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化解师生交流尴尬的一剂良药

2016-05-14 14:12方慧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共情师生关系

方慧科

〔关键词〕共情;师生交流;师生关系

何为共情呢?“共情(empathy)”一词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的称谓或译法,如“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等。共情是指体验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技术是指咨询师一边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设身处地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语言或动作,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在课堂上、教育教学中,师生交流难免会遇到令人烦恼、尴尬的事。这时,教师发脾气往往无济于事,还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在这种场合,教师如果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及时捕捉并灵活驾驭,妙用共情技术,则能事半功倍,瞬间将尴尬化解得一干二净,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因生成而精彩。

一、设身处地,准确共情

不少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到,在上心理活动课时,经常听到学生说出的想法不符合道德规范,很明显是不对的,但鉴于是上心理课,学生说出了心里话,又不好批评,真不知如何是好。在六年级的一节“换把椅子坐一坐”心理活动课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插曲:

在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一环节中,大多数学生说得很好,突然班内的一位男孩高高举起了手得意地站起来说:“如果我是图片中的小美,我会对小刚说:‘你不该叫我小麻雀,应该叫我大麻雀。”有几个人哄笑起来,大部分学生则见怪不怪。挺好的课堂氛围被打破了,教师尴尬地说:“你没有认真看题目,图片中的小美不高兴小刚给她取绰号,所以希望我们帮助她解决问题呀!”许多学生七嘴八舌地用批评的语气劝说这位男孩:“是呀,我们在帮她解决问题,你怎么能那么想呢?”男孩先前的得意劲不见了,讪讪地坐下。

那么,对于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中因产生“错误”想法而造成的课堂尴尬,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引导呢?

此时“转移想法,感同身受”非常重要。每一位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是一定的生活体验的积累,既使是看似不合理不正确的想法,也有其存在的生活背景,我们不妨从他的想法入手,探索该生隐藏于“错误”想法中的感受和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问题学生”,用他的眼睛与头脑去知觉、体验、思考,设身处地地倾听,还要能适时地回到自己的世界,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从“问题生”那里知觉到的东西做一番整理,理解、同理他的情绪。

上述的案例中,这个男孩子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是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被家人溺爱,物质条件非常好,但父母长年在外挣钱没工夫照顾他,导致其精神上很空虚,不爱学习,平时喜欢打架、捉弄他人。班内同学也因而讨厌他、疏远他。而在与别人冲突中,他可以释放被班主任批评、被同学孤立的愤怒情绪,这更让他屡犯不改,也让班主任头痛不已。这次心理活动上借着这个话题,他顺势迸发出来了。他真正需要的是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聆听,听他内心的空虚和愤怒。可惜教师没有真正听到他的愤怒,没有充分同理他的心情就匆匆展开了教育,结果可想而知。认识到这些,我们对问题本身的定位就能回归到客观本位,对学生也就多了几分宽容与理解了。

所以,出现上面的例子,教师可以作如下处理:

师(亲切地注视):你在生活中一定是有人也取过绰号嘲笑你,所以才让你也想回击一下,是吗?

生:……(如实回答)

师(身体向前微倾):你能说一说当时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具体描述)

师(微皱眉):这真是令人生气的事。给小美取绰号,会让你觉得……

教师共情的基础不是要求必须具有和学生相似的经历才能做到共情,而是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及其问题。教师利用共情技术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补充,充分聆听、同理学生,而老师的共情回应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宣泄了他的不良情绪,鼓励其开放内心,为其进一步自我表达、自我探索打下了基础。

二、把握时机,适度共情

四年级某班在上“做会拐弯的毛毛虫——打破思维定势”心理活动课时,有个环节的游戏要求如下:

在进行了“三分钟”巧动杯子的游戏后,有些学生操作成功,顺利“拐弯”,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失败了,经过成功者的演示后,有几个操作失败的学生在座位上惋惜地嘀咕“原来倒球也是可以的”。教师借机疏导失败者:

师:看到顺利拐弯的同学的演示后,我想采访一位失败的同学说说此时的心情。

生:(涨红了脸站起来,尴尬,不说话)

师:(温柔地)刚才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还是红着脸不说话)

师:(也有点尴尬)哦,说不来是吧,没关系。请坐。

师(进入游戏小结):同学们,像这种由移想到倒的方法就是一种转换思维法,用它能很好地打破思维定势。看,小毛毛虫运用转换思维法又拐过了弯。大家还要不要继续拐弯呢?好,我们来看第三道弯吧!

这一关游戏失败的学生明显没有积极性了。

事实上,这位游戏失败者在组内活动非常活跃,他和组内同学尝试了各种“移”的方法均没有成功,在看成功者的演示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换种“倒球”的思维方式就能很好地打破思维定势。这中间的心理变换过程非常值得老师挖掘疏导。但因为这位男孩子是失败者,本身心情郁闷,再被老师点名“失败的同学说说此时的心情”,太瞩目的负面词语导致他尴尬地闭口不语了。这也进而影响了周边一批游戏失败者的心情,导致下一环节的参与热情度下降了很多。

细心的老师在成功者演示游戏过程时,便要抓住台下失败者的神情动作或语言,把握时机,适度地运用共情技术,借机有效地辅导全体。

师(环视大家,目光集中到失败者身上):我刚才看到好几个同学在座位上恍然大悟,我们采访一下这几个同学,为什么会恍然大悟呢?

生:(站立,有点不甘)原来用倒球的方式也行呀,我们这组同学以为只能用“移”的方式才行。

师(点头):我也体验到你有点失落,又有点不甘,是吗?

生:嗯,我们这一组没想到这样也行。

师(拍拍男孩肩膀):不过,成功的操作方法揭示后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觉得以后遇到问题,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不行的话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不能老用一种方法尝试。

师:(翘大拇指)你的收获真大,你已经学会了思维转变法。将失败中获得的经验合理利用,可以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同学们,像这种由移想到倒的方法就是一种转换思维法,用它也能很好地打破思维定势。(顺势进入下一环节)

与这位小男孩一样经历失败的学生不少,但是不难想象,在教师的巧妙共情引导下,他们学会了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不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心理历程吗?

三、善用体态语,真诚共情

教师在表达共情时,除了言语表达外,还应学会非言语表达,如目光传递、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等。共情技术使用时强调“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一致性”。所谓的非语言信息就是肢体语言。在和学生交流时,教师关注的目光,前倾的身体姿势,理解时点头的动作,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等,都能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共情。这在前面的案例中就有所表现。有时在“特殊”的师生交流中使用非言语表达共情比言语更简便有效。

例如,一位五年级的女生小雯与男生在班内大打出手,同学们都劝解不开,老师勉强将两个人拉开,询问打架的原因,两人都红着眼睛不说一句话,但男生目光躲闪,不自在,小雯喘着粗气,愤怒得说不出话来。旁边有同学七嘴八舌地报告:男生骂小雯的爸爸在国外讨了外国佬作老婆,再也不要她了!(还有几句更难听的话)

小雯从小没有妈妈(父母在她一两岁时离婚了,妈妈从来没有回来看过小雯),爸爸在她上小学后常年外出打工,居无定所,近两年为了给小雯创造一个较好的经济条件而到周边小国家打工,一年到头没有音讯。而小雯平时住校,周末跟着姑姑生活。从小缺少父母亲情,让活泼开朗的小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沉默、脾气暴躁、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稳定。据了解,她特别想念爸爸(小时候是爸爸带大的),但有关爸爸的话题也成了她的禁忌。这次,同学的嘲笑让她压抑的情绪暴发了。

教师把如同斗牛般的小雯拉到一旁僻静的校园一角,轻声安慰:“刚才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吗?”她低着头一声不吭,但眼眶中泪光盈盈。老师双手扶着她的双肩,低声说:“很难过是吗?想爸爸了吗?难过的话靠着我的肩哭一哭。”小雯委屈地点点头,终于放声大哭……情绪发泄后,在老师的语言共情技术下她倾吐出了许多心事。

所以,教师应善于把共情的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两者结合起来,注意恰到好处地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如:专注地倾听、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恰当地抚摸学生的头部等等),学生才能向我们吐露心声,让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事半功倍。

但是,在“尴尬”的师生交流中,教师表达共情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一致性”,即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与表述的内容一致。如果教师有漫不经心与言不由衷的表现,就会让学生心生反感。

在学校这座百花园里,一线教师若能恰当地使用共情这种团体辅导技术,就能让学生信赖自己,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在遇到各种各样师生交流的“尴尬”场面之时,更要心怀“儿童本位”之心,善用共情技术,营造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真诚的关心与关注,才能放下心理包袱与老师真诚平等地交流,老师也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便于对症下药,更好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共情技术的妙用,让师生交流成为师生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衢州,324007)

编辑/曹朦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共情师生关系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体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互联网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试论职高英语教学中对多元化评价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