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探究

2016-05-14 14:13肖斌邓雪雅
关键词:培养体系会计本科生

肖斌 邓雪雅

摘 要: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会计培养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9-0079-03

近年来,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民办院校,它们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股生力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高等教育普通本科招生数为374.06万人,相比2011年,增长了4.9%。而民办高校本科招生数为94.52万人,相比2011年,增长了7%。可见,民办高校本科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且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具有会计专业的民办本科院校都不约而同地重视会计专业的建设,进一步增加会计本科生的培养数量。

随着民办高校在会计本科生培养数量上明显有所提升,培养体系是否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学生是否对之满意?如何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的质量?这些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系739名应届毕业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的不足之处,探讨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的改进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为了解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的现状,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调查问卷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这所民办高校的会计系739名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的实习期、试用期进行调查。问卷随同实习报告同时回收,保证了问卷的真实、时效性、回收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旨在探讨: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对目前培养体系的认知评价。

(二)数据处理

这份调查问卷共有10道问题,最后回收有效问卷共703份。问卷选项设计采用 Likert 5 级量表形式,每题设有5个选项并赋值。问卷统计数据采用Spss19.0和办公软件Excel 2007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均值差异比较、T检验等统计学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1—2题设有5个选项并赋值为:5=非常不满足,4=稍微不足,3=一致,2=较为满足,1=非常满足,对所选项求平均值即可得到被调查者对目前会计专业培养体系的评价。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不满足程度越高,说明学生对目前培养体系的评价越低。

从分析结果表1可知,应届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满足就业岗位需求”的样本均值为4.205,标准差为0.3150,以这一列数据为样本,以均值3为基础,对样本进行α=0.05的t检验。检验结果:t=17.534,sig=0.013<0.05,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应届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认为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较不能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不满足程度大于3,说明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要求有较大差距。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会计实践技能是否满足就业岗位需求”的样本均值,结果为4.658,大于3,且大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满足就业岗位需求”的样本均值4.205,说明学生会计实践技能较不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与就业岗位对接的差距相当大,且实践技能培养比理论知识体系培养脱节更大。这个问题民办高校必须要正视起来,思考对策,不然就失去专业教育的内在意义。

问卷3—10题设有5个选项并赋值为:5=非常重要,4=比较重要,3=一般,2=不很重要,1=不重要,所调查的是应届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对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会计电算化、审计这八门课程重要性的认知评价,经计算,除了审计课程,其他7门课的样本均值都大于3,这说明学生认为除了审计课程外的其他7门课程都很重要。按均值从大到小排序,排在前3位的课程是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说明实践性越强的课程学生越认为重要。

这反映,目前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经历了实习与试用期,初步工作的心得是认为就业中会计实践技能比会计理论知识更重要,会计实践技能与就业岗位对接的差距相当大,故民办高校培养体系应该考虑把培养重点放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二、改革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建议

用人单位的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只有从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用人要求出发,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1]。通过这次调查,可看到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实践能力不足,现有的培养体系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需要科学地对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培养体系进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能力本位设计实践课程体系

调查表明,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紧贴社会的需求,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手工处理会计账务基础能力、信息化处理会计账务拓展能力、财务分析管理综合能力[2]。

1.实训课程与理论主干课程配套。根据前面的调

查,学生认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会计电算化7门课程都很重要,因此,可以考虑设计与这7门课程对应的配套实训课程。对于企业与学生都认为重要性最高的会计电算化类的课程,可以考虑设计ERP管理软件实训、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课程进行强化。

2.科学指导资格证书考试。从目前会计人才招聘广告可知,用人单位比较重视会计电算化初中级资格证、ERP初中级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因此,可以考虑在课程结构中引入资格证书考试宏观指导,每年在新生入学期间的专业介绍会上,就把“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会计证过级”三线考试导向图详细讲解答疑,提早宏观科学指导学生在校期间选取适合自己的资格证书考试,避免盲目跟风现象。这种宏观指导,可以令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根据自身情况有效率地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增加自身的含金量。

3.开放式毕业实习。可以考虑在会计课程体系中,设计8周的开放式毕业实习实践课程,建立课内外衔接、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这8周内是完全离校出去实习,实习单位可以自己找,也可以选择到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通过这8周实习,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磨炼,这是学以致用、综合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

(二)选取与编写能力本位的专业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保障,面对民办高校会计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用的专业教材应具有一定的能力本位指导性,符合民办高校本科生的学习水平,能够实现学生的渐进式可操作性学习要求。选取教材时不仅要在单学科教学角度上考虑,还要在会计学科整体知识点联系上考虑,做到各门课程有机衔接,避免有关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另外,我们可以从本校会计系学生的就业方向、学生的学习水平、课程设置体系的学时等的实际情况出发,自己编写教材。例如,我校会计系组织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教师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和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会计实务,结合课程安排实践项目的内容、项目所用时间以及实施时间。由具有资深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带领青年教师,组织编写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教材,通过这种方法编写的教材,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应用性,更加适合民办高校使用。

(三)运用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

有了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有了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材,这只是一个宏观科学规划的平台,还需要在微观上科学地执行,于教学过程中引入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转变照葫芦画瓢的实验方式,在传授抽象、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实践机会和创新机会。然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多是依靠教师发挥个人职业魅力,根据课程性质、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根据教学条件进行改革创新,下面只是列举几点建议供参考。

1.案例教学法。案例来源要从会计实务中发生的事件中选取,同时要具有代表性。案例的编选要符合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从案例中能领悟会计核算管理的实质,掌握核算管理技巧。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适应性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如充分地动员和鼓励学生思考、动手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进行案例讨论时,教师应当将自己定位为主持人角色,引导学生进入互动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主动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亲自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总结点评。

2.情景教学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上,创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情景,努力将现实企业搬到课堂上进行教学体验,进一步丰富课堂实践内容[3]。形式上尽量采用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再将会计手工的操作局限于练习阶段,应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现状相结合,结合适当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模拟现实中的税务服务大厅、银行柜台、保险公司服务大厅、会计师事务所、实体经营的各类门店,都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如果学校的场地条件有限制,可以尝试采用现代3d技术,进行虚拟场景模拟。甚至可把学生带出去,例如带领学生熟悉税务局办税大厅的全貌,了解实体纳税业务的办税的流程、办税的注意事项等;这种情景教学法可以使校内实训逐渐深入社会实际,缩小实训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培养学生专业判断、综合分析、表达、交际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3.竞赛型分组实训。大部分的高校会计教学可能都尝试过分组实训,模拟会计工作岗位角色,进行全面综合练习。本研究重点提倡的是竞赛性质的分组实训,并且与其成绩考核挂钩。例如全班学生先进行岗位竞聘分组模拟企业的财务处处长,竞聘成功的财务处处长可以有挑选组员的权利,组建自己的团队。这样马上就营造了一种剧烈竞争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力争上游的学生有了锻炼发挥的机会,某些学生想偷懒搭便车浑水摸鱼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教学实践内容,整个实训过程中模拟企业的财务处长可以对该小组成员的考勤、课堂表现、实验结果进行考核,最后每个学生的总评成绩由“教师对个人岗位表现评分+教师对小组实验结果评分+小组财务处处长对组员的评分”共同组成。这样的教学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优胜劣汰的残酷性,促使学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好成绩,无形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交际能力、综合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提升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

优化教师团队,是培养民办高校会计本科生实践能力的保证。民办高校教师的来源大多是直接招聘的应届的硕士生,这类青年教师等于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难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时难免存在力不能及的现象。民办高校教师另外一种来源就是招聘的已经退休的高校教师,部分这类老年教师已经有休养的心态,不愿意再花精力学习新知识,有可能导致所示范的内容已经与社会脱节。

针对这两种典型现象,本研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供合适的待遇,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同时符合高校教师标准的会计专业人士到学校任专职教师;二是聘请资深会计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客座教授;三是为在校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更多与会计实际工作接触的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四是开设实践专题讲座选修课,邀请本系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主讲。这样的讲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具有很好的学习、人生、就业导向性。

(五)拓展会计实践教学空间

本文所指的拓展教学空间,一种方法是拓展现实中的教学空间。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实训资源不足。例如,我院会计系已经与湛江市12个企业合作建立会计实践基地,其中有湛江市信达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千福田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会计服务机构,有广东信威绿色家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企业。与这些企业建立会计实践基地,不仅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还可以聘请合作单位会计部门资深精英人士担任学生的社会导师,同时设计一定的薪酬监督机制,保障实习的质量。学生通过校外延伸学习空间,实践体验所学理论知识,对会计知识融会贯通,增长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企业也可为招聘人才提前筛选,提前培训适岗人才。这种方法为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缩短了距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本文提倡的是另外一种拓展空间的方法,就是拓展虚拟的教学空间。如今,教育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终身化发展,我国已经借助网络软硬件资源,使用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手段建设了大量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库,可以满足高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4]。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库,拓展会计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例如利用学校校园网,建立本校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库,把会计精品课、实验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课后习题等挂上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浏览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还可以设计讨论社区,让学生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网上进行“指正”和“点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库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弥补民办高校师资不足、硬件不足、软件不足等缺点,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焦蒙蒙,万晓文.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

的市场导向选择[J].财会通讯,2010,(31).

[2]温丽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进的思考[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3).

[3]吴华芝.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英

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9).

[4]冯向春,肖希明.论高校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的环

境与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09).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会计本科生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