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鑫
十年前你跟别人说中国经济增速会回落到7%,大部分人一定觉得你疯了。不过,就像一个人终究会老去一样,一个经济体也终将告别它的青春。这无关好坏,只关乎岁月。
这里,我们不讲什么理论,只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作老龄化
假设有腊肉国和鲜肉国两个经济体,腊肉国有100个老人,鲜肉国有100个年轻人,鲜肉国每年生产200公斤粮食,自己吃100公斤,剩下100公斤(这里我们假定把“公斤”看作GDP的不变价单位)。腊肉国的老人自己没有生产能力,但每年还是有100公斤粮食的需求,只能每年从鲜肉国购买100公斤粮食。那么问题来了,腊肉国和鲜肉国各创造了多少GDP?是每个国家100公斤吗?当然不是。鲜肉国的GDP是200,而腊肉国的GDP是负100。
有人说腊肉国的老人不也有100公斤的消费吗?消费不也算GDP吗?这属于对GDP概念的误读。GDP的全称是“国内生产总值”,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国内,二是生产。只有在本国生产的产品算本国GDP,而在外国生产的产品只能算外国的GDP,即便它是在本国被消费的也不能算本国GDP。因此,在鲜肉国生产、被腊肉国消费的100公斤粮食只能算是鲜肉国的GDP,而不能算是腊肉国的GDP。
中国过去是典型的“鲜肉国”。我们最不缺的就是“鲜肉”,也就是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2003年到2013年间,中国的“鲜肉”人口以每年近100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加,十年累计增加了9000万以上。2013年,中国劳动力人口达到创纪录的10.06亿,相当于总人口的74%,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为60%。这样的人口结构,经济增速自然甩出日本这样的“腊肉国”N条街。
但2013年之后,中国正在慢慢从“鲜肉国”变成“腊肉国”,随之而来的经济减速是自然现象。2014年,中国劳动力人口首次净减少104万人,尤其是15—24岁的“小鲜肉”减少最快,近三年几乎每年减少1000万。往后看,未来五年劳动力净减少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讲到这,第一个故事的结论已经很清楚:随着劳动力人口下降和老龄人口占比的上升,中国将逐步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自然的下滑,经济结构也会出现自然的调整。
第二个故事叫作去库存
还是刚才鲜肉国和腊肉国的故事,我们换个假设。鲜肉国100个年轻人还是生产了200公斤粮食,他们自己吃了100公斤,但不同的是,腊肉国的老人中有50位突然失踪了,现在只剩下50位老人,这意味着他们现在只需要50公斤粮食,于是,鲜肉国卖给腊肉国50公斤之后,还剩下了50公斤。这一年两国的GDP分别是多少?腊肉国少进口了50公斤,GDP变成了负50。鲜肉国的GDP还是200,但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消费100加净出口100,现在变成了消费100加净出口50加库存50。
时间来到第二年。假设腊肉国还是净进口50公斤,鲜肉国一算计,今年自己和腊肉国的需求加起来就150公斤,再加上去年还留存了50公斤,所以今年只需生产100公斤就够了。于是,鲜肉国让自己的50个年轻人先休息一年,剩余的50个年轻人参与生产,一共生产100公斤粮食,全部用于本国居民的消费。库存的50公斤粮食则全部卖给腊肉国。
这个过程就叫去库存,这对GDP有什么影响呢?腊肉国的GDP没有变化,而鲜肉国的GDP下降到了100。也就是说,虽然两国加起来还是消费了150公斤,但其中有50公斤是第一年留下的库存,这部分在第一年已经计入GDP,不能再算作第二年的GDP。
中国现在就是一个库存压顶的“鲜肉国”。擒贼先擒王,去库存得从过去十年增长最快的行业看起,这个行业无疑就是房地产。
房地产只是中国去库存压力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的支柱产业都背着库存的包袱,其中相当一部分产业甚至还没有开始去库存,最典型的就是传统的中上游产业,比如煤炭、钢铁等。
讲到这,第二个故事的结论也有了:即便总需求不会再恶化,我们也必须为了去库存而减产,这个过程必然导致GDP下降。
第三个故事叫作去产能
为什么鲜肉国去库存一年就搞定了,我们到现在还在苦苦挣扎?
在第二个故事中,鲜肉国有50个年轻人没有工作,但鲜肉国还是借给了他们50公斤粮食,因为他们预期第三年腊肉国的50位老人会再回来,到时候这50个人就又可以开工了。但问题来了,如果到了第三年50位老人还是没回来呢?
假设第三年腊肉国传来消息,该国的50位老人已经确认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意味着以后腊肉国的需求永远不会回到100公斤。鲜肉国正常的选择应该是把空闲的年轻人永远辞退,这个过程就是去产能。如果需求下降是短期的(比如故事中50位失踪老人又重新回来了),那么去库存就不需要去产能,只需要暂时停产。而如果需求下降是长期的,那么去库存就必须要伴随着去产能,这个过程中的产量(GDP)自然是下降的。
简单来说,当需求不变或下行时,如果不缩减产能,库存就会增加。中国这几年之所以库存还没有去化,核心原因就是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还没有缩减,甚至有一部分还在扩张。
为什么产能还一直去不掉呢?这就是现实和假设的不同。鲜肉国可以随意清理过剩产能,但在现实中不可能如此随意,尤其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下。
第三个故事的结论似乎有点悲观:中国的产能过剩还很严重,去产能面临很多现实的阻碍。这导致去产能的周期可能会非常长,相应地去库存和经济下行周期也会拉长。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摆脱这种困境呢?这就是接下来两个故事要说明的问题。
第四个故事叫作全球再平衡
假设前两年的情况不变,但第三年腊肉国又新迁来了50位老人。这样一来,腊肉国的需求又恢复到100公斤,鲜肉国的库存也在前一年消化完毕,鲜肉国在第三年的GDP将重新恢复到200公斤,其中100公斤自己消费,100公斤出口给腊肉国。为什么鲜肉国没有去产能也能实现复苏呢?很简单,因为从天而降了50公斤的新需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产能过剩不是只有关闭产能一条路,还可以找到新的外部需求来把过剩的产能消化掉。中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末能够快速摆脱产能过剩,除了当时的去产能措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因为我们在2001年加入了WTO,一下子打进了很多新市场,这些市场就相当于腊肉国新来的50位老人。
但现实是,近年来的出口一年比一年差。往后看,中国经济也不可能靠外需吃掉过剩产能。过去我们能找到很多新的“腊肉国”,但现在新增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而存量市场还面临全球再平衡的威胁。
这样,第四个故事的结论也清楚了:在全球再平衡的挤压之下,中国很难像90年代末那样通过开拓新的“腊肉国”来消化过剩产能。那么,除了靠外需之外,去产能还有没有别的出路?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五个故事。
第五个故事叫作改革创新
假设第三年腊肉国还是确认50位老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这样两国的总需求加起来还是只有150公斤。如果没有任何其他变化,鲜肉国就会把产量也相应缩小到150公斤,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同时25个最懒惰的年轻人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照理说,鲜肉国应该永远不再管这25个人,但现在鲜肉国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不放弃这25个年轻人,只要他们能想办法把消失的50公斤需求弥补回来,就依然让他们参与生产。如此一来,本来好吃懒做的25个人突然活跃起来,开始想方设法去创造新需求,这就是倒逼改革。
中国目前也和鲜肉国一样,除了通过改革和转型创造新需求别无他路。
但事实上,中国只是一个有“数量”的创新大国,而并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创新强国。现在缺的不是“人”和“钱”,而是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为什么我们花了更多的人和钱并没有换来相应的成果?这就涉及制度。就像前面故事所讲的,那25个年轻人之所以发奋图强,是因为有充分的激励机制:如果创新成功,就能获得生存所需的粮食,而如果创新失败,就只能拍屁股走人。所以,要想创新转型,必须先改革。对中国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科研人才被束缚,当干多干少都一样,甚至干了有风险,不干没风险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去创新呢?要创新,必须以市场和企业的力量为主,这一点从来没有例外过。
当我们把所有的故事都串联起来,会得出结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是人口老龄化和改革创新的赛跑,如果前者更快,中国的增长中枢可能会继续跌到某一个水平,而如果后者更快,中国的增长中枢或许能维持在一个相对高而健康的水平。(摘自《记者观察》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