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澍 宋宇辰
摘 要:短短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名词就多次被国家高层提及,使之成为新经济热词。同时也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读者能更清楚地理解其准确含义;其次说明了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列举原因使读者理解其意义;最后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88-2
0 引言
毋庸置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幕的2016年两会热词,但早在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就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了这一名词,之后九天内连续被国家高层提及四次,成为中国经济热词[1]。
1 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学中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2],而这三个方面就是经济的“需求侧”,与之对应的就为经济的“供给侧”。“十三五”规划以前,我国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都是围绕“需求侧”在做文章,例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及促进出口[3-5]。而现在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就需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那就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供给侧”,也就是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借用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的例子再进一步解释就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各家包子铺把包子生产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以前店主是从需求侧进行改革,就是通过号召人们来买包子以及外销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解决办法收效甚微,人们买包子的积极性还是不高,而且外销市场也基本饱和。这就意味着继续在需求侧改革的空间已经不大。这时当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供给侧时发现,原来包子做的就有问题,好吃的包子有限,不好吃的一大堆。于是新的解决办法就来了——那就是多做好吃的包子,少做或不做不好吃的包子,这就是在供给侧改革”。
2 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注重需求侧的管理,及通过刺激需求以达到经济调控的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货币政
策[6]。尽管凯恩斯主义被一再证明在短期内确实行之有效,但长期来看,一味扩大需求会导致持续通胀,进而导致经济停滞。而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供给学派强调应注重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7]。
我国现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2008年以来反复被运用的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益递减,“三驾马车”作用日渐式微,且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都迫使我们从供给侧寻求新的出路[8]。
2.1 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
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自信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每当遇到经济下滑,我们大都采取了需求管理政策,其中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采取的需求管理政策尤为典型。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
客观地说,以4万亿为代表的需求管理政策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也达到了短期保增长或稳增长的效果,特别是在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4万亿投资推出后GDP增速自2009年一季度的6.5%快速上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12.1%。但此后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四季度的6.8%,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
2.2 “三驾马车”的作用日渐式微
从国际看,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加之西方国家去杠杆,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出口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不少年份在30%以上。而2014年出口只增长了6.1%,到了2015年出口变成了-1.8%。出口形势的低迷,使我们认识到出口已经越来越靠不住了,必须把目光更多转向供给侧。
从国内看,长期以来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也遇到了瓶颈,投资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同时,受到地方债务风险加大的约束,国内投资增长大不如从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08年前的20%以上变成2014年的15.7%,再到2015年的10%。消费由于受部分行业企业经营比较困难、部分人群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从2008年的增长22.7%,变成2014年的增长12%,再到2015年的只增长10.7%。2.3需求管理政策的后遗症越来越大需求管理政策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如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僵尸企业较多、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库存过大、地方政府和企业高负债、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过度发展、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金融风险累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贫富差距拉大等。钢铁、电解铝、水泥、建材、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左右,许多城市的房价已大大超过多数居民的承受力,2014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5.7%,个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超过2%的警戒线。
3 我国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述情况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为什么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且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其核心原因恐怕是没有完全找对病根,没有对症下药。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而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下面就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条对策。
3.1 化解产能过剩
央企国企改革逐级推进;加快“一带一路”进程;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9]。
3.2 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技术进步,提高装备水平;融资体制改革,解决融资动能问题;鼓励生产创新;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质量;完善市场体制。
3.3 降低企业成本
结构性减税,资源品价格改革;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利率市场化。
3.4 消化地产库存
户籍制度改革,开放二胎;政府回购商品房,以增加保障房供给;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土地供给[10]。
3.5 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改革,形成健康的股票市场[11]。
参 考 文 献
[1] 张弛.读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经济导刊,2016(02):20-25.
[2] 刘庆宝,未良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257-258.
[3] 李永时,姜艳艳,宫桓刚.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贸易自由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吗?[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02:14-20.
[4] 储德银.财政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研究[D].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11.
[5] 邸巍.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6] 王志伟.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近年来的经济危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39-44.
[7] 王海明,何晓贝.美国保守主义经济学与供给学派的兴起[J].新金融,2016,04:12-16.
[8] 文建东,宋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0-27.
[9] 许光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1:12-15.
[10] 方福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回答的两个问题[J].理论探索,2016,03:5-9.
[11] 于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中国经济[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