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自己

2016-05-14 04:49高临阳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光老人家纪录片

高临阳

好纪录片看多了,再看剧情片便会提不起兴趣。仿佛面对终日玩套路的家伙,你不值得掏真心。纪录片的镜头一般对准两个方向,一个是外人,一个是自己(包含自身家庭)。我想用一点篇幅,谈谈后者与写作的关系。

2010年,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在北京草场地工作站,聚集了一批身份不同的年轻人,让他们拿起摄影机回到自己或父辈曾生活过的村子,记录被掩盖的记忆。纪录者在记忆中摸爬滚打,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这个计划叫做“民间记忆计划”。吴文光导演自己也同时创作了两部纪录片,一部叫《调查父亲》,关于他的父亲;一部叫《治疗》,关于他的母亲。导演在一次次对记忆的凝视与追问后,用影像里呈现出两幅原本不甚清晰的父亲与母亲的画像。与其说调查父亲,不如说是调查自己,与其说谈母亲病重时的治疗,不如说是在治疗自己。诚如《调查父亲》最后一幕镜头,沙地上写下的三个字——吴文光,在对父亲与母亲的寻访中,吴文光导演最终敲开的是自己的心门。

纪录片是影像的写作。这种写作,让我新奇与跃跃欲试,我还不曾以这种的方式去“调查”自己的父亲与母亲。但我对父母的认知,确也发生过突变。

曾经在我眼里,父亲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领规律的薪水,过规律的生活,我当然也曾听过酒后他和兄弟如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但对我来说,那太过于模糊与抽象。甚至有段时间,他单位无事,一度沉迷于在电脑上打牌,这让我很看不惯。但事情发生变化是有一次我独自在家。闲来无事,我开始偷翻(或者说巡视)着父母房间的桌柜,每动过一处,再原封不动归位。我突然在满是尘土的角落,翻出一本父亲当年的大学同学录。我从未见过这玩意,坐下来没翻多久就被击中了,我在里面找到一个与我每天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的另一个父亲。从他同学们的文字中,我看到父亲青年时期俨然一位学生领袖,大家对他的赞扬绝不是现在我们与同学如此这般的奉承,而显得十分真诚。这令我开始检视自己对父亲的“轻视”,甚至突然觉得,自己对他格外陌生。在吴文光的《调查父亲》里,他也一度因自己没有一个“伟大而正确”的父亲而感到自卑,但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居然曾经是飞行员。这个足够伟大的职业,令他振奋,一改对父亲的看法,即使很快他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职业,因为他父亲是给国民党开飞机得。从那天起,无论我与父亲关系多么紧张,想到他的年轻时代,我便不敢太放肆。颇有种“敬你当年也是条好汉”的心理,而且渐渐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他的影子。

对于母亲,我也是在一次随意聊天中,得知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母亲工作稳定下来,辛辛苦苦存了两万块钱。这时一个亲戚跟她讲,有个“机会”能把她调到更好的单位,但需要拿一万块打点打点。母亲想了想,咬咬牙拿了。但过几天,亲戚说不够,还得再拿一万。母亲死活不同意了,但父亲劝她说放长线,才能掉大鱼。母亲思前想后,心一横,又拿出一万。但这两万块,最终打了水漂。我记得母亲当时说到这里时失意的语气,她说她再也不会这么冒险了,她说她要永远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我猛地一惊,身体里的两个洞穴突然被打通了。我想到自己。我是一个平时自诩喜欢冒险的人,蹦极、登山、骑车环岛,总想着法要让自己活得胆子大些。但我在听到母亲讲那件事的瞬间,意识到事实上我一直过着一种保险的生活,我其实是一个很保险的人。我所有的冒险,是在掩盖我本质上的保险。因为我几乎所有的决定,总会给自己留好后路。我仿佛没有后路,便不会前进。在过去的时间,我羞于承认这一点,承认自己懦弱。我不是说母亲那一刻懦弱,我是说,我承继了母亲的性格,我无时无刻不给自己保险。想到这一点,我甚至有点轻松下来,因为总算我更深地了解了自己一些。我时常觉得,一个人之所以写的文字干瘪,拍的东西干瘪,归根到底是他没有真正了解自己,他不敢了解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丑陋,正视自己的欲望,所以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我们每个人都是刚睡醒的体育解说员,面对生活赛场上的神迹或谷底,返回头再看,当下的解说都是如此笨拙和愚蠢。自拍怎么搞都可以,但不要对自己的历史美图秀秀。你可以有很多自己,但要留一个素颜的自己。我意识到我的懦弱,便也要学会,如何孤注一掷。当然,我不想打点任何人,但我会倾尽所有,去拼一次人生。

在阿瑟米勒的《“推销员”在北京》里,作者谈到上世纪80年代,他在北京排戏时拜访曹禺先生,老人家把黄永玉写给他的信拿给米勒看,信的内容是黄永玉批评他四九年后再没有写出好戏。阿瑟米勒很费解老人家的举动,我倒是觉得煞是可爱,写不出好东西也一点不露怯。最近读高行健的《车站》,在后记中发现,原来80年代初高行健拜访曹禺先生时,老人家也把那信拿给他看过。我不禁笑出声,老人家太可爱,实诚到极点,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的节奏。笑后细思,老人家肯拿信给外人看是因为他对自己太了解,他不再遮掩,可以像个婴孩一样面对这个世界。跟这种态度比,写不写得出什么旷世名篇,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到写作上。所有的了解,不论对他人还是对自我,都是为了能让笔下的人物,像个人。在台湾上编剧课,有一位老师,他的课上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祖父,父辈以及自己三代人的全部历史。这个任务不做,老师不允许学生动笔写剧本。如果写作是千里之行,那么始于足下,不仅代表要开始动笔写,而且代表要把自己摸透,顺藤摸瓜捋出自己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个人物,了解到自己变成他,甚至活出他。据说侯孝贤导演可以在片场临时改戏,甚至改台词,我过去一直很表面地觉得,这是因为侯导导演功力强,但听廖庆松老师讲,这是因为他的编剧能力强。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人物了,他知道他电影中的这个人物,在这个节点,应该做出什么改变,这个人物遇到新的困境,又应该会有什么样反应。而一个对自己剧本人物感到陌生的导演,当美术指导跟他说,少一个道具或多一扇门时,这个导演反而不会拍了。

我从未想到,可以在和长辈的交流中,找到自己。我也后悔,意识到这一点时太晚了。上大学后,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家中的老人,也只有奶奶还健在。我想,下次回家时要跟他们进行一次长谈,用摄影机也好,录音笔也罢,记录下来。了解他们,也是了解他们所身处的时代,了解他们,也是了解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面对自己。只有面对自己,写作才有意义。

套路很简单,无非见招拆招。身为作者,一旦玩套路,读者就像坐滑梯一样轻松。但倘若你敢掏真心,读者就害怕起来,因为这意味着,他必须用双手捧着,搞不好,还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给作者的真心保温。

猜你喜欢
文光老人家纪录片
Rough Cut
郭文光
铭记于心的残缺
天降喜事娶老板,完成生育任务后竟是你死我亡
等待
超级蚁穴
鬼宅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成大业者不吃全鱼
我想去看望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