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16-05-14 11:41王雅文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

【摘要】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各方面引起了变革,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互联网一方面强化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增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高校、网络媒体以及大学生要形成一股合力,扬长避短,共同利用互联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显性教育的方式,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其长久以来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隐藏教育目的和教育主题,通过受教育者生活的特定环境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并内化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模式。”隐性教育也称之为无意识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环境的熏陶,是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因素——先进的理念、远大的理想、美好的情感、高尚的品德隐藏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隐性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的思想观念是向教育主体的教育开放的,没有明显的厌烦与抵抗情绪,因此,其教育效果是突出的。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载体使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学校常规教育的范围之内,更可以扩展到社会与家庭教育中去,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为深远稳固。

二、互联网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數量已达到3.38亿人,其中最大群体是学生,占百分比31.7%”。从这一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日益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伙伴。但是由于高校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以及他们需求的多样性,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推动作用,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互联网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互联网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互联网提升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主体主要是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但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中,思想政治教育因“强调知识的记忆、灌输、说教、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处于尴尬的位置。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身份或者性格的差异,有时即使是面对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隔阂,学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中,由于网络主体身份的隐藏性,大学生进入网络论坛或者使用各种即时通迅软件,可以畅所欲言,同别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使许多心理和观念问题得以轻松的解决。这样一来,大学生就可以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他们可以在内容丰富的互联网环境中,搜索和浏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无意识地影响,使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断提升。

(2)互联网突破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局限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突破了具体的某一段时间或者某一个空间的局限。一方面,互联网没有时间的限制,大学生们随时都可以上网吸取各种相关信息,这不但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而且拓展了时间的范围;另一方面,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的限制,高校“围城”的传统功效已经被互联网的功能解构,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地区的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分享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加广泛传播,提升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

(3)互联网增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教育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需要、教育环境和不同类别、层次教育客体的具体特点,主动选择恰当的教育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起着引导作用,但是受教育者要积极配合,不能麻木被动。互联网综合了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大众传媒的特点,可以检索成千上万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能够以视频、音频以及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可见,互联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载体,利用互联网可以与外界自由地进行思想观念的交流,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单线信息传播方式,代之以“发散式”的互动,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互联网形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合力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家庭与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日常教育工作局限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进行,方式单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合力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借助网上论坛、微博等多种通讯交流方式,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与配合,从而形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除了家庭的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的教育。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连为一体,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及加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互联网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一系列便捷条件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理念、心理健康等方面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1)互联网衍生的大量垃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大学生

互联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资料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污染的出现。互联网中充斥着以视频、图画以及各种文字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腐朽和落后文化,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蔓延开来,对人们的价值理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这些垃圾信息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导致了部分学生道德伦理的滑坡,也妨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对于这种互联网上的信息污染,政府、学校大多时候很难控制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这就造成各种腐朽和落后文化通过网络迅速泛滥开来,造成大量的“信息污染”,对高校学生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冲击。

(2)互联网易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下滑,诱发个体心理障碍

互联网可以使高校学生很便捷的接触到大量他们所需要的资料与信息,也能提高大学生个体交流的效率,但互联网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沟通的机会,这会导致高校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大幅度减少。有些大学生整天将自己“禁锢”在电脑前,沉溺于虚拟的空间,忽视了自己所生存的现实生活环境,他们在虚幻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忘却和丧失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感与人生追求,逐渐与现实社会相分离,与真实的人际关系断裂,由此会染上网瘾、网络孤僻症等信息类疾病。这种“一人一机”的僵化关系在客观上损害了现实社会中常规的人际关系,不但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互联网易导致大学生迷失正确人生方向,引发道德认知的滑坡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心理敏感而脆弱,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也还比较低。他们一方面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是非观念的判断还比较模糊。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反叛心理又比较突出,因此容易受到互联网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自己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更有一些大学生忽视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盲目追求对暴力、色情的模仿,导致思想发生严重激变,加速了道德认知的滑坡,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互联网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4)互联网易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虚拟世界的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这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上的虚拟交流,沉溺于网络游戏等网络行为,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这样的行为不仅导致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下滑,也导致他们失去正常的生活作息。同时,大学生的网络依赖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活,也影响着家庭的和谐、校园的和谐以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大趋势,互联网已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载体。所以我们不能回避现况,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采取措施,建设良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扬长避短,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行政監管制度

在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上,政府首先要做到加大财政投入,为大学生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创造良好条件。在现代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电脑配备率和使用率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仍需要政府制定有关政策,鼓励社会各部门尤其是高校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完善的互联网接触硬件条件,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或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业余活动。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监管制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互联网舆论环境混乱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政治权利,但是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要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的约束。网络舆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维持需要网民的自制,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这样才能有一个自由而又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

(2)高校要加强对互联网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如何加强高校对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这个问题上,高校首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互联网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除思想政治教育类网页内容之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资源。”学校一方面要建设好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宣传及分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也要在学校的其他网络平台上定时定点发布相关的资讯,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如恩格斯的这句名言,高校如果能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库,就会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高校教师要发挥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甚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的榜样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一个模仿对象,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效果,扩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网络媒体要提高公共责任意识,正面宣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网络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网络媒体应当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环境,仅仅依靠单个网络媒体是不现实的,因此,各个网络媒体在保持正常的良性竞争的同时,还必须要在宣传思想上保持认识统一和步调一致。各大网络媒体都应加强自律,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抵制庸俗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真正的“精神食粮”。网络媒体虽然是以谋取商业利润为主要目的,但是他们应该要认识到自己的信息传播功能,这一功能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社会各种群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网络媒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传播真实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加强本身的公共责任意识,通过传播健康的有意义的信息达到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教育作用。

(4)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增强自律意识

“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除了要积极接受以上几种教育,还要重视对自身网络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自我教育。政府在制定各项有关青少年的政策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对青少年网络自律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而自律最关键的是要有思想上的觉悟,它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得以形成和提高。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只是一个被用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控制自己的“主体”。所以,大学生一定要通过不断地自律引导,有针对性地来提高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让自己成为网络的“主人”,利用网络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而不是沉溺于网络,让网络掌控了自己。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正在跨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虽然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扬长避短,不断推进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瑞荪.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87.

[2] 雒朝梁, 郭康凌.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新西部, 2012,11:127-12.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09-07-16][2013-05-20] http://www.cernet.com/news/chinacngi.pdf.

[4] 马庆发.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本土化思考[J]. 执教论坛, 2007,01:7-13.

[5] 张 琼, 马尽举. 道德接受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68.

[6] 汪灿德. 互联网: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J]. 商场现代化, 2009,12:94-95.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198.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01-01-05.

[9] 刘福芹. 大众传媒娱乐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6:206-208.

【作者简介】

王雅文(1990—),女,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扬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互联网高校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