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草木染进岁月

2016-05-14 14:35朱颂瑜
广州文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复活节草木婆婆

婆婆有一方粗陶罐,年复一年,盛满了红茶色的洋葱皮。

洋葱皮是她为染复活节彩蛋而储备的。时间是阳历三月,旧年的滑雪季节刚刚过去,乡村里高大的梨树、樱桃树还静默着,明黄的水仙花已经不约而同从地里涌出来,一茬一茬,开满山岗,让阿尔卑斯山下春天的第一波明艳更加广阔。

水仙花的绽放也把人们推进了庆祝复活节的气氛。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按照传统的习俗,到了黄水仙漫山开放的季节,瑞士的家庭就该准备节日装饰,着手做一些复活节彩蛋了。现在,复活节彩蛋常以巧克力蛋代替,但传统上都应该是用新鲜鸡蛋染色而成。一般来说,他们会在节前一两天把鸡蛋煮熟,一并染色或者作画。到了复活节当日,大人把彩蛋藏起来,再叫孩子们去寻宝,说是兔子藏起来的彩蛋,为童趣守一个永不说破的秘密。

在民风淳朴、传统备受珍视的瑞士,自己动手染复活节彩蛋一直是一种传统民俗,时至今日依然长盛不衰。所以,大凡到了复活节前夕,商店的鸡蛋储备必然格外充裕。不过,婆婆做复活节彩蛋时,鸡蛋都是直接从村里的农人手上购买,顺便和农人一家上下拉拉家常,说几句节日里喜气洋洋的蜜语,把一种吉庆高古的节日气氛弥散在时光里。

用洋葱皮做草木染彩蛋,染出来的蛋壳会呈淡淡的橙红色。给鸡蛋染色时,除了染纯色,还可以裹上一些新鲜的小花小草。这样染出来的彩蛋,蛋壳上会留下一些不入染的花草纹样,如按上一枚春的图章。春分时节,风和日暖,万物欣荣,婆婆尤爱坐在花园的长凳上做这些手工活,沐浴在阳光里,把自己也坐成一道春天的风景。

我留心观察过她做彩蛋的步骤。她是先把从野外采回来的小花小草精心挑选出来,在蛋壳上布局好,裹上洁净的旧丝袜,然后用线扎紧,再扎紧。那双拾花酿春的手在空中拴线时,有深深的皱纹,如一张隐形的网,能不经意网住一些远年的记忆,让我骤然想念起儿时的祖母,想起从前过端午节时,她坐在故乡珠水岸边的芭蕉树下,用手拴线为我切粽子的情景。

这两双饱经生活的手啊,掌心和掌背都挂满了风霜,自然,做起传统的手工活来,就会比我熟练得多。

鸡蛋都准备好以后,婆婆会从她的粗陶罐里把洋葱皮掏出来,一叠又一叠,像掏宝物似的,连同自己整整一年的等待也一起掏出来。洋葱皮搁在锅里和清水一起煮,只消五六分钟,水便会渐变成浓浓的红茶汤,十分好看。未几,婆婆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准备好的鸡蛋逐一用勺子从锅沿滑进去。

为了保证鸡蛋能染好,婆婆喜欢寸步不离靠在炉子旁边,守着一炉火光,也守着这传统生活的温度。在这些等待的时间缝隙里,她常会想念起一些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故人,或者,回忆起一些老风俗,披着一肩透窗而入的阳光,在炉子旁边朗朗地讲述着流连忘返的往事,像翻开一本远年的古籍,写满一方水土的旧年风情。

婆婆立在春光里的背影,常会让我记起母国的朋友说,每次遥想到世外桃源一般的瑞士风光,或者,看到这个国家领衔最富有国度的排名时,便忍不住好奇,想知道人们在这里的真实生活。彼时,我就会有把眼前情景定格下来的冲动,以时光为证,记下一个春分的午后、一间百年的木屋、一个古旧的粗陶罐、一个耄耋的老者和一段缓慢的传统时光。

我特别喜欢这些传统的情怀,如此温情静好的流金岁月。回看人类文明的源头,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无不是这些以手言心的劳动,在历经时间的反复积累下,方才得以渐渐推进,有了后来多姿的生活局面。

我敢肯定,所有这些美好的习俗和传统生活的仪式感,起初无不是乍然闪亮在某个脑袋里的一个灵感,然后,由第一双手去创造和实践。接着,有第二双手、第三双手去模仿、传播,慢慢地,人与物的依存关系就在这些约定俗成的日常细节里沉淀下来,形成了后来宽大如幔的传统文化。

染好了的彩蛋,婆婆喜欢把它们融入自己的家居布置里,做成节前的饰物,供大家欣赏。我十分喜欢这些染出来的彩蛋,一喜它们清雅的春意;二喜它们水墨般的质感;三喜它们自然天成的明亮。那份由草木赋予的明亮,以春意入题,仿佛有一种幽潜高超的魔力,不单能染亮春天的阳光,染亮温情的岁月,还能染亮一方水土的文化情怀。

除了洋葱皮,我知道瑞士的草木染还用一些其他的植物材料。有一年节前,我和婆婆逛当地的露天农贸市场,曾见过一盒五颜六色的复活节蛋,她就告诉过我这些传统草木染的配方。我记得的有这几种:用红茶或者咖啡,染褐色;用接骨木果或者蓝莓汁,染蓝色;用荨麻叶、常春藤叶、香菜或者牛膝草,染绿色;用葡萄汁或者甜菜根汁,染红色;用姜黄、万寿菊或者藏红花,染黄色。

蛋壳上那些深深浅浅的颜色,似乎每一种她都知道出处。人与自然亲密至此,妙不可言。

用草木染做彩蛋还能生出一种别样的风情,就是凡有花草不入染的部分,永远不会做出花色一模一样的两个彩蛋来。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也让我联想起少年时学过的传统手工蜡染,想到土布上那些不规则的冰裂;想到烟雨中的江南,芬芳暗涌的蓝草、热气腾腾的染缸、还有作坊外头的蓝印花布,在日光鼎盛的晾晒场中,一挂一挂,随风荡漾。

这样一联想,便不免有失落。中国的蓝染工艺起源最早,曾经对世界布艺的发展影响深远。我少年时读书,从《诗经·小雅·采绿》里就读过几句:“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两个端美的“采”字,以双木为楫,曾悠悠地渡我进入先民清逸的草木世界,让我隔着半片纸页和不熟悉的时光,遇见大地上这些清雅物事。

“采绿”和“采蓝”,多么诗意和惊心的意象!指的是在古老的中国民间,人们用传统草木染布时,采摘的绿色染料荩草和蓝色染料蓼蓝。后来,我又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看到有句:“凡蓝五种,皆可为靛”,才懂得中国的传统蓝染工艺,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才有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制靛之蓝。

我至今没有亲眼见到过这几种蓝草,只知道它们是化学染料出现以前,中国传统染人和靛农随行一生的宝物,像月夜凉风、花影鸟啼,都是自然的馈赠。有位从事布艺的民间老艺人曾经告诉我,蓝草一般要在小暑和白露前后两期开割,而且要趁夜间或雨天收割,争取聚色。这些和自然亲密相处的生活经验充满了天人合一的画面感,把我听得如痴如醉。

遗憾的是,在当今的工业时代,人类的物质消耗越来越大,面对自然和四时风物时,亲密感却是越来越小。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过,现在人们喜欢穿牛仔裤,但是要把牛仔裤做旧却要用上丙烯酸树脂、粘合剂、漂白粉,以及酚类化合物、偶氮化合物、次氯酸盐、钾金属、偶氮染料,高锰酸钾、铬、镉等等重金属原料。生产一条牛仔裤的成本是污染3480升天然水。在我家乡生产牛仔裤的重镇,这些受污染的水都蜿蜒绕过村庄,从河流进入了东江。

素心如简,草木清明。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年代,中药、茶叶、水果、蔬菜、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曾经都是中国先人日常的植物染料,让人保持和草木亲近,与自然为伍。古籍《唐六典》就曾如此记载 :“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 说的是,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全是旧时染液的材料。

这让我不禁去想,时间包裹着人,在时间里,我们不过是过客,唯独精神可以永恒留存。要是我们把这些先人的生活智慧也常化出一种温馨的生活仪式来,再手手相传下去,那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绕指之间,草木为媒。只要手工的温情尤在,传统的自然情怀就能脉脉相传。民俗有人去传承,传统才会有落脚的地方,让一方水土文化精神的密码在民间长久繁衍,生生不息。

除了用复活节彩蛋盛一泊春色,瑞士的传统情怀还有盛夏的盛意、秋的丰盈和冬的静寂。由夏入秋,秋而渐冬,到了11月的圣马丁日,大人还会手把手教小孩子雕刻萝卜灯,尔后夜游花灯市,很有点中国人过中秋节的味道。那种做萝卜灯用的瑞士萝卜是一种紫色的圆萝卜,在疼痛的历史和贫苦的年月里,曾经是当地人的主粮之一。如今,民俗的传衍却为它们赋予了新的价值,成为带领人们寻找光明的文化符号。

可见,一个手工传统也能成就一个节日。在时光的波浪线上,那些琐琐碎碎再平常不过的民俗传统全都是岁月的沉淀物,蕴含着清明悠长的意绪和善愿。一花、一草、一物,只要传统的温情还在,自然里再微小的风物,都能为人类寄托情思,在传统的情怀滋养中衍生出一种深厚的价值来。这也是瑞士的可爱之处,一边努力创新,创造科学和技术的人间神话,一边竭力守旧,保护好祖先的文化基因。

做好的彩蛋,婆婆还会精心包装成贺节的小礼物,亲自送给附近的亲友。她会用从树林新鲜割来的青苔铺在藤篮子里,把彩蛋一一安妥好,然后带着我们,一路穿过鸟鸣清幽的树林;穿过开满水仙的山岗;走入春色深处的乡村,把传统的温情推向波澜壮阔。在我们的身后,阳光晴好,时光清宁,初绽的玉兰在乡村阡陌开得明媚,像是要把风也染成粉色。

万里外的故国,此时该是春色如许、花讯如潮了吧?木兰树是该开花了吧?少年时代我习画,曾手绘过二十四番风信花。所以,依然记得春分的花历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也记得,花比人守信,在四季往复的时光里,世上所有的花事都会遵从大自然的秩序,在时间里等待、吐纳、繁荣、凋谢。

关于春分,后来我又从民俗典籍里读到,它是一年当中放风筝的最佳时令。只可惜,传统生活里那些莺飞草长、迎风奔跑的浪漫情景,我从古籍的诗篇里读过不少,但却从没有过一次放纸鸢的体验。随着传统乡土秩序在近代中国的土崩瓦解,几千年的乡土文明遭受冷落,人们急于摒弃民俗,龙族传统文化逐渐变得支离破碎。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人离自然却越来越远,未尝不是生活的损失。现代化的选择太多,留下的民俗太少,是文化的损失。电子玩具的名堂太多,自己动手的乐趣太少,是情趣的损失。

过去我一直没想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从母国连根拔起的胶着里,那么轻松地接入了异乡的地气。是因为我离乡背井时尚且年轻?是因为我嫁作洋人妇?也许都有一点。但在瑞士生活久了,后来我却渐渐明白,原来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一方水土对自然的敬意、对传统的坚守所带来的广阔慰籍,让我在接驳上异国的地气之时,也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自然情怀里那份抚慰人心的力量。以致后来,我每每从这个山国再走出去,到高楼林立、繁华喧嚣的现代化大都市多呆两天,人都会感觉魂不守舍,心里有一种空荡荡的虚。

世上所有日久年深的传统都是时间的沉淀物,它们不仅收藏了先人对生活的秘密、对自然的感悟,也收藏了岁月的醇香和许多不可言说的美好,像时光的心事,是最好的留世之物。

每年复活节前,是婆婆动员了上上下下全家人,一起动手做复活节彩蛋。一张长长的木桌上,三个家庭,三代人,欢声笑语间,齐手染春色,把草木染进岁月,也把传统做成了隆重的家庭盛会。而那一方粗陶罐,它依然温厚地立在时光里,年复一年,一如以往,除了盛洋葱皮、盛亲情、盛手温,也盛这生活的喜舍善念和流年的幸福时光。

朱颂瑜:70后,祖籍广州。现为瑞士华语作家,瑞士官方中文记者,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理事。中西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研究者。作品曾获2014年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首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责任编辑 杨 希

猜你喜欢
复活节草木婆婆
草木深
复活节彩蛋
寻找复活节兔子
别把婆婆当成妈
寻找复活节彩蛋
草木的控诉
复活节“滚蛋大赛”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