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手段逐渐成为一种创新和实用性教学手段,且备受教师与学生关注。诚然,在高职美术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是对传统美术教学的一种全新挑战,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助于推动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下乃至以后,高职美术教育发展势必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实现全方位教学改革与创新。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高职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并简要分析了该手段运用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的运用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美术教学;高职;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82-02收稿日期:2016-02-22
作者简介:屈宏(197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初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纵观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很多学校俨然已经具备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教学条件,各类多媒体信息设备应有尽有,这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就高职美术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美术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并借助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巧妙整合美术课程信息,为学生提供酣畅淋漓的美术学习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巨大优势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构建高效美术教学课堂奠定基础。教师可根据高职美术教学需求,利用计算机制作独特的数据虚拟视觉效果,直观而清晰地展现教学重难点,并生动形象地呈现美术教学内容,增强整个课堂的空间感和色彩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求知点,鼓励学生在趣味活跃的课堂中自主、愉快、高效学习。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其创设的生动形象、声色俱全的有声动画以及色彩斑斓的教学图片都能促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轻松学习知识。
2拓展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美术需求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美术知识储备功能,其海量的美术资料不仅扩大了美术教师的教学范围,使教师打破教学知识的束缚,为学生呈现更多有趣、活泼以及生动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多元化需求,使其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例如,在“中外建筑作品鉴赏”的课堂教学中,鉴于书本知识的有限性,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加多样化的中外建筑作品,让学生领略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建筑风格的多元化。总之。计算机所提供的海量的美术资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条件。
3改善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美术教学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强化理解记忆、提升学习能力的功效。大量的美术信息都可借助多媒体途径,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枯燥记忆的难度,相对减轻其课堂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另外,高职美术教育要关注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毋庸置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计算机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至真、至情、至美、至善的美术鉴赏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这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其审美趣味,更有效培养了其审美素质。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问题1受传统教学影响,不重视计算机教学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其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愈加频繁。新教师乐于接受新事物,但也有部分老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一直延续传统“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成为了摆设。当然,随着院校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宣传,这一小撮教师对该教学手段有了更多了解,但重视度依然不够。他们中的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教学检查,敷衍了事,并没有让计算机起到推动美术教学效率提升的功效。例如,一些教师不重视课件制作,课件粗制滥造、缺乏创新、质量不高,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2在计算机辅助手段应用上一直处于被动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例如,很多教师把握不好在美术教学中介入多媒体设备的时机,也没有从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等多方面,合理、有顺序、有节奏地安排多媒体教学,致使多媒体课完全成为图片展示课,并未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再如,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极力为学生营造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但却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实在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于美术教学的可行性策略1运用计算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教师一味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声情并茂的美术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诚然,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
例如,在“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风格与表现手法,继而开拓艺术视野,提升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与评价美的能力。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同时为学生展现课本所提到的《金鱼》《清澈的湖》《工厂》《吹笛的男孩》等多幅外国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另外,在不同图画展示的同时最好配上与其相适应的音乐,增强情景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2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美术欣赏课
美术欣赏课是高职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上好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与审美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欣赏一件美术作品要通过人们的眼睛对该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继而形成观察者对作品整体的完整印象。当然,高职学生对一件美术作品仅仅停留在浅层次感知和观察上是永远不够的,他需要会欣赏,懂得鉴赏和评判。从理论层面上看,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有的视觉艺术,故在欣赏过程中其对绘画作品的画面质量要求很高,但被列入美术教材的一部分作品由于受画幅、教材质量的限制,很难原汁原味展示艺术作品的内涵,这时候,借助多媒体设备完美展现整个美术作品的画面就显得异常重要。当然,在真正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对点、线、面等信息画面进行逼真性的综合整合,提升画面的吸引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氛围,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欣赏、合作欣赏、发表意见等一系列课堂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
3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绘画教学效率
在绘画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有利于克服传统绘画教学弊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绘画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示范绘画步骤时,往往只能通过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绘画进行直观显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即使教师再努力,在规定的时间也有可能无法完成预期任务,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后,教师可以用课件模拟绘画的全部过程,即将绘画的步骤以PPT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学生学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更加科学、高效。例如,在教学生画“花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或“鸟”的绘画步骤,这样,学生不用教师讲解,便能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轻松掌握绘画步骤以及绘画技巧,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绘画效率。
4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实践动手与应用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美术设计教学,并巧妙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美术设计意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学生对美术设计的理解异常抽象,很大程度上学生的美术设计与创造意识很弱,但毋庸置疑,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美术设计,可以使学生对美术的理解由逻辑、抽象变简单、具体,提升美术审美力与创造力。当然,在鼓励学生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手段,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创作欲望,改善学生创作效果。
例如,在美术设计中,教师可以给定一定的设计主题和与之相关的设计材料,让学生借助多媒体信息网络进行搜索查询,然后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设计出色彩多样、创意独特的手工艺术作品。毋庸置疑,计算机美术极大拓展了传统二维(一般绘画)、三维(诸如雕塑、建筑之类)的创作空间,为学生美术设计提供了范本,增加了灵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是公认的造型艺术,高职美术教师要想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大量的直观教学十分必要和重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为教师的“教”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内容,改善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生的“学”激发了兴趣,扩充了知识,提升了审美能力,成为当下高职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美术教师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时,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实现学生美术学习与时代发展的接轨,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功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美术学习需求,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佳音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董万多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
〖3〗董万多,李春生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电子测试,2013,(20):178—179.
〖4〗吴云.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