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长教育”理念的校本特色课程建设

2016-05-14 12:33谢妙婷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百合校本特色

谢妙婷

特色蕴藏着优势,而优势体现着竞争力。任何一所学校,不论是大学校还是小学校、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也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农村小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资源欠缺,教学设施落后,但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质朴纯净的生活气息、积极勤劳的全体师生。寻找农村文化积淀,善用特有资源,发挥自身潜能,开发个性化的特色课程,能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作为一所乡村小学,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上塘小学积极倡导“生长教育”文化,明确“教育即生长”的教育理念,构建了“生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生长教育”理念

1.“生长教育”理念的提出

(1)基于先进教育理念引领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即生长”的概念。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专门列了“教育即生长”一章,全面论述他的生长原则。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的需要,但这种尊重绝不是一味地放纵。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处于未成熟的状态,只有顺应其天性的发展,才能使之更好地发展。

(2)源于学校的办学实践和办学追求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乡村之中,长期浸润在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氛围中,农村优良的生态属性给予我们启示,教育要关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 “小百合广播站”“小百合礼仪队”“小百合志愿队”“小百合种植能手”“小百合合唱团”“小百合才艺展”等,形成了鲜明的百合文化,此外,还有“电脑小达人”“感恩父母教育活动” “国旗下的讲话”“科技部落”等。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校外近千亩的苗圃场是学生的综合实践基地,借助资源,学校近几年申报了几项植物探究的科技项目,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技探究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还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在设计“实践基地一日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认识小树苗”“小树苗的奥秘”“呵护小树苗”这三个主题,分别指引学生从苗圃的种类、特征、种植技术去了解植物,并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分别采用参观、资料搜集、采集标本、动手实践等形式在不同年级予以实施。

基于此,将生物学中“生长”这一名词借用到教育上,将“生长教育”定位为学校的根本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提供儿童生长的条件,让儿童在爱与安全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2.“生长教育”的内涵

每个学生都有生长的愿望,学校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影响其一生价值取向的、充满关爱的环境,充分调动其主动发展的灵性,让学生的智力、品德、体质等方面健康地生长,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为自己将来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生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关注每个学生每一天的生长。根本目的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长规律,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激发每一个学生自主生长的动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健康、快乐地成长。生长教育的信念是:相信每颗种子都是不一样的;相信每颗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都能自主生长;相信每位耕耘者在辛勤的劳作之后必然会有所收获。

二、“生长教育”特色课程建构

基于“生长教育”理念,学校建构起了“生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如下页图表所示。

“生长教育” 特色课程开发初期,采取“我与专家对话——校本通识培训”“学生心中的校本课程讨论会”“教师兴趣、爱好小调查”以及相关的参观活动等形式,来增强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理解。根据学校的实际与教师的特长调查,发现具备科技类特长的教师,适合开发种植课程;在德育教育方面,则有一批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发德育课程;根据学校地处农村的丰富资源以及部分教师的体艺特长来开发校本活动课程。

从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主要开设了两大门类的校本课程:一是必修课,二是选修课。

德育必修课程。结合学校特色,重点进行七项教育,落实四项活动。七项教育为:爱国教育、生命教育、礼仪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其中重点是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而要把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落到实处,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有关公益的活动,如植树、踏青等活动;二是有关感恩的活动,如家庭劳动、感恩家书等活动;三是有关成长的活动,如读书活动,相关演讲比赛等;四是有关责任承担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写字训练必修课程。除了国家课程中规定的汉字教学外,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又专门开设了写字训练课,由各班语文教师授课,全校统一在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进行专项写字训练,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巧。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习惯,并且在基本笔画及字体的结构把握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成立以下课程小组:电脑小达人、小百合合唱团、魅力乒乓球、科技部落、种植能手、舞蹈小妞、小摄影家、棋艺高手、英语角、小画家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完善相关评价机制,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百合校本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风吹百合香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医的特色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清心消暑话百合
完美的特色党建
百合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