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祥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28-0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重要关系,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接轨,走近生活,体验生活,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数学事物及时转化为有兴趣的、生动的、学生易于接受的事物。因而,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素材中搜集信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但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利用生活中的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他们的思维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知识的海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大量素材也是鲜活的课程资源。实践证明,应用生活素材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更有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探索、创新的精神,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
4.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前后"时,上课前,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然后调换个别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舍身出境的为每个学生着想,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把问题转移到课堂当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老师引导等方式,让问题一个个的解决,一个个的消化。教师的精心研究使得数学教学情境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习活动在生活中得到验证。学生经历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能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柴学览 《浅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