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向天边的云啊慢些走

2016-05-12 10:36李新勇
上海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那达慕敖包骏马

李新勇

到了草原,我们也像狂奔的骏马,马不停蹄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我们追逐的不是肥美的水草,而是丰厚的草原风情和文化。

离开明安草原,我们来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这里正在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和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36年,乌兰夫领导百灵庙暴动,打响了蒙古族人民武装抗日第一枪,随后傅作义领导的百灵庙战役,极大鼓舞了全民抗日的决心。在这里,至今流传着“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动人故事。

每一天的故事都从早上开始。这一天的故事开始得特别早,7月11日凌晨4点多钟,我们的汽车已行驶在通向巴音宝格达敖包的路上。依照安排,那达慕大会和游牧文化节开幕式前,将在那里举行隆重的敖包祭祀仪式。

天空一点一点变亮,奔向巴音宝格达的车辆越来越多,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公路上所有的汽车都朝着一个方向。北方夏天的早晨,风居然凉飕飕的,特别提神。在群山之巅,高大浑圆的巴音宝格达敖包上彩旗猎猎,经幡飞舞。在盛装而拥挤的人群中,我这个穿着衬衫的南方人格外显眼,两位电视台的记者很快追了过来。

祭祀开始,一位大师击鼓跳跃入场。敖包周围近千人众顿时鸦雀无声,表情庄重,目视敖包,无比虔诚。大师用天籁般的嗓音吟唱祭天祷词,祈求上苍恩泽大地、民众和乐。众喇嘛奏乐诵经祈福,祈愿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一匹矫健的白骏马被“请”到敖包前,联合旗的书记付瑞峰先生在骏马的脖子上套上彩色布条结成的花环,在祭师的祷告和引领下,骏马沿着人们让出的一条道,跑出了人群圈子。这匹马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德才兼备”的骏马。此时它是一匹承载人们美好祝愿、象征吉祥安康的“圣马”。这个放生的仪式,就叫“放圣马”。这匹马从此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野和草原,独来独往,直至终老。当圣马从我面前经过时,我仔细观察那匹马的眼睛,晶莹剔透,婴儿般单纯。从此以后,这匹圣马被视为神物,谁也不能捉这匹马,捉了预示着将有灾祸降临。谁要有幸再次与之相遇,应以礼相待,促其远行。作为马背民族,骏马是蒙古民族的精神寄托。蒙古族人通过放圣马,传达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祭祀敖包的仪式上,有的地方也放圣羊或者圣骆驼。

参加祭祀的民众纷纷向敖包祭台敬献哈达、砖茶和美酒,然后顺时针绕敖包转三圈,往敖包上撒小米、糖块和茶叶等食物,以表达对上苍和自然的真诚感谢。

祭祀仪式结束,我们驱车赶到那达慕和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会场。开幕式主题为“英雄牧歌”。来自包头市和阿拉善、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自治区的数千各族群众齐聚一堂,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共同见证盛大的入场仪式。

入场式环节众多,个个精彩,却也让记忆叠加在一起。到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仍然记忆犹新的是蒙古族武士、摔跤手、民族服饰等方阵依次经过检阅场,让我感受到蒙古族人的勇武和美丽;马队、驼队、勒勒车队还原游牧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怀旧的风情;草原越野车、摩托车和移动房车方阵,展示了户外旅游的乐趣。最精彩的是蒙古族少年骑术表演,一色青衣,身轻体健,在骏马奔驰的情况下,单脚快速着地,然后飞身上马,马腹和马侧藏身,马背上站立平衡、头顶马鞍倒立、空翻、转体、单手支撑……一个个精彩而出人预料的动作,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和喝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蒙古族先辈勇猛无畏的身影。

退牧还草以后,诸如马术之类的技能,如今更大程度成为一种技艺,一种展示和表演,而不是生存的必须技能。牧民进入集镇后,祖先的许多技能都可能用不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将接受更多更新的技能、知识和理念,以适应现代生活。

可是,我们又不能与传统彻底割裂,否则我们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传统优秀伦理缺失后,假如新的社会伦理道德还来不及架构完成,必定方寸大乱,恣意妄为。

尤其不能将祖先留下的优秀理念忘记了,不能把我们的语言给弄丢了。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基因密码事实上蕴藏在其文化之中,也就是在其语言当中。

生活在南美洲、澳洲的土著,生活非常优裕,国家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他们每天的工作就只是像风景那样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参观。但是,谁还认为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土著呢?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操着流利的英语。

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每年各种方言消亡的速度超过地球物种消亡的速度。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民族间的交流、合作和发展,全中国人都要说好普通话。与此同时,讲好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让母语传承下去。

作为普通的民众,应该舍弃哪些传统,保留哪些优秀的文化,他们是不清楚的,是模糊的。这时候,官方的主导和积极作为就显得格外重要、意义非同一般。就像这那达慕大会和游牧文化节,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如果我不来草原,“那达慕”这三个汉字所承载的内容,永远是一张空白的纸,甚至连纸都没有一张;我将永远无法理解这个大会涵盖的那么丰富的文化,那么深刻的寓意。

“记住”两个字,贯穿了我的整个草原之旅。

我徜徉在草原文化的海洋之中,哪怕只被几朵浪花打湿衣襟,也是幸运的。

第二天,在艾不盖河边上的一所中学礼堂,观看八省区蒙古族传统服饰大赛。参赛队中年纪最大的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从头到脚,每一样服饰都是她们自己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的,上面点缀着精美的手工玉和宝石,一套行头的价格超过十万元。诗人恩克哈达的家乡阿拉善左旗派来一支蒙古族伊斯兰教时装表演队,一群青春活泼的女孩,单单看她们面纱后面美丽的眼神,都能猜到她们个个都有一张漂亮如花的面孔。她们参赛告诉大家,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居住着一群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

三天后,我们赶到恩克哈达的家乡,阿拉善左旗的艺术家们再次让我们体会到“记住”的分量。这是个小型的音乐会,却堪称经典。

阿拉腾图亚、苏仁扎布、达热玛、呼日查四位年轻的琴师合奏了一曲慷慨激昂、圆润婉转的马头琴,让我们听到了疾驰的马蹄声、骏马欢乐的嘶鸣、骑士耳边呼啸的风,看到了骏马踩踏的辽阔草原上,阳光明媚、鲜花绽放、百鸟齐鸣。

“非遗”传承人、从爷爷那里继承绝技的青年长调歌唱家斯琴格日勒连唱了两首长调,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独行在草原上的人的寂寥、悲悯、感动和倾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蒙古长调堪称草原音乐活化石。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你没有钱可以挣;不会算数和化学,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而像长调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传,将永不复有。

歌唱家苏仁甲布一首从喉咙底部发出的“呼麦”,穿过时间的隧道,将苍穹之高、幽谷之深、涓流之缠绵、草原之博大,像画卷那样铺展在眼前。

小型音乐会的主体节目就这三个。三种刻进蒙古族人骨髓的艺术手段,串起了蒙古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史。

连两位一路辛劳的驾驶员也让人“记住”,让人感动。一人一辆车,连日狂奔近五千公里。宝音正患荨麻疹,不可以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为保证大家的安全,一路上喝了好多“红牛”。斯琴巴依尔带着扭伤的腰一直坚持到我们离开内蒙古,哼都没哼一声。

我深深感动于这一次次想忘记都无法忘记的“记住”。作为草原的过客,我就像一朵飘向天边的云,这朵云将因为这一次次“记住”而色彩丰富。尚未离开,便已开始了思念。

猜你喜欢
那达慕敖包骏马
奇书骏马佳山水
祭敖包
两匹马
骏马丢了之后
草原上的传统盛会
Beitaisi/贝肽斯 LM203(LM203 小骏马)
神圣的符号:还原一个真实的敖包
巴彦呼硕
神圣的祭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