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克白》中对立意象的分析

2016-05-14 23:15赵红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麦克白鲜血婴儿

赵红石

摘 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众多戏剧当中较为知名的一部,在戏剧史上乃至文学史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篇篇幅不长的作品当中,莎士比亚刻画了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矛盾集中而冲突的情节、营造了强烈的悲剧气氛,而其中最为特别和有意义的就是运用了诸多丰富而对立的意象,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要素。鲜血与水、婴儿与母亲这两组集中鲜明而对立的意象是整部《麦克白》众多丰富意象当中较为重要的两组,通过对鲜血与水、婴儿与母亲这两组意象的分析与讨论,逐步引导读者按照莎士比亚的笔触去探寻人物内心的世界,并且利用对麦克白与其夫人内心真实世界的描述,展现人性的良知,根据麦克白与其夫人最终的悲剧结局,暗示人们正义最终一定能够战胜邪恶。

关键词:《麦克白》;鲜血;水;婴儿;母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097-03

引言

在文学发展的巨大浪潮当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著名的文学大家,他们就如同汹涌翻滚的海洋之中的一波波浪花,而在这些众多的浪花当中,有一朵巨大的浪花始终在拍打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并且给他们留下来许许多多的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这一朵巨大的浪花就是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不仅仅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的伟大诗人和文学戏剧家,而且还是世界上最为伟大和重要的诗人与戏剧家,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喜剧作品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他的伟大独特的艺术思想、才华以及许许多多的伟大作品已经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珍贵资源。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世界戏剧史上的伟大成功的原因应该归功于诸多的方面,而这众多的原因当中,意象的完美运用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笔者将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麦克白》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鲜血与水、婴儿与母亲这两组独立的意象予以精深细致的研究,希望能通过这种意象的分析,从而以一斑窥全豹,让读者对于莎士比亚喜剧当中的意象的运用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确认[1]。

一、血与水的对立意象

在《麦克白》这部作品中,最为鲜明和活泼的意象就要属血与水了,当时的英国是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阵营当中,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面都是充满着血和其他肮脏的东西。英国在逐步实现由以往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和过渡的过程当中,其社会矛盾不断地加剧,而且各阶级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和变得越来越激烈,这样一来,许许多多的王公贵族们就逐步地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上层前进,步入他们的行列。伴随着封建社会不断地崩溃以及瓦解,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的变动和动荡,而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当中,血与火的历史就鲜明地在《麦克白》当中表现出来。“血”的意象在《麦克白》当中是鲜活的,这是凶杀和死亡以及恐怖的象征,无论是任何一幕或者一场戏,鲜血都不断充斥在《麦克白》整个剧作当中,从戏剧的开始一直到剧终,《麦克白》当中就发生了两次较为激烈的血腥战争,而每一场战争都充斥着淋漓的鲜血,整个剧作当中都充满着暴利、恐怖、仇杀、阴谋与死亡等[2]。

可以看到,在人物刚刚出场,第一句台词中就出现了“那个流血的人是谁?”此后,鲜血这个意象就一直贯穿在整部戏剧当中,并且深深吸引了观众。在《麦克白》当中,有一些主要描写血的意象的细节,例如“麦克白挥舞着他血腥的宝剑,像一个煞星似的一路砍杀过去”“开始了一场残酷的血战”……这种血腥的场面正是当时资本主义残酷斗争的一种鲜明的写照,而作为典型人物的麦克白,他最初以自己的顽强勇敢以及血战沙场立下了诸多不朽的功勋,但是在那样一个野蛮和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麦克白已逐渐变得更加的贪婪与疯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双手也沾满了血腥,这也正是对当时血与火斗争的残酷时代的印证[3]。

血这一意象表现得最为鲜明的就是麦克白想要刺杀邓肯的前后阶段,麦克白在行刺之时,极度的紧张与惶恐令其心中产生了幻觉,一把流着血的匕首,让人心生畏惧。此时的莎士比亚描述了麦克白当时是踉踉跄跄,犹如一个烂醉如泥的醉汉,这个经历了暴风雨的麦克白此时内心充满着极为复杂的矛盾心情[4]。

第二次上场的麦克白此时已经是双手沾满鲜血的了,而他的精神也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内心产生了诸多的幻想,认为周围的任何人都能够清楚地看到他自己所犯下的一系列的罪行,他似乎已经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和指责,此时精神崩溃的麦克白不禁扪心自问并且自答道:“这是什么样的手?嘿,它们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干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这一手的血,倒要把这一碧波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呢。”

另外一个重要的意象水是与血相互对立,彼此映照的,水的意象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出无边的罪恶。麦克白一直都为自己所犯下的血腥的罪恶而感到痛苦与不安,在他内心之中永远充满着无比的不安与痛楚,在自己一步步的犯罪过程当中,麦克白不断地走向深渊,人性逐渐地毁灭。麦克白的夫人也同他丈夫一样,为了帮助自己的丈夫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双手也充满了无比的血腥,然而他却自我安慰,认为:“一点点的水就可以为我们泯除痕迹。”然而,他们所犯下的罪恶是致命的,无法弥补的,血的印记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令他们无法自拔,无论多少水也不能荡涤他们内心鲜血的罪恶,鲜血的印记将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直到死亡的那天。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麦克白》中鲜血与水的意象具有十分复杂的关系:第一,血迹表明着犯罪的现实,而想要消除自己的无边罪恶就需要用水来清除荡涤。殊不知,水可以除去他们犯罪留下的证据,却永远不能清除他们犯下的罪恶。所以麦克白所犯下的罪恶让人们为之愤怒和震惊。第二,血与水的意象是经过相互的对比而形成的,血的意象会朝着它的对立面的方向转换,并且是麦克白夫妇所犯罪恶的表征,而水的意象则是生命以及正义的表征,水可以掩饰他们犯罪的证据,而血却又揭示了他们的罪行,这样一来,血与水两个意象就会由相互对立而走向统一[5]。

在《麦克白》中所描绘的一些悲剧人物身上,这种血与水相互对立的比照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麦克白以及麦克白夫人虽然犯下了诸多难以挽回和原谅的罪恶,但是他们最后却都能予以忏悔。尤其是麦克白夫人,一直认为是自己害了自己的丈夫和自己,所以愿意做一些事情来分担和解除丈夫的痛苦,可见他们的良心尚未完全泯灭。莎士比亚正是出于这一意图,坚信良心的存在,才设置血与水这两种意象,让人物的内心世界更为痛彻心扉,获得良好的悲剧效果。

血与水两种意象的对立主要是表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一种鲜明的主题的,整个剧作的结局告诉我们,人们所犯下的血的罪行,最后终将得到血的惩罚。

二、“婴儿”与“母亲”意象的对立

母子,这种关系本应是人世间最为亲密的一种关系,但是在莎翁笔下的《麦克白》这部短剧作中,通过麦克白夫人这一人物形象使其最为亲密的关系走向了对立的一面。正如在小说中麦克白夫人所说:“我曾经哺乳婴儿,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他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他的脑袋砸碎。”正是麦克白夫人把母子关系看成一种对立的极度扭曲心理,让她走向了人性的两种极端。一种是发自母亲本能的对于子女的那种深层无私的爱,另一种却是具有了残害弱小生命的那种人性的恶毒与残忍。

谁都知道婴儿是母亲要经过十月怀胎和分娩两大痛苦经历之后产下的。人们唯恐爱之不及,又怎能会亲手残害自己的婴儿呢?在麦克白夫人这里看到了其用乳汁哺育自己生下的孩子。而正是母亲哺育孩子的那幅场景赋予了人性中最为光彩的一幅画面,也是麦克白夫人身上人文主义思想所展开的一面;然而这幅画面却并没有因为婴儿的出生与照顾而持久地保存下去,反而为了帮助其夫君麦克白弑君篡位,她也逐渐收敛起其仁慈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其残忍的一面。正是这不惧一切的野心,遮蔽了她的眼睛,充斥着她的思想,使其一步步地丧失了人性之光,也让读者对于她的每一举动都生出万分的惊恐在其中[6]。

但是对于一个刚刚获得生命的婴儿来说,其毫无疑问是没有任何的反抗力的,尤其嗷嗷待哺的场面却是其最为脆弱的一面。然而麦克白夫人在这一情况下完全丧失了理智与本能,对她的孩子没有任何的怜悯与慈爱的情感在其中。这是因为其对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君的了解,知道他还有性格上 “充满了太多的人性的臭”。为了实现麦克白的野心与篡位的幻想,她在情与王位的选择中,毅然选择牺牲了亲情而成就其篡夺王位的阴谋。所以麦克白夫人残忍地杀害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使麦克白遵照她的意愿去丧失人性,完全抛弃怜悯与慈爱,成为一个兽性占据下的“魔鬼”。最终麦克白夫人将邪恶与黑暗这两种可怕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女人而存在。由此可见,麦克白夫人为了追逐明天的美好,她不惜牺牲一切来换取,甚至包括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在她的眼中亲情也不过是政治交易的一种手段而已,远远不及权力在她心中的重要性。然而婴儿在剧中又是一个特殊的意象。他是一种血脉的传承,也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莎士比亚对于人们即将遇害所表现出的怜悯与同情的比喻都是独具一格的。“赤身裸体的婴儿, 在狂风中健步;或像一个天上的小天使,御风而行。”莎翁这种奇特的比喻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又怎能是狂风中健步,小天使御风而行呢?这种奇特比喻一方面说明人们对邓肯的牺牲难掩内心的悲伤与怜悯,另一方面说明了由怜悯之情而产生对于残害邓肯的一种满腔的愤恨在其中。然而一个连未来希望都能扼杀的人,他又怎么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呢?所以麦克白夫人选择了抛弃孩子,那么在最终的结局上就是在根本上扼杀自己的未来,否定自己,因而从中看出麦克白夫人身上难以避免的失败的结局,充斥的一种悲剧意识在剧中流露[7]。

此外,作者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开始上升的阶段,他自己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一员。他洞悉资产阶级在原始积累阶段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的阴暗面,也能了解社会的变化。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往往就是把社会的阴暗面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展现给世人看。然而莎翁就是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来揭示和揭露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使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母亲与婴儿这组对立的意象就是很能展现剧主人公的形象的。尤其是麦克白夫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做法能够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那种自我扩张与自我实现尽情地显露出来。麦克白夫妇的野心和欲望虽然很快都实现了,但又很快走向了衰落,最终一起走向了灭亡。这是莎翁对资产阶级的兴衰的一种冷静的思考,而且都是在剧中通过主人公麦克白夫妇影射出来,这就使得该剧的艺术成就更上了一层楼。

结束语

鲜血与水、婴儿与母亲这两组鲜明的对立意象在《麦克白》当中被运用得十分恰当和鲜活,鲜血是残酷的、暴力的、恐怖的,麦克白与其夫人正是利用这种鲜血的代价去实现自己贪婪而无止境的欲望,让他们自己最终沉浸在了血泊当中而无法自拔;水虽然能够荡涤他们种种犯罪的证据,然而却始终清洗不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如血般的无限罪恶,“鲜血”永远成为了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内心无比沉重与负罪感的一个重要而持续的象征,水是生命力以及正义的代表和象征,它不会去荡涤麦克白夫妇所犯下的罪恶,而要让他们受到最应有的惩罚,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水去清除自己的双手所犯下的无边罪恶。所以鲜血与水这一组意象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这种鲜明的对比揭示出了人性的善与恶之间的对立,而莎士比亚又想通过这样一组意象来表达人性的未泯灭,良知依然存在,要通过血与水将人物内心表现得更加痛彻心扉,借此达到理想的悲剧效果。

“婴儿”与“母亲”也是一组相互对立的鲜明形象,婴儿本是天真的、无邪的、善良的,是生命和正义的象征,而麦克白夫人却为了帮助自己的丈夫夺取王位,狠心残害了自己的骨肉,令人心痛和愤怒。在整个《麦克白》当中,“婴儿”是直接阐明主题、统摄全文的一个中心象征,它代表着麦克白极欲控制却又控制不了的一切新事物,孩子是未来的象征,是与邪恶对抗的主要力量,这就预示着麦克白所有的费尽心机的“努力”最终都将会以失败告终,所以“婴儿”这一典型的意象与整个戏剧的主题思想以及人物命运和结局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莎士比亚是十分关心社会发展与时代命运的,《麦克白》这部作品揭示的就是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所犯下的重重罪恶的行径。这些鲜血淋漓的场面,这些为夺得王位不惜牺牲自己的亲身骨肉的卑劣和毫无人性的行为,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血泪发展和原始积累所激发的。莎士比亚清醒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所犯下的种种罪恶,而在这样的积累竞争中人性也出现了诸多异样的扭曲,人们内心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现实也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莎士比亚将自己的悲剧视为人文主义理想的悲剧,他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所描绘出来的种种丰富的意象所建构成的悲剧情境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原始积累的现实写照,而这样的一种现实又映照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上,那便是一种欺诈、斗争、猜疑、背叛、牺牲,这样的关系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总之,由以上两种鲜明对立影响,我们可以窥见,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当中就是要表现这种美好理想有残酷现实相互对立的情景。

参考文献:

[1]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

[2]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周彦.人格的悲剧:麦克白夫妇的心理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8(6).

[4]李伟民.人鬼情未了——莎士比亚悲剧 《麦克白》研究中的多元模式[J].名作欣赏,2006,(6).

[5]张泗洋.莎士比亚戏剧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6]王忠祥.《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7]吴辉.影像莎士比亚——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麦克白鲜血婴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婴儿房
七年蝉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
麦克白夫人:麦克白的另面自我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