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江汉区振兴路小学 田 芳
从细节观察用数据定向提升学业质量监测效能
——运用EQA系统监测开展学业质量的实践探索
■武汉市江汉区振兴路小学田芳
学校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人所共识,而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是学校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抓好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效能,更有利于学校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学校对学生综合性学业评价机制的建立,形成绿色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开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过程中,江汉区振兴路小学依托江汉区EQA系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数据,结合校情,对学生学业质量的量化分析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数据,但这些数据的背后,所体现的影响学生学业质量优劣的原因,才是我们要去研究的。所以,在通过数据进行学业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析”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将原本较为粗放的质量管理向精细化的质量管理转化,使学业监测工作更有效地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服务。
每一次监测试卷完成后,学校要求教师在进行常规数据质量分析之前,先对监测试卷进行导向分析。我们都知道,每一张监测试卷的编写都是命题者基于对课程、课标、学情等方面的研究而进行的,而只有准确把握试卷的考察导向,分析试卷的命题目标,才能使教师明确学科学习的重点,为改进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帮助。
对监测试卷分析的依据是《武汉市学业质量监测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学校设计了“江汉区振兴路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卷面题例分析表”,要求教师进行逐题的试卷分析,从每一题的考察知识点、技能要求、答案赋分等方面分析、统计,找到出题的意图和考察的方向,使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平时常规教学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在分析表完成后,教师可进行不同目标的分类统计:根据内容领域进行分值的统计,也可根据认知要求进行分值统计,并通过统计图进行分析,为常规教学找到目标与方向。
例:以五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监测为例,以下是该次监测后的统计图分析
从考察内容领域上看,其中属口语交际范畴所占比例为6%,属识字、写字范畴为6%、词、句为29%、阅读为24%、习作为35%。从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上看,要求学生识记的比例为19%、模仿的比例为6%、分析与理解的比例为30%,理解并独立操作的比例为10%,应用的比例为36%。
由此可见考察导向为: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拼音、字词、名言、古诗的识记。
2.重视语言的运用。学生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
3.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应用的能力。
教师进行试卷题例分值的统计分析后,结合EQA系统提供的各小题班级得分情况,对于自己平时的教学是否符合监测导向即可了然于心。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此项操作中,不断熟悉并内化学业质量的监测标准,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命题水平,可自行编写监测试题,进行常规随机的考察,亦可从中发现并把握一些教学的方向,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我们知道,学业监测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名次排位,而是通过数据的统计进行教学的归因分析,从而对教师、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目前,学校建立了学校、学科备课组、教师个人三级学业质量监测平台,EQA系统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数据,使学校三级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在运行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数据,也有局部的数据,监测分析工作更为精细,促使教师摆脱对个人教学经验的依赖,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品质。
1.横向比较进行定位
通过EQA系统中提供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三项数据,在年级中进行横向比较,不仅学校能清晰的知道年级的平均水平及班级在年级中的水平,而且教师能随时发现自己所教班级在整个年级中的实际状态,对于自己班级与年级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一目了然,其中均分与合格率均持续低于年级平均水平的班级要引起校级监测部门的重点关注,应与教师一起对突出问题进行归因溯源;对于均分与优秀率均能保持高于年级平均水平的班级,则应由校级监测部门将其优秀经验进行挖掘推广。
2.纵向比较关注发展
EQA系统中提供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除进行单次年级内观察外,还应对每个班每次的三项数据积累保存,单项进行纵向的比较,可制作折线统计图,观察其发展的趋势,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整体班级的实力状况进行综合的教学质量分析,及时了解和分析自己班级在整个学业阶段的教学质量进步状态。
在单次的监测分析中,监测人员还将各分数段情况与差异率进行纵向对比:
该年级的各分数段分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说明此次监测的成绩信度与效度较合理,但对比该年级的差异率,却达到19.31%,说明该年级整体而言级学生成绩的两级分化程度较大,工作重心应放在缩小差距,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上。这种分析方法,同样在班级监测中使用,教师能很快看出自己班级的整体质量分布情况,找到工作的定位。
3.逐题分析找到根源
以往,老师根据班级的均分和个体的总分来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的优劣,对于自己教学情况却缺少有效的数据依据,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教学。而EQA系统中提供的小题分数据使教师能更为客观地发现学业质量中的短板。教师可以将每小题的班级得分进行知识点的分类分析,随时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可将每小题的得分数据放到年级中进行比较,找到差距或者优势,发现问题根源。
如:某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单项监测整体情况不理想,几位教师在质量分析中共同归结的原因在于不是学生不会算,而是学生速度慢或者时间不够。但校级监控人员调取综合监测试卷中前三题(口算、解方程、递等式计算)的得分率进行分析发现,在综合性测试中,整个年级在纯计算类题目中的得分率都不理想,而且班级间差异极大,由此进行进一步分析:年级中部分班级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得分仍不理想,说明不是速度的问题,而是正确率的问题,说明平时训练密度和效度不够;年级中某班口算的得分率在90%以上,但解方程方面得分率只有80%左右,说明是该知识点教学没有到位;年级中某班在递等式计算中与年级平均水平差异较大,调卷进行失分归类,发现学生的小数乘除法的一步计算正确率存在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这样的分析既细致又精准,教师心服口服,有效地指导了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行为。
在学业质量监控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找到影响学业质量的根源性因素,不能仅靠外力的监控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启动教师和学生自我监控的自主性,师生双向对学业质量进行诊断使学业监控的角度更多向,结果更科学,评价更能切中关键,更具指导性。
从教师的角度,我们主要是依据EQA系统中所提供的各类数据进行细化的分析,同时,教师在文字质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学业质量的归因共析表”的引导,从“学生知识能力的短板”、“课堂教学的疏漏”、“作业练习的针对性指导”等方面分析问题及归因,同时找到改进策略,校级监控人员和备课组组长根据“归因共析表”中分析的根源性问题,加强与教师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学常规全过程去引导教师学会科学地自我反思总结,激发教师自我监控诊断的自主性,在常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调整,提高质量。
我们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精准的自我分析,根据EQA系统中的小题分统计,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归因,培养学生自我学业监控的能力,因此设计了《学科测试学生个人分析表》:
表中,我们根据学科的性质及《武汉市学业质量监测标准》中的内容领域及知识点,将失分原因进行细化分类,比如语文学科,我们将其分为“错别字及拼音”、“词语理解及运用”、“修辞及语法知识”、“课内外文本积累、拓展”、“句子理解”、“文本整体把握”、“书面综合表达(含作文)”、“书写端正美观”8类失分类型,数学学科,我们将其分为”计算错误”、“基本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数量关系”、“动手操作”、“空间及图形认识与观察”、“审题失误”、“图表分析理解”、“题意理解”9类失分类型。学生对于每一小题的失分通过归类填表,然后统计每个错误类型的总失分,找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短板,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找到努力的方向。
当然,错误类型的分类是否科学和精细,我们还要在进一步在实践中去研究调整,但这种方式的归因分析,不但易操作,而且使学生自我的监控诊断有了客观数据的依据,不再是一句粗心大意、听讲不认真、学习不努力这样的模糊、片面的评价。这样的尝试,大大提升了学优生的自我分析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计划今后以学优生带头成立学习小组,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这样的分析,带动其他同学的共同进步。
学校在运用EQA系统进行学业质量监控,既重视“析”,也关注“导”,学业质量监控的目的也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发展性评价,最后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将学业质量监控中过程中析因溯源发现的问题,在常规管理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如:
学校在教师的常规课堂中开展诊断式评价。学业质量中呈现的很多问题,都能在常规课堂的教学中找到原因,而解决的根源也在课堂。学校坚持开展“相约课堂”活动,有别于以往的“推门听课”,行政的角色由一个居于高处的指导者转变成一个观察者、欣赏者、合作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实践与思考,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课后,行政与教师平等共研,为课堂上每一个灵动的教学技巧,每一次默契的心灵对话,每一句幽默的评价语言而鼓掌,为每一个困惑、每一点不足而探讨,共同完成“诊断式片段再设计”。听课老师要针对反馈指导进行思考和内化,并进行课例再设计,行政对于教师的再设计还要进行“二次评议”,做出发展性评价。这个诊断式的研课过程有效地激发老师们课堂教学的灵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改进教学行为,使老师们真正达到“一课一得”。
利用备课平台开展行动性研训。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也是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重视备课组研训平台的管理,备课组成为教师素养提升的沃土。一方面,备课组是学业质量监控的重要阵地,备课组长能够在每次监控中将EQA系统中提供的每题的小分、均分、三率统计图等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及时发现问题,组织全组成员共同面向学业质量监控中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将学业质量监控数据中呈现的各类小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出有共性的研究专题,开展行动性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通过“教研课展示”、“同课异构”等形式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思考,感受过程,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设计训练资源包。针对在学业质量监控中呈现的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学生整体的书写习惯较差和计算水平较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专项训练的资源包,分别是“积硅步行千里”学生书写能力训练册和“智从算中来”学生计算能力训练册,前者与教材中每一课的字、词、段的书写训练紧密结合,后者的一周一卷紧扣教学进度和教材重点,瞄准目标的训练,效果明显。
对学困生开展“家校携手暖心助学”行动。EQA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学校的差异率一直比较高。经分析,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学校有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质量比较淡漠,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家庭中得不到延续,这成为我校学困生学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补课先补情”。我们设计了“家校携手暖心助学”的学困生学业质量跟踪手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多帮助、鼓励孩子,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教师详细记录下这些学困生每一次监控测试中的各项数据,形成曲线图,向家长清晰展现孩子的发展趋势;教师通过对每一个学困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家长共同探寻“助学措施”;教师将每一次监控试卷的进行个案卷面分析,与家长交流,请家长结合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商辅导措施,同时请这些孩子也能参与到监控分析中,自己定下短期努力目标。
关于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的工作,我们起步的时间并不长,所做的工作还缺少系统的规划,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推进,在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形成成熟的长效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体系。以此为目标,我们将不断跋涉前行。“心有繁花似锦,只待修竹成林”。
责任编辑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