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李岩
(1. 75105部队 司令部,湖南 长沙 400001;2. 特种作战学院 特种技术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部队攀登训练常见伤病因素及预防探析
于洋1,李岩2
(1. 75105部队 司令部,湖南 长沙 400001;2. 特种作战学院 特种技术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及逻辑分析,对部队攀登训练常见伤病致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为部队攀登科学组训提供参考。
军事攀登;伤病致因;预防措施
因部队日常攀登教学和训练主要在高空进行,客观上有高、难、险的运动特点,若不能遵循其运动规律而盲目施训,很容易导致运动伤病乃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参训者正常的学习训练,更重要的是会给攀登训练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其他参训人员的训练积极性。因此,如何客观分析攀登训练伤病诱因并做好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是部队科学开展攀登训练的重要前提。通过攀登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对攀登训练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加强,在教员指导下,在培训班“教学、训练、研究”活动中重点对攀登训练常见伤病致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院校和部队安全开展攀登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根据伤病程度的不同,攀登常见运动伤病可以分为轻微伤、中等伤、较大伤和重大伤四类。其中轻微伤主要指轻微皮肉擦伤、软组织挫伤等,一般稍加处理即可继续训练。中等伤主要包括有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皮肉磕伤等伤病,通常会影响到正常训练,休息调整1~2周即可恢复训练。较大伤是指骨折、骨裂、肌肉撕裂等,一般三个月以上不能参加正常训练。重大伤是指跟腱断裂、半月板撕裂、压缩性或粉碎性骨折等,一般会留有无法恢复的功能障碍或致残。通过216名某军事院校学员在攀登训练课中的伤病调查,攀登运动损伤情况多数为轻微伤和中等伤(见表1)。
表1 常见攀登训练伤病情况一览表(n=216)
2.1 场地器材检查不到位
不能有效落实攀登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往往会发展成为攀登运动损伤的一大诱因。训练场地的安全检查内容应主要包括营区攀登场地上方固定点的牢固情况、野外山地下方是否平整或是否有塌方、落石隐患,以及攀爬线路中是否有磨损绳索的岩石切割面等。攀登训练器材的安全检查应主要包括铁锁、8字环、安全带、主绳、扁带等攀登器材的磨损情况以及购买年限等,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器材必须做到及时报废处理。
2.2 思想麻痹大意
很多训练伤病都是思想上麻痹大意所导致,比如攀登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安全带穿戴不规范、攀登时保护铁锁没有锁上锁门、快速下降时没有穿长袖或使用破损手套等,都随时可能导致训练伤病的发生。
2.3 保护措施落实不当
攀登训练的保护措施落实不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方保护点设置没能做到“备份”原则以达到双保险的效果;二是保护者注意力不集中,保护过程中没能及时收紧保护绳;三是攀登者(下降者)在保护者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盲目攀爬或跳下,保护者与攀登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相互提醒。
2.4 技术要领不正确
由于受训人员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部队,其体质水平和训练水平都会有所不同。个别学员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承受负荷能力较弱。有的学生对专项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未形成技术的动力定型,训练时面对环境变化和训练压力,容易产生畏惧、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往往自信心不足,动作僵硬变形,身体的协调性和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训练伤病的发生。
2.5 运动强度缺乏调控
组训人员在制定攀登训练计划时往往注重于训练内容而忽略了运动强度的调控,比如有的组训者将一天或半天的攀登训练内容全部安排为攀爬练习,身体素质较差的受训者难免体能上吃不消,上肢及手臂自然会因局部负荷过量而受伤。因此,攀登练习可与滑降技术、绳结技术等小强度训练内容的穿插衔接进行,从而达到适时调控运动强度的目的。
3.1 重视准备活动与整理放松
在攀登训练前重视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是正常开展攀登训练和预防训练伤病的有效前提,对于攀登训练中负荷较大部位和易伤部位可先进行慢跑、拉伸等基础准备活动,之后根据训练内容再进行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以提高局部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加大关节的灵活性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为基本部分练习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另外,训练结束后可通过拉伸、抖动放松和局部按摩等方法,及时做好身体的整理放松练习,以有利于疲劳消除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3.2 仔细检查场地器材和装备
攀登组训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平时攀登训练中一定要杜绝侥幸心理,每次操课前都要对攀登场地和器材装备的安全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认真做好防护与辅助工作。一旦发现存有安全隐患,一定要避免使用,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及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攀登场地、器材及时的维修、维护或是更换,从而保证攀登实操课得以安全、有序进行。
3.3 加强保护与帮助
为有效规避攀登高空训练的安全风险,日常训练时除对参训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外,更要注意通过保护与帮助的广泛运用,使各种风险因素得以有效控制,从而使受训者产生一种安全感,消除顾虑,减轻恐高心理,有利于增强其完成信心及尽快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保护与帮助不仅要贯穿于教学始终,而且还要通过参训者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来提高其认真负责、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团队精神。
3.4 严密组织教学过程
攀登训练伤绝大多数是在操课过程中发生的,因而有效预防训练伤病对组训人员的组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大多参训者首次接触攀登训练时,对攀登技术要领和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攀登组训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受训人员的具体情况,遵循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认真落实攀登教学训练安全管理规定,强调操课纪律及安全教育,从不同的角度杜绝攀登训练伤病的发生。总之,在组织攀登教学训练时,要尽量做到操课纪律严明、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步骤得当、教学方法灵活,使受训者逐步理解并完成攀登教学训练任务。
3.5 注重心理疏导
攀登训练高空操作的特点以及野外悬崖峭壁、湍流、峡谷等复杂环境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同志往往在开始训练前就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会直接影响到动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所以,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针对以上人员要注重于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不断促进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形成与攀登训练相适应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在攀登教学训练中,对于有恐高心理或有畏难情绪者要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精神动员,以帮助其树立完成训练的决心与信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3.6 加强训练监督
在攀登教学训练过程中加强训练监督同样能起到有效预防身体损伤的作用,但攀登教员要务必熟悉每一个受训学员的身体特点和技术掌握状况,并在训练现场善于观察,随时关注受训者的身体反应。当受训人员身体机能下降或出现过度疲劳时,应灵活调整教学训练内容和运动强度,从而及时消除训练伤病隐患。
攀登训练损伤情况多数为轻微伤和中等伤。攀登训练伤病的因素有:场地器材检查不到位;思想麻痹大意;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技术要领不正确;运动强度缺乏调控。伤病预防的主要方法有:重视准备活动与整理放松;仔细检查场地器材和装备;加强保护与帮助;严密组织教学过程;注重心理疏导;加强训练监督。
[1] 余晓勇,刘莉,王一迪.部队军事攀登训练安全问题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4,33(3):18—21.
[2] 侯博,高慧林.重庆高校篮球代表队运动员伤病现状及解决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9—20+22.
[3] 倪锐.军事警卫格斗训练的损伤及预防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5):38—40.
Probe on the Athletic Injuri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the Military Climbing Training
YU Yang1,LI Yan2
(1. The Headquarters of 75105 Army, Changsha 400001; 2.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Special Technic, Guangzhou 510500, China)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researc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the athletic injuri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military climbing training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 so as to provide theory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climbing training in the army.
military climbing; athletic injuries; preventive measures
2016-04-02
于洋(1981—)男,吉林东丰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训练。
G804.53
A
1671-1300(2016)04-0059-03