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慈愛:天主福音:440載的艱難前行

2016-05-13 18:18卜樂
澳门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天主天主教活動

卜樂

榮耀澳門的起點

相對於其他不少自然宗教而言,天主教是啟示宗教,來自於基督、耶穌的啟示,天主教認為耶穌是人亦是天主,藉他的苦難死亡使世人得到救贖,期望眾生得救,所以天主教通過興辦學校、開展慈善活動、積極處理人世間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等議題目標都是希望人能夠得救,都是讓人們體會到天主的愛;當然天主教舉辦的這些活動並不能完全等同於NGO(非政府組織)舉辦的一些活動,教會的活動更多地宣揚信仰的理念,帶有宗教色彩,即使是澳門天主教旗下的社會組織機構在很多時候都未能充分做到活動與宗教理念的完美結合。

而天主的福音自400多年前就開始來到澳門這塊土地,在歷史的變遷中,地域狹小的澳門更是成為了天主教會在遠東地區的發展基地,甚至被稱為遠東教會之母,前赴後繼的傳教者也經由澳門接觸中國,耶穌會早期的神父們更能夠進入宮廷,期待皇帝能夠信仰天主教,眾人被救贖,成為天主的子民,繼而實現國家層面的歸化,就好比在歐洲因為羅馬皇帝的信仰而使得天主教成為國教。在1880年左右,耶穌會士如湯若望憑藉著中西曆法的差異比較和獨特的西洋鐘錶而獲得皇帝青睞進入宮廷,某種程度上開始讓中國的皇室接觸到天主教,事實上也大力推動了中西文化交流,不少傳教士將四書五經、中國傳統文化帶回歐洲,當時在歐洲也引發“中國熱”,不少皇室和學者都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但其實直到19世紀初期,天主教會才開始對澳門本地華人開始牧養工作,隨著教會福傳的發展以及澳門華人數量的劇增,澳門天主教會才開始了澳門華人的傳教活動,這某種程度有歷史上的分離原因,早期葡國人來到澳門租借土地群體居住,劃定固定區域,中國政府禁止中國人進入,華、葡兩個族群擁有各自的圈子,維持一種表面的和諧,這種完全分開的生活方式也強化了各自的認同,因此澳門華人在中國人的認同上與香港存在不少差異。當時的華人即使進入葡國人的區域內工作,日落前也必須離開,葡華分隔的局面異常清晰,加上當時清朝政府嚴格規定中國人不可以入教成為教友,否則就不再承認為中國國籍,使得早期天主教在澳門幾乎只是服務葡國群體而沒有在華人群體中傳播福音。在1902年教宗委任鮑理諾為第16任澳門教區主教,主教開始設立學校提高婦女教育水平,為華人男子提供職業培訓等才正式開始了天主教在華人群體中的快速傳播。1935年,當時的嚴紹漁神父更成立“公教進行會”,推動華人信友的社會和交匯工作,更在抗戰期間支援內地抗戰,利用中日戰爭期間澳門因為葡國政府的影響而成為非戰爭中立地區的特殊地位,在婆仔屋接待和安置大量的內地難民。

1949年以後,澳門天主教逐步發展,這期間天主教在青州等地設立醫療所、托兒所,之後也陸續關懷華人青年等成立公教職工青年會等,直到1988年林家駿神父出任了四百餘年來澳門教區首位華人主教,開啟了澳門天主教傳教的新篇章,更參與回歸基本法起草等工作,為回歸後天主教的繼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今天的澳門社會天主教仍然作為主流宗教之一被澳門民眾所接受,這樣的歷史至今已經走過440載,在這樣辛酸的歷史中,也是因為有主愛的陪伴才能讓澳門這塊土地充滿生機與喜樂,而澳門的天主教徒們也應該繼續帶著感恩的信心一同懷著天主的愛來建設澳門這塊天主之國的福地。

走入人群

教宗方濟各曾坦言:“我寧可教會受傷,那代表它走入人群”,強調天主教要走入人群與人們的生活,而天主教在澳門也一直致力於走入人群,主要的活動仍然是以教會生活為主的牧民活動,在社會工作、教育、慈善救濟等領域不斷推動關懷與社會的進步發展,在澳門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幾乎都還能記得教會設立學校、福利機構來幫助貧苦的澳門人。組織與教徒也為了傳揚耶穌的愛,去到邊緣地區或者少人關注的方向上去奉獻,某種程度上“明愛”正在踐行這樣的理念,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們來主動做,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同改變,當然政府很多時候只願意資助那些看到成績過後的行動,並沒有給予太多的嘗試機會,這樣一種用“金錢來衡量價值”的想法並不可取。例如在各行業如果實行相對合理的工資標準和安排,實現工業再平衡,又何須各種名義上層出不窮的補貼呢?澳門有針對智障人士開辦的工廠,鼓勵這些人士學習事情,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自暴自棄,這就必須要政府來幫助這些弱勢群體,否則按照“價低者得”的標準,這些人士的成果又有誰來購買,他們的價值是否又被量化了呢?所以政府在鼓勵民間事業發展方向上需要切實的改變觀念。宗教團體與政府都要有一種決心:哪怕可能會出錯,但是對的理念還是堅持要做,不能簡單抱持著傳統中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想而消極怠工,這樣社會怎麼會進步,創新又從何談起呢?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和社會裡,新議題不斷湧現。首先對澳門人影響最為直接的大概是經濟的波動,開放賭權後,賭牌從原有3個,衍生出3個副牌共計6個,這樣的局面打開後,澳門的博彩業飛速發展,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們就呼籲澳門不能依賴單一的博彩業,而必須要扶助其他產業發展,在開放之初就做到多元化,但現在出現賭收連續20幾個月下跌的情形下,再提出多元計劃其實已經遲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濟波動讓人心也跟著變化,大家擔心收入變少,福利變少會影響生活品質,一個超過65歲的老人,每月包括社保基金、老人年金、生活金、現金分享等大概已經超過5千元,試問我們的生活究竟需要多少才是盡頭,與其擔憂生活品質的下降,不如思考生命與生活的價值在哪裡,天主教的教育工作致力於全人教育,努力將人培養成成熟健全的人,在這樣一個成熟健康的理念中“不貪”是重要的心態與品質,學會知足,感恩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三餐的溫飽,這樣的知足才能從心靈深處得到安定,畢竟生命是不可以用金錢掛帥的。

此外,隨著經濟的崛起,澳門幾乎絕大部分人都投入職場工作,很多時候超時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子女,當子女在成長過程中連最基本的陪伴都沒有獲得時,他就會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另外一群人也許就開始走進他的生活,影響他的價值判斷,從而引發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今天年輕人吸毒、鬥毆、未成年同居等現象層出不窮,這也正是社會發展後每個家庭面臨的新議題。

猜你喜欢
天主天主教活動
活动设计
充满乐趣的秋天
七份“天主圣教瞻礼表单”
贵州地标石之遵义务川九天母石
什么天主教?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