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胜利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59-0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1.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
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五花八门,各县市所用的都有所不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该要有所选择,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笔",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卡,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记日记、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 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上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们给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2.运用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主动参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交互的氛围中,以真实情境下的"任务"为驱动,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教材中的每一模块设计一个大任务,此任务中包含这一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点。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每一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任务设计要有层次,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也就是说要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国外将这种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以快速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的吗?你能用计算机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下去的新课的讲授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另外,还可以用范例作品代替语言,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美丽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自我介绍、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例子,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3.形象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因此更要运用形象法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出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都怀有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用来干什么,更想亲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你知道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踊跃发言。接着我又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了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很难理解,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学生就容易接受。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帮助理解和记忆。如教学"硬盘"和"文件"、"文件夹","文件名"、"扩展名",何为硬盘? 何为文件? 文件名又是什么? 扩展名又作何理解? 于是,我作了以下比喻:硬盘好比一个家,文件就是家里的成员,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已的房间,这就是文件夹;文件名好比是你的名儿;扩展名好比是你的姓。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记忆。
4.发挥电子资源库的优势作用
多媒体设备能直观展示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学生通过变化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配音、令人振奋的视频画面,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轻松走进教材,从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塑。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还包括图形、图表、实物特征的阅读等,给学生自我阅读感悟的时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规则的图形"和"给图画涂上美丽的颜色"的教学时,笔者利用新型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授课。课前,笔者把相关规则图形的画法以及涂色的基本常识整理到Word文档里,尤其是大量的成果性的素材,利用图片的方式保存到Word文档中,放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里。课上让学生通过对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使用,有效利用电子资源库的素材,通过实践活动绘制相关图形,或者是给图形上色。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则图形的特点和画法,掌握给图画上色的基本技能和搭配的技巧,通过电子白板的使用,有效培养学生对文本、图片的阅读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