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2016-05-14 08:14罗桂英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理念改革

摘 要:最近几年,虽然我国农村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教育关乎民生问题,因此当前进行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规划,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这“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实现农村素质教育,有助于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农村教育 “五大发展”理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75-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建设成为一流国家,因而党和国家政府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教育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下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突出,状况很不理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就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对其全面深化改革作一些初步探讨。

1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

1.1 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每个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针对城乡教育差距悬殊的现象,以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着眼于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等软硬件条件较差的问题,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采取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的措施,为农村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农村学生也享受城镇学生享有的优越条件,这有利于留住农村学校的生源,从根本上来看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1.2 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工程,针对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较差,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以五大发展理念出发,创新解决措施,如定期培训农村教师,更新其落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再如,通过优惠政策、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等手段吸引高校毕业生加入农村教师队伍,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农村教育创新创造活力。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它有助于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有利于实现农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等。然而当前大多数农村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显然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协调各学科的关系,开放教育理念及教学思想,共享教育经验,有助于提升农村教育活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实现。

1.4 有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要想顺利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无疑需要培育大量人才。然而目前,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了成绩,但部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村学生享受不到不到优质的教育,就无法为我国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这就阻碍了“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因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改革原有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这就可以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祖国建设培养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从而有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2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硬件设施缺乏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学校数量越来越多,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农村教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学校数量越来越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自“撤乡并镇”以来,我国农村随之开展“撤点并校”。在此情况下,要求通过裁减质量差、规模小的农村学校,从而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优质教育,以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们不否认这整合了教育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增加了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一些农村家庭的经济困难。具体体现在,第一,“撤点并校”通过减少学校数量,导致部分学生上学的路程增加,一些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偏远山区的孩子为了上学,天不亮就出发,每天上学来回需要花费几个小时,这样就相应的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致使大多数学生不能按时有效的完成家庭作业。最近,有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当地的孩子上下学徒手攀爬800米悬崖的新闻报道,这个现象不仅是我国偏僻农村落后的表现,更是部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表现。第二,在第一的情况下,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三,少数学生离学校较远,家长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选择让孩子在学校寄宿。在学校寄宿意味着要交住宿费和生活费,然而这对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这些都体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我国农村教育的经费严重短缺。因为教育经费不足,无法建设足够多的学校,更无法建设和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因而无法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符合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思想。

2.2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较差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育,然而当前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较差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教育的主要难题。由于工资收入不高,福利待遇也较少,一些农村教师或选择进入城镇学校任职或毅然辞去教师职业,从事其他工作。而大学毕业生更因为难以适应艰苦的农村教学工作条件,因此根本不愿意进入农村学校。一边是原有的教师队伍不断减少,另一边是新鲜教师血液无法供应,导致农村学校严重缺乏教师,部分山区学校甚至出现一名教师担任全校课程的惊人现象。教师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留下的教师又多为曾经的代课老师或老教师,加上交通不便,条件有限,致使部分农村教师不能及时接受正规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知识功底不够,专业素质较差。而这些因素就直接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3 个别学生学习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不高,未能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陈旧,导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这种种客观因素都让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自身的乐趣所在。其次,因为经费不足,大多数农村学校无法兴建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足够的体育设施,学生难以开展适当的课余活动,因而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应的就使得学生难以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综合以上因素,就不难得出农村个别学生存在学习意识不强的结论。这一现象自然不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4 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一方面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出现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见证了城镇教育各种优势,而又对比各方面条件都较为落后的农村教育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因此部分家长选择将孩子一同带到自己所在的城市读书,这样就明显减少了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另一方面,因为农村一直是反哺城镇,要求教育方面也要为城镇服务,这使得大量在农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直接被城镇学校调走,这也相应的减少了农村学生的数量。再者,一些家长对教育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他们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生读书出来仍旧没有找到高薪工作,因此提倡“读书无用论”,于是许多农村孩子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打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加剧。

3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规划,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攻破发展难题,厚积薄发。各行各业都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用于指导各项实践活动。要想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摆脱落后的发展局面,就必须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3.1 以创新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教育改革创新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创新对科技发展固然重要,但对于教育亦是如此。当下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急需创新发展理念的引导。农村学生之所以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这跟农村教育僵化的教育体制机制是有很大关联的。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而要释放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就必须要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对于农村教育问题而言,应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革应试教育,创新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等。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张扬个性,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3.2 以协调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教育协调发展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较差,归根到底是城乡教育支持力度不同,导致软硬件设施条件不平衡,教育水平差距拉大,最终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协调。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坚持以协调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教育改革。第一,要完善城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协调城乡教育投资力度,协调城乡教育经济资源,统筹城乡教育格局,从经济政策上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第二,要坚持以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为目标,形成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第三,要协调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激发农村教育创造活力,努力跟上城镇教育发展步伐、从而带动农村教育质量取得探索性的突破。

3.3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让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农村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当前的农村教育问题来说,应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建设农村学校的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行农村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学生为本,政府应该根据农村人口出生率和农村人口居住的集中程度,对学校的布局重新进行合理规划,[3]从而避免一些学校出现因分布不合理而面临招生难,甚至面临被迫遗弃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学生的课程教学方面,要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和其他副科实现均衡发展,最终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3.4 以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教育全面开放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是国家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其实,开放也是农村教育摆脱困境的必经之路。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教育全面开放,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和教育质量,而且可以促成中国教育事业取得质的飞跃。农村教育全面开放,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农村教育要打破封闭的局面,实现对内开放,即村与村之间的学校要相互开放,相互学习,落后的学校要考察好的学校,借鉴其在办学和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要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这就需要农村教育大胆迈开向外的步伐,积极向城镇学校学习,并结合自身情况改变农村传统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机制体制的革新。与此同时,国家也要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考察国外成功的农村教育典型范例,学习国外先进的农村教育办学理念。由此可见,若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农村教育必将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

3.5 以共享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教育发展成果共享

《建议》指出,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要“坚持共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这为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让农村全体学生“一个不能少”地享受优质的教育发展成果。这就需要公平对待城乡教育,让农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第一,各农村学校要共享成功经验,互相进步。第二,国家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做出蛋糕”、“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确保每个农村家庭的孩子都能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农村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全面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可以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更有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专家解读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传承.2012年第11期.

[2]王珉,张跃华.论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观.[J].2002年第3期.

[3]吕天甫.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及措施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2007年4月.

[4]焦伟杰.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主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总第164期.

[5]蔡志良,孔令新.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5卷第2期.2014年4月.

[6]张然,徐冬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5年第5期.

[7].胡登胜,单大圣.经济新常态下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新思路.[J].教育探索,2015年第9期.总第291期.

作者简介:罗桂英(1994-),女,重庆綦江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理念改革
改革之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革备忘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改革创新(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