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红 宗凤昌
【摘 要】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自主性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笔者提出了将英语自主性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说明了读写结合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以及自主性阅读材料的选取原则,其次从培养学生阅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入手,介绍了笔者组织学生开展的自主性阅读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以读悟写,以写促读”的可行性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适应性;创造性;读写结合;英语自主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07-04
【作者简介】1.顾晓红,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2.宗凤昌,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发展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自主性阅读,更是学习者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终身学习英语能力的最基本素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并明确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然而,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往往对英语阅读动力不足,方法不当,缺乏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的过程是最主要、最可靠的输入来源,而阅读后的输出活动则是检查学生阅读理解程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促进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阅读的升华,是学生对语言进行内化和迁移的过程。课标的八级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就口头或书面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自主策划、组织和实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商讨和制订计划、报告实验和调查结果……”(教育部,2003)。因此,将高中学生的英语自主性阅读与主要的输出活动——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依据
德国心理学家哥尔德斯坦的机体理论提出:机体是一个整体,它的基本倾向是实现自身能力、自身人格,即自我实现的倾向。因此,自主性阅读,也可以看成是学生实现和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英语自主性阅读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与读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谓英语自主性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断获取语言信息,感悟人文意蕴,体验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英语综合素养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适应性,即掌握相应的词汇量、熟悉一定的句式、能基本读懂文本、有相应的语言感知力并积累一定的现实经验等;另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即学生通过阅读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维、想象、概括、感悟等,并能用特有的方式富有个性地表达出来。培养阅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是英语自主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培养学生的阅读适应性和创造性
既然自主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有能动的适应性训练,又要有创造的展示性训练。只有在以“自主性阅读”为中心的基础上,使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以适应性阅读为基础,以创造性阅读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自主阅读的境界。
(一)学生自主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为培养阅读的适应性创设条件
毋庸置疑,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阅读资源,但仅仅依靠教材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除教材外,高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30万词以上。就当前英语教学实际而言,大部分自主阅读材料都是教师为学生准备或者推荐的。为改变这一局面,我校英语教师提倡学生每学期给老师或同学推荐自己在自主阅读中碰到的高质量阅读文本至少五篇,因为这才是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将文本的选择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促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真正从阅读中学有所获,提高阅读的能力。在难易度的把握上,应该选择难度适中或略微偏难的材料。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稍有难度的材料,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力达到下一个发展水平。
我们鼓励学生去阅读最新的英文报纸、杂志或网络文章,尤其是原汁原味的材料。教师可以在假期布置学生阅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并写读后感,开学后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美文推荐赏析活动;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可以穿插《新概念英语》的教学,并要求学生背、默其中的经典句子、段落甚至全文等等。当然,这种课外阅读并不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而采取的措施。实际上,平时多接触这些地道的阅读材料,不但可以使学生丰富阅读的背景知识,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培养一定的语感并积累一些地道的语言表达,训练他们英语思维的方式。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英语阅读材料的来源除了常规的名著和报刊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开发更多的可供自主阅读的资源,如,网络资源、原版电影、电台节目(如VOA、BBC)等。甚至广告、食品包装、说明书、车票、船票、飞机票等,都是贴近生活、实用性很强的英语自主阅读材料。
(二)以读悟写——培养学生阅读的适应性
课程理论认为,自主性两个重要的方面是选择性和责任感。我们在设计自主性阅读教学时,应该设置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对学习的责任感。因此,教师在精心挑选出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高质量文本材料后,可以对其进行加工、整合,使之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自主性阅读离不开教师适当、正确的引导,但重心应该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能够不教”。通过英语自主性阅读课堂教学的范例,教师更多的是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发现、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笔者在开展英语自主性阅读教学活动中,经常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赏析,并让学生揣摩出题老师的心理,尝试将美文改编成高考经典的阅读类题型——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等,在全班范围内对文本进行深度探究。
以下是笔者开展英语自主性阅读教学的一次案例。学生A提供了一篇美文Why did I Quit Hunting?文章篇幅不长,但语言极其优美,情节非常感人。故事发生在一个又干又冷的早晨,地点是在小树林里。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我”和一头通人性的鹿之间的故事。首先摆在读者面前的是故事的结尾:“我”再也不打猎了。作者用极为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自己曾经对于打猎的痴迷,可谓卖足了关子。接着,作者从故事的开端入手,写到某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打猎,在与一头鹿亲密接触后,放弃了猎杀它的想法。在最引人入胜的故事高潮部分,这头鹿倒在了别的猎人的枪下。
在上课之前,笔者与学生A进行了多次探讨,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对课堂活动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思。为了使一系列的自主性阅读活动有序开展,笔者先让学生A把文章最后一段——故事转折性的结尾去掉,把剩余部分挖掉20个词,改编成一篇完形填空,以供全班学生在预设的任务情境中自主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去疏通上下文意思,完成完形填空练习。该环节既是对学生把握语篇、语意连贯性和运用语言准确性的考查,又能培养学生对上下文精细的理解能力、缜密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完成该完形填空练习后,由学生A向全班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对文章进行疏通,对完形填空所考查的重点词汇的用法进行讲解,并组织同学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及其所反映出来的人文思想。这一过程,可以给学生足够的语言感知和体验,使他们得到足够的语言输入,以促进他们的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等)的巩固和学习,能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以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学生A绘声绘色地分析完所推荐的文章后,笔者对其讲解及时进行了点评,鼓励学生再次自主阅读文本,找出文章中可圈可点的地方,把文中优美的词句划下来,摘抄在好词好句积累本上,课后加以背诵,为语言的输出——写作做好准备。对于文章中经典的词句,尝试着让学生翻译成中文,使学生进一步去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美妙之处,提高了学生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例如,文章中对森林美景描述的一段文字:
Sometimes you walk among the huge trees,
6 the sunlight filters through. Its quiet and big, with 7 of white and green and gold. And the silence is like 8 of a church.
6. A. when B. which C. where D. how
7. A. decoration B. mixture C. colors D. touches
8. A. what B. that C. one D. those
该段文字中第6空考查的是定语从句,先行词trees在从句中作地点状语。第7空很多学生选B.mixture或C.colors,没有体会出阳光透过树林照射进去,反射出的斑驳陆离的色调,应选D.touches。第8空考查了that指代不可数名词silence,将小树林的宁静与教堂的寂静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该段文字措辞优美,描述的景色更是美轮美奂。通过翻译,学生能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深秋小树林的美景,在讲解时,教师如能引领学生咀嚼文章所创设的唯美意境,实现心灵的沟通,由人而及动物,由动物而及自然,则必定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课程标准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是实现语言之间转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形成真正的英语思维能力之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中英文的转换与翻译。因此,对于具有一定阅读挑战度的文本我们经常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翻译。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文本处理活动——学生A推荐、改编文本材料;全班学生运用语言知识通过上下文语境完成完形填空练习;学生A疏通文章脉络,组织学生就文章内容展开讨论;教师点评并再次组织学生赏析、翻译、背诵好词好句等四个环节,学生英语阅读的适应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为阅读的创造性——语言的输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写促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
在常规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读后输出活动往往比较单一,多为问答、选择、填空、填写表格等形式。这些活动拘泥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和拓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文本是英语教学的载体,通过文本阅读,我们可以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领略其生活体验和价值观,与作者达成情感的共鸣。文本还承载着话题、语言、结构等功能信息,对写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文本价值和内涵的挖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同时,作为语言输出的写作,要求学生首先要有充足的,与写作话题相关的、内容丰富、语言地道的语言输入。学生在品鉴文本、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之后进行语言输出,收获的不仅是阅读理解力的提升,还有文学欣赏力、书面表达力的飞跃。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整体研究文本结构,更应该善于发掘文本中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扩写、改写及创写等方式进行写作,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以上任何一种基于文本的写作,都要求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层加工,即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推敲,从文本提供的大量信息中提炼核心思想,理解文本的写作思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搜集作文素材,学习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的源泉。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增强语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储备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而已,很少有学生主动、有意识地从课文文本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其结果是文本阅读与写作相脱节,学生不能从文本中受益而提高写作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向着“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一个充分汲取课文文本营养的过程发展,把写作渗透到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去,真正做到“以读悟写,以写促读”。
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一系列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尝试,结合文本内容指导学生写作。使用的方法主要有:阅读改写法,阅读缩写法,阅读续写法,阅读扩写法和阅读仿写法等,其中用得较多的就是阅读续写法。下面仍然以Why did I Quit Hunting?的自主性阅读教学课为例,介绍笔者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阅读的一次有效尝试。
前面笔者介绍的英语自主性阅读课堂教学案例中的前四个环节都是为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于文本阅读下的写作做铺垫的。在第一个环节,笔者布置学生A把文章改编成完形填空时,特别交代他,一定要把故事转折性的结尾删掉,目的就是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局:想象一下,在小鹿和作者分开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写作的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立马开始奋笔疾书。原因很简单,因为经过前面一系列活动的铺垫,他们已经对故事的情节和作者的写作基调非常有把握了,对该写作话题也非常感兴趣,因此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尽管笔者规定学生在课堂上用10分钟时间完成结尾续写,字数不限,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但很多学生洋洋洒洒,意犹未尽,下课以后才陆陆续续把续写好的结尾交上来。在认真地批阅完每一名学生的续写之后,笔者收获了太多意外的惊喜。与以往命题作文学生绞尽脑汁,不知从何写起,以及八股文式的空话套话相比,这次写作,无论是措辞、语言还是内容都非常精彩。从作者对森林美景的细腻刻画中,从“我”与小鹿的美丽邂逅与亲密接触的感人故事中,学生感悟出了文章的主旨——人类与自然、与动物应该和谐共存。这一读一悟一写的系列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养,更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提升。尽管学生续写的故事结尾各不相同,有喜有悲,但都紧扣了主题。以下是一个学生续写的故事结尾:
However, a few days later, I saw the deer again. Instead of being happy for meeting him again, my heart was filled with sorrow. This time, I saw him in the pub, dead. He was the same as it had been——beautiful eyes, fantastic horns, but lay still on the floor. He was supposed to wander in the woods and enjoy the sunlight. The man who didnt ever deserve to be called a hunter was standing in the crowd, showing off his lucky experience. ... I punched him in the face before he finished his words. I cant remember what happened later that day, but I still remember those beautiful, gentle eyes.
作为此次自主性阅读教学活动的完美收官,数日后,本文的推荐者学生A向同学们呈现了原文的结局(略)。寥寥数语,尽管作者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但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此时与作者在情感上已经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了因鹿的不幸遭遇而给“我”带来的深深悲痛。此次读写结合的课堂设计,收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不仅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对文章中重点字词和句型进行了内化迁移,更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空间得到了发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活动的开展既能深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完成自主性阅读的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指导高中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然而,自主性阅读与书面表达又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将读和写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双促双赢的目的,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必须要以阅读为铺垫。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话题、内容、结构、语言、思想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写作训练。要让读写结合成为英语自主性阅读教学的常态,鼓励学生多读多写。而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每个适合读写结合生成的契机,让阅读与写作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一种爱好。这样,学生的英语素养才能真正得以全面提高。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科学素养发展的研究”(编号:BHAI40112)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