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016-05-14 11:12杨秀飞舒敏李伟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9期

杨秀飞?舒敏?李伟强

〔摘要〕社会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群际知觉和社会决策知觉。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为代表的社会知觉研究认为,个体倾向从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对他人或群体进行评价,且通常把道德和社交性视为热情的子维度。近期研究表明SCM并不能准确阐明社会知觉过程,道德评价应作为独立的维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社会知觉;道德评价;人际知觉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9-0004-05

一、引言

社会知觉是社会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的交叉概念,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群际知觉和社会决策知觉,对社会决策的知觉包含在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群际知觉的过程中,是这三种知觉的最终结果[1]。

Rosenberg、Nelson和Vivekananthan[2]最早对社会知觉的内容维度进行了探索。研究者让被试用收集到的人格特质对目标对象进行评价,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被试主要从两个维度对他人进行描述:社交需要和智力需要。前一维度包括诚实的、助人的、真诚的、自私的和不负责任的等反映意图的特质;后一维度包括聪明的、坚持的、灵巧的、愚蠢的、不聪明的和笨拙的等反映能力的特质。Fiske等[5]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存在两个特质群,据此提出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SCM),它通过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区分对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热情是对他人意图的反映,即他人会不会伤害到自己;能力是对他人能力的反映,即这个人有没有能力实施这种行为?热情和能力构成了社会知觉内容的两个基本维度[3]。

有研究指出,SCM存在三方面的缺陷:首先,任何一个群体都可以在“热情—能力”的两维空间中找到一个位置,但并不代表热情和能力是评价该群体的重要维度;其次,SCM的适用性和结构稳定性在在不足,当指向某个具体的群体,SCM可能忽略其所特有的除热情和能力以外的其他重要特质[4];针对SCM结构本身的研究也指出,区分道德、社交性和能力的三维结构更加合理[5]。

二、社会知觉中的道德主导假设

新近的研究指出,SCM未能足够重视道德维度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作用,而是把道德视为热情的子维度[6]。这样就会削弱社会知觉过程中的道德主导基本假设: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具有高度灵活性并依赖知觉者的目标,个体根据不同的目标优先加工不同的信息,即使个体没有被具体的道德目标激活,知觉者也会优先加工道德有关信息[7]。在社会知觉过程中道德发挥更重要、更基础的作用,道德维度的忽视可能会减弱SCM的预测力。Goodwin、Piazza和Rozin[8]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采用Katz-Braly法对收集的特质词汇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道德和热情是单独的特质群;此外,采用相关和实验的方法检验在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global impressions)时,道德和热情是分离的维度且道德特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还有研究指出,SCM的热情维度中,道德和社交性都有与人为善的含义,从偏重的内容上说,道德和社交性是两个不同的维度[9]。从Rosenberg等人[1]最早对社会知觉内容的划分中也可以看出,在social good/bad的维度中,道德和社交性也可聚类为不同的维度;Kervyn、Fiske和Yzerbyt[10]也指出,三维模型研究的开展为SCM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使SCM结构更趋向合理化。

(一)在自我知觉过程中,道德评价发挥主导作用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知觉的对象,又称自我认知[1]。Baumeister[11]指出,自我概念由个体的人格特点、图式、角色知觉与关系知觉等方面组成,包括个人自我概念和群体自我概念。Wojciszke[12]的“道德—能力双视角模型”认为,道德和能力构成了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的两个基本内容:道德主导人际知觉,能力主导自我知觉。而新近研究表明,热情(相对于能力)在个体对内群体进行肯定性评价时占有重要比重。热情的自我归因比能力自我归因在预测自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13]。Schwartz[14]指出,道德是自我概念的中心。有关自我提升效应的研究也发现,个体通常认为自己比他人更有道德,而不是能力[15]。

在群体的自我概念中,能够体现群体道德修养的行为对群体成员的自我肯定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善于社交的个体,拥有道德的个体更能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16]。Brambilla等人[17]的研究表明,内群体的道德水平对群体自我概念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不道德会导致内群体自我形象受损。Leach、Ellemers和Barreto[18]研究发现,无论是实验创造的内群体还是真实存在的内群体,内群体展现出的道德特质在被试积极评估内群体时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对内群体感到自豪从而愿意成为内群体一员。

(二)在人际知觉中,强调道德的三维模型更具说服力

人际知觉主要是对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知觉,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是人际知觉的主要内容,是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印象形成过程始于搜集他人的人格描述信息,结束于对目标个体形成总体性评价。在信息搜索阶段,人们对他人的热情信息比能力信息加工速度更快,热情信息也比能力信息更有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19]。

Brambilla等[9]的研究表明,热情中的道德维度和社交维度在对他人整体印象的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道德维度占据主导地位。在信息搜索阶段,个体倾向于收集体现目标对象道德素质的信息而不是关于目标对象的是否善于社交和能力强弱方面的信息。Cottrell、Neuberg和Li[20]以大学生为被试验证了Brambilla等的结论。他们的实验表明,在选择一个公认的理想人选时,给被试所呈现的13中人格特质中,可信赖比其他12种人格特质更重要,说明道德在个体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占据主导作用,并产生了晕轮效应。

在获取目标对象的特质信息后,个体还需对所收集的信息作出诊断鉴别。由于个体存在着对负性刺激信息的注意偏好,在加工与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信息时,如道德特质信息,倾向于优先诊断和排除带有危险信号的信息[21]。Brambilla[9]验证了此观点:当被试搜寻有关道德特质方面的信息时,倾向于采用非对称性驳斥的询问策略(asymmetric disconfirming strategy)。无论被评价对象是内群体还是外群体,个体都倾向于搜集评价对象是否存在违背道德方面的信息,这是一种进化心理上的优势,他人的道德意图对个体生存具有重要价值;相反,在收集有关社交性和能力方面的信息时,被试倾向于采用对称性策略[9]。

因此,人际知觉过程中,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各个阶段,道德比社交性和能力信息对我们如何评价他人更加重要。

(三)在群际知觉中,同样支持道德的三维模型

在群际知觉过程中,即在对外群体进行评价时,道德和社交性也是不同的维度。Leach等[18]的研究发现,在对外群体进行肯定性评价时,道德、社交性和能力是不同的维度。在对外群体进行肯定性评价时,三个维度的关系受到群体相对成功(relative group success)的调节作用:对相对成功的内群体进行肯定性评价时,能力大于道德和社交性;对不成功的外群体进行评价时,社交性大于道德和能力,三维模型的拟合指数均优于两维结构。Leach等[22]调查俄罗斯人对车臣人和犹太人的评价,验证在对外群体进行评价时,道德维度不同于社交性维度;Brambilla等[23]研究表明,对陌生外群体形成整体印象时,道德、社交性和能力发挥不同的功能。

三、三维结构中强调道德优先的生理机制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第一印象形成的100毫秒内,个体对他人道德特质的判断比依据能力和好感的判断用时更短,即道德信息更容易吸引个体的注意[24]。因为道德特质的注意涉及前颞叶背内侧部杏仁核(amygdala),这一脑组织与知觉潜在危险刺激有关,而知觉潜在的危险刺激对个体的生存有重要意义,所以道德比社交性和能力在知觉他人的意图时更灵敏。

Van Nunspeet等[25]采用ERPs考察道德和能力在改变对外群体内隐偏见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在启动道德图式后,被试提高了注意(N1,P150和N2)和反应监测水平(N450和ERN),在IAT任务中,被试就会减少出错,导致N450的波幅更大,但启动能力图式时并不会出现此效应。

四、有关具生认知的研究支持道德与热情来源于不同的身体线索

来自具生认知的研究也支持了三维结构的合理性,热情和能力来自不同的身体线索。Freddi等[26]通过两项研究发现:对热情的评价与趋近—回避的身体线索有关,对能力的评价与身体垂直运动线索有关。Todorov[27]对面孔社会认知的研究支持了Freddi的观点:热情的评价来源于对面部表情的判断,能力的评价来源于对面部特征所表现出的身体强壮、阳刚性和成熟程度等的判断。而道德与人们身体垂直的空间隐喻有关且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显现[28]。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已有研究大多奉行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强调个体进入社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或至少有权利去替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无须考量他人的利益。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中,个体的自我是关系自我和社会自我,在评价他人时,强调以德服人,看重人际关系,有必要把道德维度突显出来并加以区分。

(一)开展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

管健[29]强调,中国文化背景下,在社会知觉维度划分中,道德占据重要位置,起到重要的推动性作用,今后的中国本土化研究应该纳入道德维度。刘建娥[30]以大学生为被试对SCM进行修正与发展,结果发现道德是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维度。陶塑和许燕[31]研究考察我国民众对贫、富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及维度间关系,研究表明个体对贫、富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除能力、热情双维度外,还存在道德维度。任冰洁和崔丽娟[32]探讨了道德评价在中国是否可作为最重要的内群体积极评价指标,结果支持了Leach等的研究:在中国环境下对内群体进行评价时使用三维模型更合理,且道德比能力和社交性更重要。

我国历来是人情社会,重视人际交往;同时,中国文化又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事实上存在“道德”和“社交性”的冲突。用现有的研究结论来解决这个矛盾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二)对内部机制的探索

以往有关三维模型的研究,基本上是针对Fiske提出的两维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普遍适用性和文化差异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三维结构更加合理,并且要突出道德维度的重要性。Brambilla[4](2013)的研究探索了道德在群际知觉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内部机制,强调不同的威胁类型对内外群体交往时的中介作用。正如他在研究展望中提到一样,未来的研究还要探索更多可能的内部机制,如道德、社交性和能力所针对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可能是什么?是否有差异?

(三)开展应用研究

依据Nunspeet等的研究成果可以启动道德信念来抑制种族刻板印象的激活和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类似的应用研究:首先,对以道德、社交性和能力三维结构为基础的刻板印象研究可以用于探索和改善对特殊群体(如刑满释放人员)的刻板印象。由于他们之前犯过错,社会大众对这个群体会存在负性的刻板印象,有研究把犯罪群体看作是低热情低能力的[8],但是没有区分热情的维度。由于刑满释放人员特殊的身份标签,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必然包括道德。还可以从特殊群体本身出发,考察他们的元刻板印象,探讨特殊群体如何被社会边缘化以及需要如何应对[33]。其次,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随着时代迁移,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道德、能力和社交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产生变化,尤其是对于处于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年轻一代和上一代的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出入,需要有纵向的对比研究。

(四)研究方法客观化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采用自由联想法和词汇分类或者通过实验操纵特质效价行为学的方法,比较道德、社交性和能力在社会知觉中发挥的不同作用。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总体还是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此类方法简单易操作,研究结果容易受社会文化和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尤其是涉及道德的话题时,内隐和外显的结果就会分离。针对三维模型各自发挥作用的脑机制或者生理基础还不清楚,从行为研究结果上看,三维模型确实优于两维模型,若可以探究两者差异的脑机制,则更有说服力。已有的研究也只表明道德特质线索与杏仁核有关[24],而关于社交性与能力的相对应脑区少有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宇,王沛,孙连荣.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J]. 心理科学进展,2014,(11):1691-1707.

[2]Rosenberg S,Nelson C,Vivekananthan P S.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mpress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8,9(4):283-294.

[3]Fiske S T,Cuddy A J,Glick P,et al. A model of(often mixed)stereotype content: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6):878-902.

[4]Brambilla M,Hewstone M,Colucci F P. Enhancing moral virtues:Increased perceived outgroup morality as a mediator of intergroup contact effect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2013,(8):1-10.

[5]Brambilla M,Leach C W. O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oral:The Distinctive role of morality in social judgment[J]. Social Cognition,2014,32(4):397-408.

[6]Cuddy A J,Fiske S T,Glick P. Warmth and competence as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perception: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nd the BIAS map[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8,40:61-149.

[7]Martin L L,Strack F,Stapel D A. How the mind moves:Knowledge accessibility and the fine-tuning of the cognitive system[J].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Intraindividual processes,2001,1:236-256.

[8]Goodwin G P,Piazza J,Rozin P. Moral character predominates in person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4,106(1):148-168.

[9]Brambilla M,Rusconi P,Sacchi S,et al. Looking for honesty:The primary role of morality(vs. sociability and competence)in information gather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1,41(2):135-143.

[10]Kervyn N,Fiske S,Yzerbyt V. Forecasting the Primary Dimension of Social Perception:Symbolic and Realistic Threats Together Predict Warmth i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J]. Social Psychology,2015,46(1):36–45.

[11]Baumeister R F,Leary M R. 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7(3):497-513.

[12]Wojciszke B. Morality and competence in person-and self-perception[J].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16(1):155-188.

[13]Gebauer J E,Wagner J,Sedikides C,et al. Agency-communion and Self-esteemRelations Are Moderated by Culture,Religiosity,Age,and Sex:Evidence for the “Self-Centrality Breeds Self-Enhancement”Princip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13,81(3):261-275.

[14]Schwartz S H,Bardi A. Value hierarchies across cultures taking a similar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1,32(3):268-290.

[15]Leach C W,Bilali R,Pagliaro S. Groups and morality.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Group Processes,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3.

[16]Ellemers N,Pagliaro S,Barreto M,et al. Is it better to be moral than smart?The effects of morality and competence norms on the decision to work at group status improve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5(6):1397-1410.

[17]Brambilla M,Sacchi S,Pagliaro S,et al. Moral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Threats to safety and group image predict the desire to interact with outgroup and ingroup member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3,49(5):811-821.

[18]Leach C. W,Ellemers N,Barreto M. Group virtue:the importance of morality(vs. competence and sociability)in the positive evaluation of in-group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3(2):234-249.

[19]Wojciszke B,Bazinska R,Jaworski M. On the dominance of moral categories in impression form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8,24(12):1251-1263.

[20]Cottrell C A,Neuberg S L,Li N P. What do people desire in others?A socio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valued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2):208-231.

[21]Rozin P,Royzman E B. Negativity bias,negativity dominance,and contag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1,5(4):296-320.

[22]Leach C W,Minescu A,Poppe E.,et al. Generality and specificity in stereotypes of out-group power and benevolence:Views of Chechens and Jews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8,38(7):1165-1174.

[23]Brambilla M,Sacchi S,Rusconi P,et al. You want to give a good impression?Be honest! Moral traits dominate group impression form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2,51(1):149-166.

[24]Willis J,Todorov A. First impressions making up your mind after a 100-ms exposure to a face[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7):592-598.

[25]van Nunspeet F,Ellemers N,Derks B,et al. Moral concerns increase attention and response monitoring during IAT performance:ERP evidence[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2014,9(2):141-149.

[26]Freddi S,Tessier M,Lacrampe R,et al. Affective judgement about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mpetence and warmth:An embodied perspective[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4,53(2):265-280.

[27]Todorov A. Evaluating faces on social dimensions[J]. Social neuroscience: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underpinnings of the social mind,2011:54-76.

[28]王锃,鲁忠义.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3,(05):538-545.

[29]管健. 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09,(4):845-851.

[30]刘建娥.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修正与发展——源于大学生群体样本的调查结果[J].社会,2010,30:193-216.

[31]陶塑,许燕. 对贫,富群体刻板印象的内容及维度间关系研究[C]. 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32]任冰洁,崔丽娟. 道德评价的重要性:基于内群体积极评价指标[C]. 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33]贺雯,孙亚文,罗俊龙. 元刻板印象及其对群际关系的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4,(08):1294-1302.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315211)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