节点往往具备较高的媒介权力,具体表现为舆论影响力。因而,尽管从2013年以来,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原有“各占山头”的大V群体被冲散,但新的网络节点又在重新整合、集结(如中V的崛起),形成新的意见集群。社交媒体仍将由意见领袖占据中心节点,影响舆论,这是由意见领袖的媒介权力性质决定的。

(二)节点的分化整合将更频繁,意见领袖代际更迭成常态

由于网络的无标度特征,网络节点成分布式构成,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中心,从而使传播网络丧失了绝对的权力中心,这便是网络“去中心化”特征。但在现实中,每个节点(网络参与者)的社会资本不同,所处的节点位置和作用也不同。社会网络分析中用“中心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节点的权力差异。“中心性”由“中心度”和“中心势”两个指标构成一中心度代表的是个体权力的大小;中心势是考察整体网势力的大小和网络的集中趋势。实证研究指出,在公共议题的形成和扩散中,众多参与主体形成若干个小群体,小群体以意见领袖为核心,“每个小核心都是群体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分散受众民意代理人”。由于信息具有从封闭向公开的扩散特征,因而只要节点间存在信息差异,便会驱动信息流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节点问(包括意见领袖间)的信息流会呈现不断分化、合流、重新整合等状态,引导着事件的推进、讨论的深入、问题的解决,形成舆论潮流。节点的中心性依赖于对信息的掌握,而在复杂事件中,个人难以垄断所有信息一即包括事实掌握、深度调查、价值判断、解决方案等一系列的信息链条,因而意见领袖的中心地位处于流动和不确定中,节点扩散、分化、整合可能频频发生,由某一意见领袖长期垄断舆论场的情况将越来越少,意见领袖间的代际更迭会更明显,并成为常态。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影响力
My Hobby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星空榜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ENGLISH ADOPTSMORE CHINESE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