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要】 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发生很大变化,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实施课程改革与创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在对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不重视数学学科实用性的发挥,仅仅将数学视作应试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导致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较差,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当前情形下,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尤为重要.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现阶段,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因长期接受教师灌输式教育,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而很少自己动脑思考数学问题.
(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许多高中数学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理念的弊端,积极创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但是,对于年长的数学教师,却始终坚持以往落后陈旧的教学理念,至今仍然沿用自己一直以来应用的教学方法,授课方式单调,使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低下.
(三)教师过分重视重复练习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自身的主导作用过分看重,在课堂上,教师仍然是课题答案权威的公布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缺乏探究精神,仅仅将应试教育考试大纲与考题类型作为教学的参考标准,过分重视对此类习题的重复练习,而往往忽略大纲以外的习题,难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以往的教学理念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视为揭示教学概念、法则及结论的过程,而不能再将教学过程仅仅视作传授知识的过程,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头脑,认真领会课程改革新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建立起实际生活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同时,教师应充分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同时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依据,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丰富教学手段
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黑板板书的形式进行授课,将枯燥的数学公式用文字表述,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模型或图像等,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图表形象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申功能,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主动性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效果较差.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应当教会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问题.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将理论知识适当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帮助其建构知识结构.
另外,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其真正体会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数字与符号的简单堆积,感受到数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讲究课程导入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数学课程而言,课程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巧妙的课程导入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之初,教师应采用新颖有趣、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方法,例如问题探究式导入方式,课堂之初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其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教师在课堂之初,可利用多媒体工具通过细胞分裂现象的展示体现指数函数的含义.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初由1个细胞分裂为2个,再由2个分为 4个……以此来推出指数函数中X与Y的关系.这种导入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内在含义充分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