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艳 毕东
〔摘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掌握用户对联盟的服务需求。为了了解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的具体需求,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云南省8所重点高校用户群为例,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现状、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功能认知、服务满意程度、宣传情况以及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期待,尝试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云南省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9.019
〔中图分类号〕G2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9-0112-04
〔Abstract〕The service demand of the user for the alliance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In order to learn the specific demand of users for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this paper,focused on the user group of the 8 top colleges in Yunnan,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the cognition of users on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the satisfaction and expectation on its service and the publicity,aiming to offer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Key words〕library alliance;university library;user demand;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到13 000~14 000篇左右,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到70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5年翻一番,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1]。知识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用户对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省,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经费可谓捉襟见肘,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各图书馆组织联合起来,于是形成了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于90年代进入发展高峰。以美、英、德等国家为主先后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图书馆联盟,目前,美国是图书馆联盟最多的国家,已有200多个图书馆联盟。其中最著名的有研究图书馆(简称CRL)、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简称Ohio LINK)、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简称WRLC)以及乔治亚图书馆和跨州的专业性图书馆联盟——新英格兰法律图书馆联盟(简称NELLCO)等[2]。到了20世纪末,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诞生了全球数字图书馆联盟(简称G8)和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简称ICOLC)加拿大、法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该组织[3]。ICOLC的成员国家数量极多,覆盖范围极广,说明图书馆联盟已进入一个国际性的、以数字图书馆联盟为主的联盟时代。我国图书馆联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已经建立了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联盟。联盟组织多以高校图书馆为首,继而发展成为省市内部的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在联盟中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并占据主导地位。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CADLA(China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等[4]。
从国外研究看,Jalnes JKopp于1998年在《信息技术于图书馆》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图书馆联盟于信息技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论文。其文章首先在术语上对“图书馆联盟”一词进行考证,追溯了图书馆联盟的历史溯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图书馆联盟的状况,并展望了图书馆联盟的未来。国内对图书馆联盟的研究也有很多优秀的代表性成果,如燕今伟先生2005年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发表的《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机制研究》[5]、赵晖女士2010年在《图书情报工作》上发表的《鉴于上海协作网模式的我国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的优化问题研究》等[6]。
从CNKI知识网络平台服务的统计来看,和图书馆联盟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共收录1万余篇,以高校图书馆联盟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收录1 600多篇,占总数的16%左右。对于用户来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图书馆联盟,是否真的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了呢?前人的研究多是从联盟的建设现状、模式、中外对比、问题对策、经验分析、可持续发展及方向、知识网络风险及其防范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者甚少,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1调查目的
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云南省8所重点高校用户群,采用问卷调查和读者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实证数据,了解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现状、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功能认知、服务满意程度、宣传情况以及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期待,以期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服务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
为了了解不同用户群体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需求情况,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两套:一套针对图书馆馆员用户群体;一套针对学生用户群体。图书馆馆员调查问卷共13个选题,学生调查问卷共14个选题。问卷分为6个部分,即用户背景信息、用户使用图书馆现状、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了解、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宣传情况、用户满意度、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期待。题目类型以单选题为主,多选题为辅,加上少量的填空题和适量的开放性问答题及李克特量表题。对服务满意度调查、服务宣传情况和培训情况的题目均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其中1分表示“很不满意”、“宣传非常不好”和“几乎不培训”;2分表示“不太满意”、“宣传不好”和“很少培训”3分表示“一般”、“宣传一般”和“培训一般”;4分表示“基本满意”、“宣传好”和“经常培训”;5分表示“非常满意”、“宣传非常好”和“总是培训”。
22数据收集
2015年7月,笔者选定云南省8所重点高校,分别为: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的图书馆馆员为调查对象,发放纸质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2015年9月,笔者选定云南省8所重点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以学生用户为调查对象,发放纸质问卷4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 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78%。
23数据录入与检验
在进行数据收集后,利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对李克特量表题目进行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类一至类六代表的题目为:类一为用户需求调查的目的;类二为;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使用现状;类三为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功能认知;类四为高校图书馆联盟对用户的宣传情况;类五为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满意程度;类六为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期待。如图1看出,问卷整体的Alpha值是0815,说明问卷的效度还是比较高的,从类一到类六Alpha值均在06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已经达到标准。从KMO值来看效度,KMO的值都很接近07,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显著值为0000,说明问卷具有有效性。
3调查结果分析
31用户背景分析
在4 940名调查对象中,从学科、性别、年龄、学历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学科和性别比例用主坐标显示,年龄和学历用次坐标显示。女性共2 460人占总数的4980%。20~29岁有4 400人占8907%。在随机抽查的用户群体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前三位学科依次为:植物病理学(2267%)、民族学与文化学(2065%)、生物学(951%)共涉及25个学科,80个专业;本科学历占7932%,硕士研究生学历占2068%。
32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使用现状
为了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针对学生用户设计了单项选择题,在随机抽查的4 400个调查对象中,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在4 400个调查对象中,“经常到馆”的研究生比例占7802%,本科生的仅51%,平均到馆比例为5659%。这说明图书馆的使用率偏低,尤其是本科生的到馆比例较低。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没有必要亲自到图书馆才能获取;另一方面,用户对资源的需求更加趋于个性化、复杂化和动态化。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会因为自身的服务能力和信息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图书馆的使用率偏低。
33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功能认知
为了了解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认知和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情况,笔者所选的8所重点高校均是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图书馆均有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相关服务。对4 940名调查对象设计了5道题目可供选择。题目分两大类:一类是对高校图书馆联盟概念和作用的认知;二类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情况。用“是”与“否”进行认知情况和服务情况选择。“是”表示“知道和了解此项服务”,“否”表示“完全不知道和不了解此项服务”,结果见表2、表3。
从表2可见,学生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和作用认知程度并不高比例不足30%。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情况了解最多的是共享数据库为 6068%,了解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均不足55%。由此可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虽然已经了解或者已经使用了图书馆联盟的一些服务,但是却不知道这些服务属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范畴,也不了解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和作用。
34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宣传情况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大力宣传,能使用户有效了解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和其服务范畴。为了了解高校图书馆联盟在高校的宣传力度,笔者采用李克特量表专门设计了两道题,首先针对所有调查对象对联盟的宣传情况进行了解。结果见图3。
在调查的4 940名用户里觉得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宣传非常好”和“宣传较好”的占5851%,觉得 “宣传非常不好”的占182%。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宣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用户了解和使用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
同样采用李克特量表,针对高校图书馆联盟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解,结果见图4。“总是培训”的0人,“经常培训”和“一般”的只占了3836%,“很少培训”的占5307%。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联盟对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很少。馆员对业务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有助于正确引导用户认知和使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联盟对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仍需加强。
35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满意度分析
服务的宗旨就是让用户满意。为了了解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满意程度,笔者同样采用李克特量表来调查用户的满意程度,结果见图5,“非常满意”的仅占3974%,“基本满意”的占526%。由此可见,有一半以上的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不是很满意,说明在应对急剧变化的信息环境和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方面,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建设还需加强。
36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功能期待
为了了解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功能的期待,笔者设计了9道题目供用户选择,5分表示“非常赞同”,1分表示“非常不赞同”,分数越高说明用户对该功能的期待程度越高。笔者计算出各项功能期待的平均分,并由高至低排列,结果见表4。表4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功能的期待
排名功能期待得分1区域合作服务3662提供学术研究合作平台3593资源协调建设服务3594科技查新服务功能3345联合信息服务功能3316提供技术支持3207提供原文传递服务2998定期进行业务培训2589提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243
由表4可见,“提供原文传递服务”、“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这3项平均分低于3,其他6项平均分都高于3,其中,“区域合作服务”、“提供学术研究合作平台”、“资源协调建设服务”这3项的得分最高,说明这3项功能是当前用户最需要的功能。
4结论
在“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多种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切实满足用户需求”的思想指导下。为了了解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需求情况,笔者从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现状、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认知、高校图书馆联盟对用户的宣传情况、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满意程度、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功能期待等方面进行调研,结论是:(1)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图书馆借阅率和利用率逐渐降低。(2)学生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认知程度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学生用户不了解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什么?用来做什么?不了解其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3)高校图书馆联盟对联盟的章程、功能、服务类型、使用办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还存在宣传不到位、宣传面狭窄、宣传缺乏吸引力和多样化等问题。(4)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满意程度一般,一半以上的用户满意程度不是太高,认为还需要提升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能力。(5)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各项功能都比较期待,其中期望值最高的是“区域合作服务”、“提供学术研究合作平台”和“资源协调建设服务”。用户希望整合和利用他馆的信息资源,在资源共享合作服务、区域联合建设服务和学术研究合作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建立一个多功能、多服务,满足用户全方位需求的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信息爆炸[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88194.htm,2012-12-12.
[2]朱晓华.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4.
[3]ICOLC.ParticipatingConsortia[EB/OL].http:∥icolc.net/consortia?title=&page=6,2013-01-06.
[4]李雪原,徐伟.国内外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9):14-17.
[5]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24-29.
[6]赵晖.鉴于上海协作网模式的我国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的优化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69-73.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