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勇 孙美晖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难度最大、最迫切的工作。文章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思政课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9-0028-03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我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努力实现思政课建设的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解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越是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其生命力越是顽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迎接外来挑战的现实需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概念。
(一)何为“马克思主义”?
按教科书所言:“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对我国而言,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注意几个区分。首先区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与具体观点和个别论断的差别。马克思主义创立者自己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只是提供了基本的原则、立场、方法,而个别结论都是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紧密相关且不断变化的,所以,如果死抱教条,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恰恰是反马克思主义。其次,还要区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还是要立足于本国实际,但也要借鉴别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优秀成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后,要区分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几经推敲,不断走向科学,但是整个教科书体系仍存在缺陷,内容比重分布不尽合理,比较僵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当下的视野解读马克思主义,脱离时代、群众与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成为教条,最终只能走向没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前提。
(二)何为“大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是指全国各族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这个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量的层面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普及化,让人民群众能够接触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点主要通过广泛宣传得以实现。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语境下,“大众化”中的“大众”这一概念就特定化为主要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人群,大学生是国民中文化程度最高,素质最优,可塑性最强的一个群体,也是外部敌视势力最为关注的一个群体。青年强则国强,他们与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最紧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先取得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实效。青年大学生是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也是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特定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也就归结为“如何在青年大学生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或者归结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问题。
(三)何为“化”?
对这一概念的强调,源于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手段及效果的反向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人民群众接受和信仰的质的层面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深入化,让更多的人不但接触而且要接受进而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实现这一点就不能仅仅依靠宣传,而要依靠“教化”。众所周知,今天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的实际效果应该说不可小视,为什么其手段如此有效?而我们每天宣讲马克思主义却听者寥寥?这一点,值得所有思政教育工作者深思。如果我们分析其核心机制,就会发现,并不是强行的推行和宣传使然,而是“渗透”潜移默化。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抵御和平演变,应该借鉴这种方式。所谓的“化”是一种同化、内化的过程,将希望传递给对象的观念用一种“暗示”的方式传递过去,使其感觉是自主的选择,避免拒斥感的产生,乐于接受。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化”为一种精神营养,让学生乐于自主消化吸收,而不是硬“塞”给他们一块块食之无味的“说教板砖”或消化不良的“化石”。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反思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日益边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撇开大家熟知的原因,笔者认为,多数思政课教师观念滞后,没有立足于社会实际和时代特点,具体体现如下。
(一)思政课的功能:宣传还是教化?
宣传是理论横向普及的有效手段,而教化则是理论深入人心的必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诚然,对于普通社会人群而言,由于没有系统的课堂教育,宣传是一种必要的方式。但对于在校青年大学生而言,仅仅宣传则难以达到塑造其灵魂的目的,更应以教化为主。
分析当下的思政教学,应该说教师很用心,很尽力,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搞清楚在讲课的过程中,是应该以“说服人”为主,还是应该以“吸引人”为主。教师们往往各执一端,以“说服人”为主,课堂单调,而且往往不能真正“说服”,而是“压服”,课堂缺少一份“温情”和乐趣,学生会拒斥。另一些教师则把功夫下在“吸引人”上,为了把学生留在课堂上,只要学生爱听,无所不讲,而当下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有一些往往是与主流价值观不符合的负面的观点,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事件,如果选取这些案例,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不能取得实效,还会产生负面效果,使非主流、逆主流反而成为主流。教师,或 “技巧”缺乏,或“立场”缺位。
在思政理论课堂上,常见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睡得不亦乐乎,或者教师像是在表演,而学生仅仅是观众和看客。教师不可谓不尽心,而学生却仍然敬而远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直以来都以看待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对待思政课,将思政课工具化,以一种工具理性的思维进行思政教育。这是使思政教师颇为尴尬,使学生反复问及思政课程的功利性用处的原因。自然科学重视普遍规律,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教人做事,驱动人的是可预见的功利性目的,因而这种思维方式把思政课教学的功能理解为理论宣传和观点灌输。实则不然,它更应该是种“教化”的过程,始终与人性相关。所谓教化,是一个人自我不断提升自己人性的过程,人如何学会做人,不是靠别人传授。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不是宣传,起码不应该仅仅是宣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成长中塑造“内在的范本”,促其自我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就某件事告诉已经具有自我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对与错,而是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坐标和判断方法。
(二)思政课的定位:理论还是实践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究竟仅仅是需要讲授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理实结合,但最终要落实到实践层面的问题。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工作中,很多教师却将这一实践问题完全理论化,学生则将其技术化。众所周知,仅仅是理论问题可以通过宣传达到传播的目的,而实践问题则必须落实到现实层面的具体事件中,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中才能加以解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指出理论知识是针对普遍性的东西,实践知识则是针对日常变化的现实,需要培养一种“实践智慧”。在理论层面,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基本的立场、原则、方法,而实践智慧则必须由学生通过投身实践活动去自我培养和塑造。大学不能只是简单培养专业人才,也不能培养只会背教条、言必称马列的书呆子,而是造就真正能为国所用,为民所用,为社会所用,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马克思特别强调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或者将理论实践化,只有如此才能改变世界。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把这一最终本应落实于实践领域的问题彻底理论化。理论教学成了教条宣讲,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成为当下思政课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下思政课改革的对策
(一)更新课堂理念
要摆脱传统的“极化的课堂主体界定方法”。所谓“极化的课堂主体界定方法”就是教育者预先在教师与学生中,确立正价值一极与负价值一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课堂主体规化到教师一极,就是规化到学生一极,这种非黑即白的狭隘的理念既造成教师与学生这本应“教学相长”的相互依赖的两极处于对立的紧张关系中,又导致课堂的教育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以教师为主,就容易成为“一言堂”,“填鸭式”;以学生为主,容易出现思想导向的偏差,因为现实中,学生往往对反主流价值的思想观念和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增强课堂魅力,不妨将课堂看作是“游戏”,伽达默尔指出,在游戏中,“游戏的真正主体并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游戏的真正本质在于使游戏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游戏的人好像只有通过把自己行为的目的转化到单纯的游戏任务中去,才能使自己进入表现自身的自由中”[3]。“游戏最突出的意义就是自我表现”[4]。在课堂这一特殊的“游戏”中,教师只是预先制定规则和秩序(马克思主义),是课堂“游戏”的主题和环节的设计者,导引着课堂方向。一旦进入课堂,教师与学生就都是游戏的参与者。课堂是一个主体间性环境,互动也绝不仅仅是强行提问与被动作答。要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他们不仅仅是观众,而是要积极地表现自我。教师让出课堂的控制权与学生分享课堂,唯有如此,才能盘活思政课堂,转“塞”为“化”,润物无声。
(二)扩充教学内容与方法
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游戏”中来?这就需要我们思政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用最新的时事,最切身的经历融入理论的阐释,用灵活的方法,大胆的设计吸引学生参加。如何说服学生?课堂应以问答方式为主,以学生主动发问,针对性地作答,才能切实地说服学生,使其心悦诚服。解答学生一个疑问,远比讲一整天课更容易使其信服。思政教育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思政教育的作用机制上来看,我们希望学生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这恰恰也反向从逻辑上说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眼和落脚于现实与实践。对青年学生而言,唯有感觉到在实践中有用才会相信,唯有相信了才会乐于去听,积极去学,才会有兴趣去钻研,去弄懂。所以,教学中首要的关键是善于了解并解决学生迫切关心的具体、现实问题。而从教育结果来看,学生最终将达到的是由学到懂,由懂到信,由信而用。到底“说服人”重要还是“吸引人”重要?正像马克思自己所说的,“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在思政课中,人既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于教师而言,要使所讲的理论说服人,前提是教师要真懂、真信、真用。于学生而言,以人为本体现在思政课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需要为主线,解决学生最困惑、最感兴趣、最需要解答的问题上。教育过程中,讲事强于讲理,解疑强于讲事,做事强于解疑,这后两点要求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所想、所需、所疑,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做到“吸引人”可以让学生乐于了解马克思主义,而要让学生接受进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则必须做到“说服人”,当然,说服人是核心,吸引人是前提,二者缺一不可。
(三)拓展教育平台
思政课教师应勇于接受、学习、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并积极利用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当下,我国高校的确在大力提倡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校的学生情况构建思政课教学网站,但翻开此类网站,我们会发现多数网站仅是空架子。从网站内容上看,其多是上课教师教授案例的重复,课件的展示,资料陈旧;从形式上看,其多是相同的死板的几大板块,缺乏自我特色;从功能上看,其以浏览为主,缺乏互动性。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终身事业,必须摆脱“思政课仅仅是课上50分钟”的狭隘见解,切实构建并完善思政课专业网站,开辟网上交流平台,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方法开展课下教育,充分发挥潜课程潜化育人、终生育人的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生生涯延伸为终生教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终生受益的树人课程。并且,进一步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缓冲地带,起着对大学生“定型”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既然是以理论为基,以实践为果的活动,其功能的实现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际上,就现实情况看,学生的在校的校园风气、生活氛围、信息环境、人际感染等等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不可小视,通过氛围的熏陶与同化,远比硬生生强迫其接受观点来得有效。这就需要高校在学校层面加强校园大环境、校园整体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空间与环境,保证学生有多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宣、教、化融为一体的工程。只宣不教,马克思主义将仅仅停留于空洞口号;只教不化,其则仅仅是脱离实践的虚无理论;唯有将其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融入其灵魂,变成其信仰,才能够真正达到育人、树人的目的,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改造的力量。
参考文献: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207.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3][4][德]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