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苏南地区农商行发展刍议

2016-05-14 08:55周昊泽
时代金融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策略

【摘要】如今,农村商业银行早已成为新型农村经融机构的主力军,高效解决了地方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三农”问题。因此,用过研究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经融形势,进而借鉴欧美等地的小型金融机构经验,从而为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探寻使之能更好生存的经营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经济金融形势 国际先进理念 策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农村人口达到了6.2亿,中国农村人口已然十分庞大。要想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农村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依赖于辖区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共同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农商行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为实现小康献力以及自身如何更好的在当前形势下生存下去尤为重要。

一、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随着产业结构进程的推进、利率市场化趋势的演进和银行业综合竞争的白热化,银行的外部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来自市场的基本面和宏观面,也同时发生在技术层面、文化层面和监管层面,现代商业银行立足自身条件,适应外部环境展开自我调整和优胜劣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以苏南地区A银行为例。作为全国首家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C市的一级法人银行,该行自成立以来持续发扬传统优势,坚持以建设“三型”(科技引领型、资本约束型、服务领先型)和“三化”(机构设置扁平化、业务管理垂直化、风险控制集中化)的特色型银行为直接目标,以服务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定位,以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经营主旨,不断拓展经营广度和深度。通过城乡联动、主动跟踪、贴身服务,积极做好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逐步形成了市场分布合理、城乡优势互补、各个网点协同作战的城乡金融服务网络,着力构建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截至2015年6月末,在C市2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江苏省农信系统62家法人机构中,该行的资产规模、存贷款余额均稳居首位,全行下设一级支行30多家、二级支行100多家,在C市全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基本覆盖了全市城乡;另外,本行已在全省成功设立7家异地支行,战略投资2家农商行,作为主发起行发起设立2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络延伸至苏南、苏北和上海浦东。

截至2014年末,合并口径下本行总资产1,949.74亿元,比年初增加296.53亿元,增幅为17.94%;吸收存款1,372.03亿元,比年初增加187.93亿元,增幅为15.87%;发放贷款和垫款88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3亿元,增幅为14.28%;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15亿元,比上年增加15.25亿元,增幅为33.96%;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15.92亿元,比上年增加2.37亿元,增幅为17.48%。截至2015年6月末,合并口径下本行总资产2,127.43亿元,比年初增加177.69亿元,增幅为9.11%;吸收存款1,467.63亿元,比年初增加95.60亿元,增幅为6.97%;发放贷款和垫款982.96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9亿元,增幅为11.35%;201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0亿元,增幅为16.68%;2015年1~6月实现净利润13.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2亿元,增幅为7.27%。

由此可见,加快创新型省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加大创新科研投入,建立创新型产业园区,支持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落户为银行带来机遇,但是传统银行业务品种一般难以满足其需求,银行需配套相应产品,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苏南地区农商行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

(一)资本约束更加严格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和实施,银行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本约束,如果现有的经营模式不改变,银行资本回报率将会降低,再融资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很可能形成资本补充的恶性循环。因此,资本约束的严格需要商业银行发展利润率高的业务和资本金占用少的业务。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利率市场化将在5~10年内逐步实现。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人民银行先后两次降息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趋势是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导致银行利润滑坡。面对利率市场化的临近,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了空前的挑战,加快战略转型无疑是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模式将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内需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消费将由政府消费、集团消费向个人消费主导转变,同时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经济中应发挥更大作用,产业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大量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将被淘汰,绿色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将焕发出更强的活力。这些变化将大幅改变相应的金融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资产组合、业务结构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公司客户下移,零售客户上移已经成为趋势。

(四)金融“脱媒”加剧行业竞争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在银行体制外逐步形成,企业和居民投融资选择日趋多元化,直接融资市场对银行优质客户的分流效应不断显现,资金的价格将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银行在影响资金的流向方面的作用将有所减弱,从而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也将随之改变,银行业竞争将会更为激烈。从市场结构来看,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作用日益明显,提高了社会直接融资比例。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8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765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82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43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08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24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95亿元,债券融资同比增幅高于人民币贷款8.8个百分点。

(五)外部监督更为强化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银行经营中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且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自银行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幅回落,将促使银行有效推动业务转型,改善盈利结构。

三、苏南地区农商行内部问题分析

(一)对公贷款增长乏力

以A银行为例,该行对公贷款业务截止2011年11月底比年初增加44.88亿,增速为11.1%,较2010少增30亿元人民币,总体来看增长平稳。A银行贷款业务平稳的原因与货币政策关联度较高,我国自2010年开始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是导致全行业贷款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从贷款集中度来看,A银行授信5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余额为157亿元人民币,集中度占比为26.51%(含贴现)、28.39%(不含贴现),排名前十位贷款集团客户贷款规模占比为3.87%,显著低于行业10%以上的平均水平,分散度较高。对公贷款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接近60%。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公贷款方面,相比2011年11月末,2012年5月的余额明显减少。除了企业信贷需求下降的影响外,执行总行信贷结构调整、“退2进3”(在大额信贷客户名单内,即信贷规模3000万以上客户,执行“退20%、进30%”的管理模式,确保名单制内信贷客户用信总余额下降20%,新增客户的用信增量不超过名单制客户用信总数的30%)的总体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公新客户与新业务的开发,无法保证有效的对公贷款增量。

(二)缺少客户精细化划分

目前制约农商行精细划分企业客户的原因包括:第一,公司业务品种单一,对企业需求的满足能力较差,无法单独处理复杂业务,这本身就制约了对公司客户进行精细划分的动力;第二,缺少公司客户管理模型和系统支持,为了使客户细分更加科学,建议参考多种因素制定有效客户管理模型。例如可将以下要素纳入客户细分模型:企业总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及增速、盈利性指标如ROE/ROA等、未来增长潜力、所处行业所在的行业生命周期阶段。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根据不同细分市场和客户价值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是国际领先银行的通行做法,而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和客户综合价值贡献度的角度入手划分公司客户则是国内部分领先商业银行的做法。

此外,普通农商行的客户行业集中度较高,集中在制造业。2011年年报显示,A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59.68%,这也与地域经济有关。

四、促进苏南地区农商行发展的建议

(一)风险管理

健全由“三会一层”分工协作、以董事会为领导并负最终责任的风险治理框架,坚持审慎合规经营,主动接受监管的风险管理理念,实现覆盖各类风险的全机构、全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架构,推进风险团队建设及风险文化培育,探索构建“专业风险分工负责、全面风险统筹联动”的风险管控网络,持续全面提升数据质量、达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二)信息科技

始终紧盯国内先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以“科技引领型”战略为导向,将信息技术成果与自身经营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整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2013年A银行信息系统和平台将可以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要;2014~2015年信息科技将引领业务发展,可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丰富、安全、便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工作应以银行的愿景为指导,以服务整体战略发展为目标,解决现阶段业务发展的人力资源制约,规划支持未来业务提升的人力资源蓝图。在职能定位上,人力资源部应由行政作业为主,逐渐转变成以人力资源管理及服务为主的功能,加强前瞻性的管理职能。

(四)运营管理

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够通过缩减成本间接地增加银行的收入与利润。因此,在进行银行成本控制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银行内部的运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庞大的运营体系中,任何一环的低效率都会影响银行的整体运行效率乃至收入与利润。近十余年来,在运营管理体制方面,国内银行业致力于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实行扁平化、垂直化、集约化经营与管理是“流程银行”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

尽管各商业银行改进和提升运营管理的具体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总体来看,商业银行围绕自身发展战略,不断优化运营管理的战略目标,由低到高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有效释放营业网点的价值;二是有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三是适应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需要;四是主动为银行创造竞争优势。例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11~2015年运营条线战略规划的目标定位就定位于:根据“聚焦客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小前台、大后台”以及“专业化、集约化”的集中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运营服务管理,推动网点转型;着眼流程与管理创新,提升运营效能;强化支付结算与清算职能,促进业务结构优化;夯实运营内控基础、推进运营信息系统与体制机制建设,提高运营支撑能力;以高效率、高质量、高弹性、高协同、高执行的卓越运营体系,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企业持续较快发展。

作者简介:周昊泽,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读学生。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