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芳
【关键词】 幼儿园;园本课程;本土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76—01
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幼儿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园开展了嘉峪关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工作,以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让幼儿了解本土文化,并开发出具有实用性、地域性的园本课程资源。
一、建构以嘉峪关本土文化为依托的园本课程资源背景
嘉峪关长城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被誉为“天下雄关”。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以及横亘于戈壁之上随处可见的汉、明长城,这些珍贵的长城遗址、遗迹,串接成一条历史文化长河,滋养着嘉峪关的城市文化,铸造了嘉峪关独特的城市品格。嘉峪关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如石关峡黑山岩画、古墓葬文化——“地下画廊”、“新城魏晋墓群”等。这些丰富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资源为构建具有嘉峪关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用整合、发展性的原则构建蕴涵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资源
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规律,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为每个幼儿提供成长、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是我们思考、构建的重点。基于此,课程开发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文献并深入实地,搜集整理长城文化及本土艺术素材,研发了题为《我爱嘉峪关》的本土特色园本课程。
课程分四个版块:第一版块《我的家乡嘉峪关》将嘉峪关的文物古迹、传说、古诗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展现了嘉峪关的历史和发展。如收集了“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神奇的黑山石刻”等景观,“击石燕鸣”、“定城砖”的传说等;第二版块《嘉峪关的动植物》集合了嘉峪关特有的动植物:沙漠之舟骆驼、戈壁精灵壁虎、青羊、沙鼠等动物,红柳、锁阳等植物,木兰箭、左公柳、九眼泉、羊驼运转、龟盖山等传说;第三版块《嘉峪关的美食和民族》收集了嘉峪关独有的美食和生活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及各种本地的特色美味,如烧壳子、沙葱、锁阳咖啡、烤肉、发菜等;第四版块《嘉峪关的艺术创想》将独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集结成册。课程为幼儿留下了进行自主创作的时间,增强了儿童的活动兴趣和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感受家乡文化、本土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热情。
三、立足实际,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实施本土特色园本课程
1.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互为补充,丰富本土特色园本课程拓展
幼儿需要的,才是适合的。我们坚持以幼儿的视角为出发点,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实际,将园本课程中融合的文物古迹、传说、古诗、民俗人情、饮食文化等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以主题方案的形式呈现,融合语言、社会、艺术、健康领域的教育活动,并向下延伸至区域活动,进行多元化拓展,极大丰富了幼儿的相关认知和经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区域活动中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根据园本课程内容,并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雄关小舞台、雄关小小练兵场、雄关手工坊、烧烤吧、长城建筑区等活动区,在各个活动区投放了与园本课程相关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区域,与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自主学习与发展。
2.家园共育互为补充,挖掘本土特色园本课程资源
为了让幼儿能亲身感受并逐渐了解嘉峪关文化,我们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请家长带领孩子游览嘉峪关的名胜古迹,并用影像记录下来,让家长在体验中与幼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然后幼儿之间进行展示和交流,加深幼儿对嘉峪关文化的感受和认识。我们还从环境创设入手,注重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将课程内容与环境创设有机结合,创设出具有嘉峪关本土特色的环境,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造性地去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让幼儿充分感受家乡文化的内涵,发挥了环境的育人功能。
3.进行研讨与专题交流,促进本土特色园本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本园实际,在园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研讨,通过教师个性化设计、活动观摩、集体备课、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一课三研等形式,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实施交流、反思、研讨、再实施的循环式探究过程。
创建本土特色园本课程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完善和拓宽园本课程资源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