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楚云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一个网络时代的诞生,其广泛使用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和新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互联网的使用对青年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又产生一系列的道德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这不仅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青年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需要。
关键词:伦理学;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青年学生占比最高,为24.6%。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社会交往、社会身份和时空观念。网络的广泛应用对于青年学生的道德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对伦理道德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规范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一、网络发展促进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是适应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道德的产生是同人和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不可分割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直接基础。因此,在网络时代,随着传统社会的生活基础的改变,特别是生活内容以及变革中的利益调整,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价值取向发生系统的改变,由此产生出一些新的道德需求,促进青年学生道德的养成。
1.约束青年学生的道德行为
网络是开放性、全球化的世界,它改变了学生的交往方式。网络的交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学生的交往不再拘泥于本学校、本区域,也不再拘泥于社会地位、财富、出身背景、年龄等因素,从而拓宽了人们交往的范围,也拓宽了道德交往的空间。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方式的改变,必然使学生的道德需要实现新的觉醒,如匿名交流是网上人际交流的方式之一,许多时候,学生感觉网络是一个“无人之境”,一个充满熟悉的“陌生人”的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多的自觉性,增进彼此的信任。尽管现在网上的不道德现象很多,但正是在体会到这些不道德现象的害处的情况下,学生才认识到资源共享、互相合作、互利互惠、互相信任等道德规范的重要,从而进一步思考自己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思考在新的环境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2.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自觉
伦理精神的基本特点是道德的自觉。然而,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青年学生往往只是由于在乎别人的议论才不得不做有道德的事或不做不道德的事,而难以做到“慎独”。从伦理学的角度上说,这是他律而不是自律在起作用。在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中,人们难以感受到直面的道德舆论的监督,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现阶段的互联网中,网络行为主体大多处于匿名性面具的背后,道德舆论的承受对象就更是变得极为模糊,外在的压力就失去了确定的显性对象,因而,道德自律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经受住考验和锻炼的青年学生,其道德意志与品格将有所提高,逐渐成为“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充满道德自觉的人。正如埃瑟·戴森指出:“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掌握自身命运、在地方社区和全球社会中重新定义公民身份的机会。它也把自我治理、自主思考、教育后代、诚实经商以及同其他公民一起设计我们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规则的责任交给了我们。”“它赋予个人强大权力的同时,也要求个人为自己的行动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世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3.丰富人们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
以往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交往以及由此发生的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道德关系受到明显的时空限制,这使得作为对网络主体的青年学生反映的道德意识局限在其所处的较为狭窄的空间中,其内容只涉及单一的或不甚复杂的真实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发展使青年学生有了另一个天地,人与人的道德关系再也不仅仅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它也存在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学生不仅与真实世界中的熟人发生利益关系与道德关系,也与网上的“熟悉陌生人”发生此类关系,从而出现道德关系的无限拓展性。因此,其道德意识也就较原来更加丰富,如自由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平等、开放与兼容、信息与知识等现代道德伦理精神和现代意识。一个有道德的主体,他的道德影响不仅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同时也表现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只有两个世界实现了道德的统一,这个道德主体才是完整的道德主体。
二、网络发展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青年学生良好道德养成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道德问题。正如马克思100年前的警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1]。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既为人类和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网络犯罪和网络色情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1.模糊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指导学生形成明确的道德判断和进行自觉的道德行为选择。在现实社会中,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主导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在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已超越了时空,形成“全球一体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和密切,不同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理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也在交流和沟通当中发生冲突和融合,同时,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网络社会也有着更加直接的表现,这使得网络道德具有多层性和多元性。网络社会这种多层次道德要求和多元道德标准并存的局面,与现实社会中单一的、一元的起主导作用的道德相冲突,模糊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的模糊,必然导致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的紊乱,由此而引发的就是各种道德失范的行为。
2.弱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是将自己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当青年学生坚持某种道德的正义性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里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作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在网络社会中,由于具有极大的虚拟性,网上的各种角色虚拟只能被视为能动的智能符号或数字,“现实生活中观点明确、立场坚定的道德主体也会随着符号化的过程陷入模糊、犹豫的境地,道德主体的伦理意识、道德标准与价值判断也会在符号化所造成的分裂、多元倾向中趋于淡薄,甚至产生回避、退缩的现象”[2]。同时,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匿名信息的网络世界里,外在的道德规范机制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弱化了作为网络主体的青年学生的道德意志,致使有些学生在网上可以摘下社会的面具,以自己的意志赤裸裸地为非作歹,温文儒雅的人在网上可能变为一只大灰狼,粗鲁不堪的人在网上则有可能表现为一个细腻柔和的人,网上匿名交往更使这种情况达到了极端。撒谎、漫骂、盗窃、诈骗、敲诈勒索、黄色病毒、谣言诽谤、侵犯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等在点击鼠标中频频发生,同时还衍生了网络黑客、骇客、红客等新的现象,垃圾邮件等信息污染也开始困扰着人们,电脑犯罪现象也屡见不鲜。
3.淡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纽带和桥梁。”[3]道德情感是由具体的道德情景而引起的直觉感知或对具体的道德形象的产生的情绪共鸣,具有情景性和具体形象性。在网络社会中,通过电子邮件、QQ、博客和微信等网络工具进行的交流和交往,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面对的对象和内容只是一连串的符号和数据,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与事,这种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的行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4],它难以唤起道德的直觉感知和情绪共鸣。同时,随着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社会中“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将大为减少,这就可能导致青年学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导致对现实情感的麻木,进而演化成正义感和道德情感的缺失。
4.恶化青年学生的道德行为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人们还来不及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时,网络世界已扑面而来。尤其是青年学生似乎在突然之间寻找到了一片自由之地和无人之境,现实世界的一切在这里似乎不再有意义,现实世界的法律在这里受到了挑战,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在这里更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外在的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越来越少,不少青年学生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熊猫烧香”案、2014年广西17岁少年黑客手握15亿可盗刷资金等,青少年网络犯罪和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2000年伊始,全球很多重要的网站都受到了黑客的猛烈袭击,导致瘫痪。虽然美国等政府提出加大力度打击黑客,但由于网络技术固有的灵活特点,收获甚微。这是传统道德规范和法律遇到的一次重大的功能限制,忠诚老实、维护真理、服务社会、实行人道等基本的道德规范面临严重的挑战。
5.异化青年学生的道德人格
由于网络是一种没有中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一个终极的管理者,没有一个道德权威,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时空限制,享有绝对“自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各种“理想”和“欲望”,人的个性可以得到完全的释放和张扬,这使得部分自制力不强的青年学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继而患上“网隐综合症”,在网络中迷失自我,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造成人格的异化和分裂。
三、提高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途径
1.强化网络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网络道德意识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网络道德教育列为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课程。
因此,一是要将网络道德教育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学课堂,还是企业的技术培训中,以及面向社会成员开办的各类计算机技术培训班上,都要将网络道德规范作为重要的讲授内容之一,使青年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同时,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并使青年学生认同网络道德规范。二是在办理申请网络帐号等管理环节和销售上网储值卡、计算机、网卡、应用软件等销售环节上,也要相应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提高对网络道德的认识。三是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 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19岁以下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25.6%,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与2014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因此加强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建设重点之一。我国已于2001年正式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的网络文明公约,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必将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还应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教育活动,提高社会成员对网络道德的关注和认识,在全社会形成讲究网络道德的良好风气。
2.提升青年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感
青年学生在网上的道德心理感受对于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十分重要,这种道德心理感受的浅层是个体道德情感的体验,深层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形成。当一个人从网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真实的信息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与他人在网上倾心交流,其获得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反之,受到网上各种虚假信息的愚弄,在网络交际中被他人欺骗,其情感体验是沮丧的。所以,我们需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面对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要十分清楚地把握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道德与不道德、守法与违法的界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增强履行网络道德规范的正向情感体验,克服报复、恶作剧、故意炫耀等不良的、反向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感,并把道德情感与道德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提高青年学生的自制能力,形成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
有了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感以后,必须自觉进行网络道德意识锻炼。因此,我们应针对道德意识形成的内在要求,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形式丰富的道德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充满诱惑而又没有太多限制的网络世界,能够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协调一致,使它们有机整合,而不是相互冲突、分裂;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会自我调适,通过自我选择、适度节制与虚实协调等方法,自觉克服对网络过度的迷恋和依赖的心理倾向,特别是不通过网络虚拟生存来逃避现实社会生存,而是以网络的虚拟生存来丰富和发展自我的现实生存,要以自己的意志力量控制自己,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
4.规范青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网络道德认识的提高与心理调适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网络道德行为上,否则网络道德建设只是空中楼阁。因此,规范网络道德的行为表现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决定性环节。网络道德行为的规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律再到自觉的过程。趋利避害是人的行为的自发选择,也是道德发生的基点。人们在网上总是力求通过网络使自己在知识、信息、交际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尽量避免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由己及人,这就要求人们在网上不能使自己的行为忽视、妨碍和侵害他人的人格和切身利益,这样就完成了网络道德认识和心理调适基础上的网络道德行为的自律。因此,必须构建网络道德体系,制定网络道德原则和网络道德规范,明确网络交往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使青年学生在处理网络交往的各种关系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培养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行为,不仅要求在无人监督的网络环境下“慎独”,而且还要根据网络技术条件和网络道德规范洞察违背道德的行为,督促青年学生以网络道德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履行道德义务,提高网络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5.健全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道德建设不仅从微观上要依靠个体的道德良心和自律,还须宏观上依靠国家调控,从社会群体出发,加强网络道德维护机制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预防网络道德失范。国家要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采取高技术手段,对网络不道德行为加以预防,从而保证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查毒杀毒防毒软件、网络监控软件等。在管理方面,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网络110”,进行全天候24小时值勤,通过随身携带的电脑进行网络监控,以维护信息安全,打击非法闯入者。这些系统不仅在技术上维护了网络的安全,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形成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技术监督,预防青年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其次,加大对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对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追踪、侦查和防护,收效不大。因此,要创造具有普遍化、标准化技术背景的监督环境。如可将加入网络规定为一种资格,为获取此资格,行为主体必须先行付出相应代价和作出遵守相应规范的承诺,将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的层面学习、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同时,逐步形成完善的网络道德舆论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民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规约。如在一些BBS、聊天室和其他的网络社区,对一些违反网络道德规范的人应群起而攻之,并将他们无情地“踢”出。另一方面加强对普通网民与网络管理机构和一些特殊专业人员的监督和引导。特别是在网上信息分布和传递过程中,及时批评、谴责不道德的行为,增强对人们网络道德行为的正确引导,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机制。最后,建立和完善网络法规。随着高职学生法制意识的增强,法律已成为高职学生规范自己行为的重要公约,遵守法律也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品质。因此,在进行网络道德建设时,应把网络道德建设与网络立法和执法相结合。针对网络上的不法行为,尽快出台和完善各种网络法规,将重要的网络道德规范确立为法律法规,坚决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法律惩治机制。
四、结论
网络技术这把“双刃剑”,给青年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改变了传统的生活基础,促进了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同时也产生很多的网络道德问题,给伦理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从人性尊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网络技术的特点出发,针对目前青年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建立健全网络道德维护机制,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整体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让网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2]廖选琴.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6).
[3]邱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4]王清涛.网络道德失控的成因、表现及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