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琴
【摘 要】《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创设;情境;形成;习惯;掌握;策略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文化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
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
新课程中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结论。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直面我校现状: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但在我们研究的学校中,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几乎都在60人左右,甚至有的班级学生人数都达到70个,在短期内实现小班教学是不可能的。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教学就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因此,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认识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学”为主的“双主”教学模式。现阶段课程改革提出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这种模式的建立是借助课堂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都有权利参与课堂,这就要求每个成员都可以向别人发问,向别人阐述自己的看法。不忽视任何一位成员,一律平等对待,不剥夺任何人的发言权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主张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它成员。作为讲解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和筛选。其它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如当认真预习课文时,遇到不会的单词就会主动查字典,并查找资料中的有关注解。他的知识面不断的拓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也能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轻松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组织对话和操练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特别是在英语短剧的自编自演过程中,学生除了要选择、组织对话内容,认真准备道具,进行角色安排,还要在排练中对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不断地总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不但,可以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当教师讲完某一节课或某一单元、某一阶段后,要想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单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每组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在组内检查单词、课文的背诵情况,以及写作等等,然后把检查结果随时汇报到教师那里等等。这样就节省了老师的一部分时间,以便于开展更多的其他教学工作。
合作学习不仅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因为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